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市人大七届二次会议第1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表日期:2022-06-16    文章来源: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郑咏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展意见”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此谨代表市农业农村局衷心感谢您的建议。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明确专班负责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冶市始终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产业融合为主要任务,加快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202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95.57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58.49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183.98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84元。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59家,已建成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建设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成功创建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先后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市建设范围予以重点支持。

二、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措施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在全国百强县中总体水平依旧不高,仍需要加快推进惠农支农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科学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我市聘请专业团队根据各乡镇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和实地走访群众反映的现实需求,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总规划紧密联系,科学编制了《大冶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特色产业列为我市发展重点支柱之一,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农业农村领域强业富民的重要手段,整合协调了水利、交通、国土、民政、教育、住建等相关配套规划和政策,最大程度为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同时,我市在湖北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基础上,选择发展适合大冶本地的茶叶、蔬菜、水果、芳香(中药材)、水产等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印发《大冶市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文件,建立落实四大家主要领导领衔的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加大政策、资金、用地等优惠支持。下一步,我市将结合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聘请专业第三方开展茶叶、蔬菜、水果、芳香(中药材)、水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人员深入一线调研并征求有关行业部门、乡镇村组、经营主体、当地群众的发展需求和意见建议,通过细化、优化、强化规划内容,实现规划达成产业稳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二)健全完善培育支持农业企业的政策体系我市在湖北省率先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设立大冶市三农金融服务中心,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推行春风贷甘霖贷等金融产品,缓解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同时,不断完善融资担保平台,与中小担保公司、鄂东南两山投资公司等涉农担保平台公司合作,引导涉农金融机构探索运用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开展整体批发、集中授信小额农贷业务,扩大信用贷款比例,确保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的资金需求此外,我市推进矿山复垦复绿,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保障农业农村用地需求,并根据大冶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对农林牧渔产品初加工项目给予降低土地出让底价优惠。下一步,我市结合后疫情时期实际发展需求,在往年的基础上整合落实各部门涉农不少于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起草《大冶市2022年农业产业化奖补办法》等政策文件,多途径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丰达公司是大冶本地具有较好基础和培育潜力的特色水果种植企业,也是我市水果产业链的重点龙头企业之一。粗略统计,我市现3水果种植面积4.5万亩、总产量4万吨,分别黄石地区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由于水果产品上市大都集中在6-9月份,因此,我市水果企业仍需要和周边地区的兄弟企业抱团取暖、共谋发展,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向黄石市农业农村局提请在黄石市水果产业联盟下设置黄桃产业发展小组,集合黄石地区黄桃生产、加工、销售等有关农业企业走共同发展之路,并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打造“金湖黄桃”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扩大我市黄桃等水果种植规模、加工品类、销售市场。同时,积极组织我市农业企业参加农交会、湖北农博会等国家级、省级大型农产品展销评选活动,在农民丰收节、乡村园博会、年货节、文化旅游节等本地农事节会中为本地农业企业设置专门展位,并协助商务部门和融媒体中心在线上平台推送投放我市优质农产品的组团广告,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

(四)强化科技支撑人才培养。我市与华中农大、湖北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开展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基础上出台并推进大冶市资助奖励标准化、质量品牌及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抓手促成有合作意愿的农业企业提供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改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可持续科技成果转移精准对接机制,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积极为农业企业和农户开展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为主的科技服务。同时,加快《关于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文件落地实施三个加强本地农业人才培育计划,通过加强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民身份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加强补充农业科技人才和专业人才支持,深入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农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建设,打造一支“留得住、懂得多、做得好”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队伍。

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需要全市上下和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关心,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继续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扶持政策。最后,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多作指导,多提批评指导意见。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20226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