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表日期:2024-01-30    文章来源: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大冶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黄石市局党组工作要求,聚焦“优空间、保发展、惠民生、守底线,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获评全国自然资源(矿产类)节约集约示范市、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建设用地亩均GDP年增速和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工作获省政府和黄石市局表彰,自然资源领域第三季度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一,国土绿化质量提升经验做法在省委办公厅主办的《湖北信息》刊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用地转用审批权委托改革和二手房“带押过户”入选全省试点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规划引领,谋篇布局优空间

1.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大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完成市级法定审查,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方案同步省自然资源厅审核12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推进;城镇规划区范围外的24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全部完成,正在按照“多规合一”要求进行规划修编全市31个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或资规委会审查光谷东科创岛城市设计已形成阶段性规划成果向黄石、大冶两级市领导汇报3次

2.积极提供规划服务。修订市资规委会议事规则,组织会议6期,审议议题40个推动21名乡村规划师开展下乡服务开展项目现场踏勘上门服务110余次,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20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76件、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116件、建设工程规划条件105件,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4083万元。调整城乡建设用地50余宗,高效服务城市会客厅、墈头老街更新改造工程、临空国际学校等重点项目

3.持续巩固基础数据。扎实推进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完成日常变更图斑2.02万亩,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汇交1989宗。全市公示地价体系更新、园地林地草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形成初步成果。完成“多测合一”平台搭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全面启用。

(二)深化服务保障,助推经济发展

1.高效保障土地资源要素。全年完成旱改水项目752亩,工矿废弃地复垦2296亩,备案入库占补平衡项目19个,新增耕地指标2499亩,新增粮食产能228.28万公斤,1-11月补充耕地指标备案工作在全省排名第4,其中,金牛镇南城畈2017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成为全省首个上报自然资源部备案成功的土地整治新增粮食产能项目。组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专班全年批回建设用地7753亩(占黄石总量52.91%)林地2333亩收储土地3892亩,供应土地1.2万亩,征地7000亩,保障了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华鑫实业、新冶特钢、武阳高速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全面摸底体建设用地入市土地3.66万亩,完成入市1宗,正在筹备入市3宗。

2.持续强化矿产资源保障。全市入地质勘查项目21个,启动实施8个,已完成野外勘查3个,预期找矿成果价值约130亿元。规范办理矿业权手续20宗,完成采矿权、探矿权网上信息填报公示62宗矿山开发利用信息网上填报52家,填报公示率100%。认真做好矿权申报,灵乡红峰、金牛祝山2宗采矿权,总储量超1亿吨。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完善“首席服务员”“容缺受理”“局长走流程”“帮代办”等制度,常态化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和弹性供地模式,办理“交地即发证、五证同发”30件、“交房即发证”680件。大力推进“三减一降”,实行工业用地地价免评估、免收登记费等措施,挂牌出让材料由11项精简到5项,工程规划许可、工业用地分割审批精简到1个环节、即办即结。行政审批窗口高效办理收件803件,服务及时率、满意率100%。全面推进不动产综窗改革实行不动产交易、纳税、缴纳出让金、水电气过户等“一事联办”,实现“前台平行受理、后台平行审核”1个环节60分钟办结,积极推行“土地预告登记”“非公证继承不动产登记”“二手房带押过户”等创新工作举措,提升不动产服务质效,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4万余,完成农房权籍调查数据入库22.27宗,应发14.78宗,已发证到村13.22宗,到村率91.03%发证到户12.17宗,到户率83.81%

4.持续服务民生实事。提前介入项目落地前端服务全年审查入园项目125个,引导入园113个。积极服务“双千”包保企业,协调解决企业难题8个。配合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完成全市10675宗数据摸排举证及处置意见制定,审核补办农转用手续图斑1653户,启动组卷报批1134户。强化林业科技服务,联合组建湖北省林科院大冶林下经济研究中心,定制营造林模型14个,科学选育、重点推广优良乡土树种18个、高效经济林品种5个。

5.持续增强非税收入征收。向上申报石漠化综合治理、殷祖高墙村坳头小区崩塌地质灾害点防治4个项目,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0802万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20%)。完成非税收入征收28.54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5.88亿元,矿业权及石料收入2.14亿元,罚没收入869万元。

(三)坚持底线思维,筑牢自然资源防线

1.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紧紧围绕耕地保护五项考核指标,严格执行耕地保护责任“军令状”,全年完成耕地流出整改1.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1.57万亩,恢复耕地0.41万亩,新增耕地指标2499亩(水田1995亩),耕地净“转入”57亩,违法占耕比1.68%,为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违法占耕比五项考核指标顺利通过耕地保护考核打下坚实基础。

2.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落实“四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年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05期,出动地灾巡查2600余人次,巡查3000余点次,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38个,核销地灾隐患点10处。向上争取地质灾害专项资金626万元,申报地灾防治项目资金3416万元。及时处置牛皮港柳林段港堤脚塌陷、柳林村进村道路塌陷治理工作等地质灾害全市1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建立“一点一防灾预案”。

