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牛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推进“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文化名镇”建设,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上半年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我镇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2022年1-5月市级下达目标1.16亿元,1-5月份累计已完成1.24亿元。预计2022年6月完成总产值2500万元,去年6月同期完成2017万元,同比增长23.94%。
限额以上商贸。2022年1-5月份市级下达目标3776万元。2022年1-5月份累计已完成4434万元。预计2022年6月份完成营业额580万元,去年6月同期完成501万元,同比增长15.77%。
固定资产投资。2022年1-5月份市级下达目标3.51亿元,1-5月份累计已完成4.12亿元。预计2022年6月完成7000万元,去年6月同期完成4260万元,同比增长64.31%。
财政收入。2022市级下达年度目标3100万元,2022年1-5月份财政收入为252万,5月份单月完成74万元,去年5月同期完成56万元,同比增长32.14%。
(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情况
市定任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个,亿元以上投产项目2个。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2个,已投产项目1个。
市定任务到资16亿元(其中省外8亿元,省内8亿元)。截至目前,已上完成7.462亿元。
跟踪洽谈,即将落户的项目有:德广源蛋鸡养殖、鄂王枫林谷旅游开发项目、锡康健康合伙企业等项目。
二、阶段性中心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将刘金线、金双线作为重点,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功筹备举办全市第一季度乡村振兴现场会、全市茶产业现场会、全市中药材产业现场会。上半年种植白茶430亩,种植中药材3000亩。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袁铺、贺桥、胡胜等三个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筹集资金800万元,启动胡铁村胡铁湾和胜桥村陈眉良湾村庄整治整治工作。建成蓝莓、猕猴桃、杨梅、翠冠梨等特色水果基地6个,种植面积均在千亩以上,带动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00余人,其中贫困户158人,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充分依托鄂王文化,将境内的铭浩生态园、林丰蓝莓基地、猕猴桃基地、杨越生态园、天勤生态园、佳园山庄等生态休闲山庄串联起来,全力打造鄂王城国家农业公园。
二是切实抓好防汛抗旱。立足“防大汛、抗大灾”,,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对全镇范围内的港堤、水库、山塘、泵站再次进行地毯式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迅速安排专项资金,落实整改责任人,实行倒排工期,确保整改到位,对全镇12座水库进行水位监测,确保所有水库都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对辖区内的虬川河、高桥河两条河段进行监控,并加强河道沿线的巡查力度,做好汛期河道每日不定时巡查工作。截至目前,我镇已投入资金80余万元,完成南城新港排水闸抢修工程,镇区大桥头河岸开裂工程正在抢修之中,预计6月20日前全面完工。
三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安监办、消防站、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工商等部门开展日常检查、消防安全大检查及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等,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31家,出动540人次,排查隐患455条,现场、限期、复查整改隐患501起,下达指令84次,责令停业2家,有效地预防了安全生产事故。
四是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坚持思想不松、职责不变、力量不减,严格落实“三级包保”及“五包一”工作责任制,书记、镇长带头抓落实,实行党委包片,镇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包组包湾包网格,理事会包户包人包楼栋的方式地毯式覆盖。做好“前哨”卡口的值守工作,在高速和省道卡口安排专人轮流值守,严格按照指挥部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并进行信息具体到村(社区),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每日对高速卡口返乡人员与各村再核实,登记的确保不漏一人。
五是统筹抓好其他工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虬川河支流水环境整治、虬川河饮用水源地保护、海华碎石厂和祝山碎石厂生态修复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完成金牛镇、贺桥村、金牛社区3个政协委员联络室的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委员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4件。省、黄石、大冶等各级政协深入我镇调研。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载体,通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6场次,送电影下乡110余场次,通过举办舞蹈培训班、书画展、读书活动等,累计受益人数8000余人次。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点,按下“快进键”。
一是主动创新抓招商。坚持把宣传推介作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途径,精心谋划制作宣传片、宣传折页等,多渠道进行宣传推介。二是突出重点抓招商。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制定下半年招商工作计划,实施“靶向招商”“以商招商”,把客商“请进来”,确保项目落户。三是优化环境抓招商。始终秉持“店小二”服务精神,努力营造“亲商爱商”氛围,打造良好引资引智环境。对项目进行集中梳理、归类、倒排时间表,随时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及时帮助并解决其在前期和在建过程中的困难。
(二)以项目建设为发力点,吹响“冲锋号”。
一是紧盯项目建设的“时间链”。结合经济发展“八大行动”,制定项目建设周度、月度、季度攻坚计划,推动项目清单化,做到签约项目早落地、动工项目早竣工、投产项目早达效。全年确保新开工项目9个,投产项目5个,续建项目6个。二是打通项目建设的“要素链”。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建立项目融资需求摸排机制,制定“一企一策、一项目一方案”,统筹用好本级财政资金、上级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通过市场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分类施策满足产业项目融资需求。加快推进镇级国有融资平台建设,制定镇级金融工程实施方案,做好金融资源摸底统计工作。三是拧紧项目建设的“责任链”。主动扛起项目建设责任,积极研究谋划项目、协调推进项目,引导广大干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展身手、见真章、论英雄。开展项目擂台大比拼,实施每周滚动推进、每月动态排名,形成力争上游、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以乡村振兴着力点,跑出“加速度”。
一是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按照产业发展思路,推进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做好产业链延伸。统筹推进茶叶、中药材、蔬菜、水果、水产等“五大产业链”发展,扩大种养殖面积。围绕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建成电商产业园,切实发挥电子商务促农增收、助农脱贫的作用。充分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资产,鼓励村级成立资产运营管理公司,打通村级融资渠道。二是绘就生态宜居“山水画”。主动扛起生态立镇的大旗,积极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切实做好朱鹮(huán)的野外放归工作。围绕打造武汉的“后花园”,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擦亮金牛绿色生态旅游名片。三是打造治理有效“新样板”。切实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建立“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为三级自治架构”的“1+3”治理体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着力打造党建示范点、党建示范带建设。
(四)以民生保障为落脚点,展现“新风貌”。
一是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二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完善和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标。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虬川河治理、矿山修复等工程,积极争取全域国土整治、314省道改道、农村主干道刷黑等工程。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行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四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积极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水上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