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回应关切

大冶“一纸承诺办救助”温暖困难群众

发表日期:2022-07-25    文章来源:大冶市民政局

大冶“一纸承诺办救助”温暖困难群众

 

“谢谢!谢谢!”6月25日,大冶市罗家桥街道徐家铺村村民汪秋凤,从大冶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周小红手中,接过崭新的社会救助证时,眼含泪水,哽咽着不停道谢。

     这是大冶市民政局深入村(社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感人瞬间,也是自今年6月实施社会救助申请告知承诺制以来,办理的首个“一纸承诺办救助”案例。

今年6月初,汪秋凤发现正在读二年级的孙女徐诗涵总是咳嗽,喝了止咳药却不见好转,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妈妈石晓芳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在武汉中南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家庭本不富裕,又遇到孩子生病,石晓芳东拼西凑,短短时间已缴纳了38万元治疗费。

6月15日,徐家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刚和民政专干余芳,一起来到罗家桥街道民政办主任陈靖文办公室,帮助石晓芳一家提出了救助申请。周小红说:“考虑到石晓芳带着孩子在武汉住院,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收入,所以我们决定启动‘一纸承诺办救助’,以最快速度解决她的燃眉之急。”

何为“一纸承诺办救助”?就是在申请人作出承诺的前提下,填写《社会救助申请及家庭状况承诺书》,提供家庭成员身份证复印件,由民政部门实地调查、公示,经审核确认后,就可及时办理社会救助证,发放低保资金,救助效率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

    当天,周小红来到石晓芳家,现场审签同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意见,并把社会救助证书送到汪秋凤手中,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新时期,如何在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了民政部门新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为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2022年4月,大冶市民政局与第三方机构签订了服务型社会救助试点项目协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进行综合统筹,形成了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县乡村上下联动的多元救助格局,真正实现了脱贫解困和救助服务双赢,开启了“物质+服务”“兜底线+提品质”相结合的新型救助模式。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周小红说,今后,我们将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

实的举措,加快推进大冶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