2.筑牢森林防火防线研究出台《野外火源管理失职给予经济处罚规定》《森林火情火灾信息报告》等制度,实施森林防火宣传全覆盖,林间坟墓枯草清割、林区防火检查、农事用火禁烧、防火志愿服务、以案促改促治、基础设施建设7大专项行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投入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生物防火阻隔带建设全年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人工防火线、防火通道等405公里完成标准化森林防火检查站改扩建4处新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系统5年发生森林火灾1起,较上一个防火期下降50%。

3.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受理信访287件(初信初访116件,重复171件)按期回复率均为100%。信访维稳工作专班,强力攻坚重点信访件,化解信访积案和重点信访事项13件

(四)突出生态建设,绿水青山促发展

1.推深做实林长制。拓展“林长+”协作机制新建“林长+林业基地”“全市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等制度全年召开市林长会议2次,市林长专题会议6次,部门协作解决林长制问题16个推动市级林长巡林51次,镇级林长巡林1944次,发现、交办、整改问题606个。

2.深入推进国土绿化。高标准成功承办全省荒山绿化现场推进会,大会受到省林业局领导高度肯定,大冶在全省荒山绿化和森林防火视频会以及全省林木种苗工作会作经验交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油茶扩面提质增效通道绿化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新造林面积7.59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35实行“定点采种、定点育苗、定向供应”,培育容器苗450万余株。33个村积极组织开展“万树村”创建,陈贵镇南山村等4个村荣获“湖北省森林乡村”,金湖街道上冯村荣获“湖北省森林乡村示范村”,金桥生态园荣获“湖北省绿色教育营地”。

3.持续规范森林资源管理。完成森林督查图斑内外业核查590个,上报的73起涉林违法案件已完成查处整改销号68起,查处整改完成率93.15%。实施中央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天然林保护项目42.28万亩,兑现资金507万元。清理病枯死松树9.6万株,防治森林有害生物面积1.25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面积、病枯死松树数量同比明显下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受到省林业局通报表扬,重点区域连续3年无新发疫情

4.持续推进“两山”转换。新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全市累计达15联合省林科院开展林下铁皮石斛价值科技项目研究,争取科技扶持资金100万元。支持发展林下畜禽养殖全市林下畜禽养殖达30家,林下养殖“跑山鸡”20余万只。组织林业企业参加森林产品博览会,在全省荒山绿化现场推进会设置林产品展示专区,有效提升大冶林业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5.认真做好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编制《大冶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荣获省级二等奖。黄石下达11个矿山治理工程已完成10个,14个增绿补绿工程已全部完工。黄石市历史遗留矿山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今年完成总任务的33.3%,我局已完成修复面积3944亩,治理率75.44%,整体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推进河湖长制包保工作,市河湖长办通报表扬2次。

(五)聚焦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1.全力深挖用地潜力。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1654亩,处置闲置土地1372亩,处置总量排名黄石第一清理上报低效工业用地4宗381亩,已盘活3宗288亩

2.全力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完成32家在产在建矿山测量核实工作,认真落实矿产资源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注销不符合复工复产条件的僵尸矿山8家。印发《大冶市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全市32家创建矿山已入库22家。更新调整《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整勘查规划区块5宗,开采规划区块9宗,新设勘查规划区块14宗,开采规划区块6宗强化矿山日常监管,指导矿山企业依法依规开采利用矿产资源,改进生产技术,全市生产矿山“三率”达标率95%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工作在学习强国宣传报道。

(六)严格执法监督,守牢耕地红线

1.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持续强化源头管控,累计开展乱采滥挖点重点区域动态巡查2800余次,联合巡查120余次制止非法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28起,下达停工通知书28份,扣押非法开采机械设备30余台,收缴罚没款869万元;开展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补充摸排和复核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非住宅类房屋图斑总量1.75个,核实举证疑似乱占耕地建房图斑23个;持续推进打击“洗洞”盗采金矿、整治违法盗采矿产资源和河道违法采砂等各类专项行动,完成工程类项目排查61个,乱采滥挖点9处,废弃矿井(硐)125个、矿山企业排查32家。立案查处自然资源土地矿产违法案件40件,拆除土地违建(构)筑物10起,涉及面积7000平方米。

2.强力推进卫片执法和例行督察图斑整改。2021年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与矿产资源督察以及2023年例行督察销号率上级要求今年年底分别达到100%、90%、60%,目前已完成95.65%95.92%62.5%,销号率排名黄石第一。2023年卫片违法占用耕地面积60.59亩,违法占耕比1.68%。

坚持系统推进,强力攻坚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还地桥全域项目规划子项目55个,已动工建设48个,动工率87%;高新区全域项目设置子项目52个,已动工建设42个,动工率81%;灵乡镇试点项目设置一级子项目42个,二级子项目188个,在建项目16个,完工1个,工程整体形象进度31%;金山店镇试点项目设置子项目48个,二级子项目139个,已启动二级子项目20个,正在规划设计77个,工程整体形象进度20%,争取年前完成30%;保安镇试点项目规划子项目21个,已启动6个。金牛河(灵乡段)、还地桥莲花洲项目已启动实施,高新区罗家桥大港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金山店红卫港、保安镇保安西港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八)落实“两个责任”,狠抓队伍建设

