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城镇、湖北省生态镇、湖北省森林城镇、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镇国土面积158.5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约10万人,其中城镇居民6.2万人,城镇化率62%。全镇现有各类企业516家,从业人员近600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2023年,全镇实现财税收入0.3483亿元、工业产值3.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和21.5%,全年完成商业零售额0.49亿元。
金牛镇是农业大镇。被誉为“大冶粮仓”,高桥河、虬川河穿镇而过,汇入梁子湖。丰富的水系造就了平坦肥沃的土地,全镇耕地10.3万亩(其中水田8.2万亩,旱地2.1万亩),林地5.6万亩,水面3.67万亩,森林绿化覆盖率达52%。俗语“一进南城畈,十万八千担”,充分显示了金牛的农业重要地位。
金牛镇是商贸集镇。金牛东依黄石大冶,西通武汉江夏,南接咸宁、阳新,北邻鄂州梁子湖,素有“五县通衢”和“金金牛、小汉口”的美誉。大金(315)、铁贺(314)两条省道在镇区内相交,黄咸、鄂咸两条高速均在金牛设立互通出入口。在隋唐时期就设有集市,明清时期聚集商贾200余家。现代金牛人为商天下,3万余人在全球经商。
金牛镇是文化名镇。金牛是“鄂东南教育之先”,早在南宋时期就建立了官办书院—龙川书院,其间虽有损毁,多次重建,书院长盛不衰,校名校址延续上世纪20年代,培育数以万计华夏英才,是大冶市第二中学前身。镇内现有幼儿园至高中各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1万余人,文脉昌盛,学风淳朴,为国家发展贡献数以万计的各方面人才。
金牛镇是千年古镇。有着1400年的建镇史,3000多年的文化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十多万年前的香炉山新石器遗址,揭开了金牛地区文明史的开端;三千年历史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鄂王城遗址,是鄂楚先民在此筚路蓝缕、兴业安邦的历史印证。随着鄂王城遗址保护和开发规划的修编即将完成,金牛镇即将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鄂王故里·楚源福地”的历史将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添新的篇幅。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牛镇认真践行“两山”理念,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大力实施“生态美镇、农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文化名镇”五大战略,积极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成蓝莓、猕猴桃、杨梅、翠冠梨、樱花等千亩以上特色基地8个,“农旅+”业态基本形成。积极举办各类节会活动,实现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蓝莓、猕猴桃、小龙虾、翠冠梨等特色产品已成为金牛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