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爱卫办拟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名单公示,大冶榜上有名。在相继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字号招牌后,大冶又将增加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自2016年开展创卫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和为民服务宗旨作为卫生城市创建的根本遵循,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牢固树立“为民创卫、务实创卫、责任创卫、对标创卫、精准创卫”的理念,全方位扎实创建,全面提升卫生水平,为百万市民增添健康福祉。
坚持高位推进,成立高规格专班,形成了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良好工作格局。坚持统筹推进,全方位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市等城市创建工作,以其他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卫生城市创建效果。坚持督办推进,依托12345服务热线,广泛收集并及时处置市民群众关于人居环境、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诉求,形成了全领域、全天候、全覆盖的爱国卫生运动监督网络。
要消除日积月累形成的“顽疾”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市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全市群众广泛参与,大冶走出了一条有声有色的全民创建之路。
全市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深化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依托遍布城乡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深入开展卫生清扫、健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市民群众主动参与。截至目前,已规范设置了志愿服务站210个,注册志愿者达14万余人,涌现出“徐大姐”、“好邻居”、“幸福小巷”等一批品牌志愿服务队。同时,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创建知识教育,让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带动一个城市,最终实现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创建工作氛围。
为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大冶从城市管护、健康管理、城乡医疗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实效。
城市管护精细化。创新推行“三定四有五到位”精细化城市管理机制,有效治理了“门前三包”流于形式、出店经营、流动商贩、车辆乱停乱靠等城市管理顽疾,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质的提升。实行健康常态化管理。全面加强传染病、病媒生物防制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市食品及食品原料索证率、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健康证持证率、“五病”调离率均达到100%。持续开展健康科普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市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全面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同时加快完善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鼠、蚊、蝇、蟑传播疾病,人称“四害”。大冶大力推进以病媒生物防制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开展“清洁家园、灭蚊除害”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对“四害”孳生地进行彻底清除,并组织专业消杀公司对全市44个社区、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外环境实施统一定时消杀,有效降低了“四害”密度。经多次复查,我市重点行业和单位的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5%。
创卫,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攀登。大冶将继续秉持创卫为民的理念,全方位提升城市卫生整体水平,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巩固成绩、提升效果,为建设繁荣富裕、美丽洁净、健康宜居的城市而不懈奋斗。(周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