1.持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落实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党组领导班子党建联系点和党建联络员制度,党组成员按月到支部、联系点参加组织生活、讲党课、提意见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4次、中心组集中学习4次,党组书记专题党课辅导1次,领导干部、支部书记上党课40余次领导班子带头开展“一下三民”活动,完成调研课题16个,梳理问题清单36项,解决27项,正在推进9项。积极宣传典型事迹,鼓励党支部对标一流、赶超先进,在黄石市级媒体刊发信息23篇,省级20篇,国家发改委公众号、《人民日报》刊发新闻3篇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被评为黄石市“红旗型”党支部,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党支部被评为大冶市“红旗型”党支部,局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获大冶市离退休干部“三大助力”活动先进集体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高标准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2期、青年专题读书班3期、自然资源业务大讲堂3期,自然资源领域业务集中培训班2期,参训党员干部1200余人次,人均参训时长30个小时以上,落实全体干部“周例会、周小训”活动,组织开展“最美自然资源人”评选活动3期,评选季度“最美自然资源人”30名,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业务素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建立“上派下挂”的干部培养机制争取上级组织支持,推荐2名干部到黄石市局跟班学习,选派5名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副乡镇长、企业挂职经理、村委会挂职第一书记,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等重要论述,压实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围绕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紧盯财务支出、工程领域、行政审批等六个方面廉政风险,开展违规吃喝、违规借贷、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执法监察、工程领域、履职尽责、制度执行等方面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和突击检查50余次,抽检人员1450余人次,核查人员去向520余人次,酒精含量测试930余人次,发现作风纪律问题共计15个,点名批评单位19家、工作人员12人。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按照“守底线、护资源、保发展”的总体思路,聚焦“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共同监管机制,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自然资源管理和服务职能,奋力开创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一)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成大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省级报批12月底前完成12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快2024年度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启动边界内详细规划边界外村庄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善科创岛整体空间布局方案,1月底完成专家评审,并提交市资规会审议。

(二)夯实基础数据。全面完成全市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自然生态空间登记强化“城乡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的监督实施,加紧各项城乡规划项目信息数据的补录工作及管理数据更新,及时向社会公示并运用地价体系更新、园地林地草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成果,全面提升市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三)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全年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在建项目实施2500亩,竣工验收2000亩,新增农用地2000亩(耕地200亩),占补平衡项目入库2000亩。完成用地报批7000林地报批3000亩。收储项目地块1000出让工业用地2000亩、商服住宅用地500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完善入市试点各项体制机制,完成土地入市10宗争取新立1-2宗探矿权、采矿权开展重点勘查区找矿、空白区和深部找矿全力推进2022年度、2023年度8个地质找矿项目成果转化谋划和启动2024年度找矿项目组织申报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防火生物阻隔带建设工程等国债资金以及国土绿化、流域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全年计划向上争取资金6000万元

(四)深化节约集约利用以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为抓手,鼓励全市大中型金属矿山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控提升工程,以矿山企业“三率”水平提高为抓手,充分发挥以湖北三鑫金铜有限公司、武钢资源集团公司金山店矿业公司等一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使我市自然资源(矿产类)节约集用示范市建设活动成效更加显著。同时全力推进32家在产在建矿山绿色矿山入库指导编制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做好储量动态管理,及时掌握矿山储量变化情况。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000亩,处置闲置土地3000亩,对低效用地进行动态清理,将任务清单下发至乡镇,盘活低效用地不少于任务总数30%。

(五)强化资源共同管护。建立自然资源共同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耕地指标垦造、存量建设用地消化处置、林业管理和源头执法巡查管控工作压实到各属地乡镇,建立“资规搭台、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一票否决”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增减挂钩、增存挂钩、增违挂钩,构建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六)提升国土绿化质效。实施鄂东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双重)造林4.973万亩完成油茶扩面提质增效任务1.4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补植补造2.79万亩,重点打造3个森林乡村,全市力争新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个;全市新增道路绿化里程16.76公里,完善316国道等通道补植绿化20公里,巩固提升水岸绿化400亩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七)持续抓好安全生产。落实人防+技防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督促落实陈贵镇铜山口村堰湾朱湾民搬迁治理、金湖四斗粮村刘召湾地面塌陷治理、柳林村牛皮港塌陷充填治理工作;加快推进龙角山崩塌防治工程、殷祖镇高墙村坳头小区等5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迅速组织实施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2024年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国债项目。落实大冶市森林防火7大专项行动,完成全市生物防火阻隔带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黄石森林火险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森林火灾受害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确保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八)强化自然资源执法。加大重点领域、重点矿山动态巡查力度,持续开展打击乱采滥挖、无证开采、矿山越界开采、非法砍伐毁林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做好森林督察案件查处,确保查处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土地卫片执法整改,完成历年耕地保护督察和2023年土地卫片图斑填报、整改工作,确保违法耕地面积进一步降低,违法占耕比3%以。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配合完成全市10675个图斑的销号,重点完成8800宗农房组卷报批和不动产证书发放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政务审批服务下沉将农村宅基地不动产登记受理、审核、制证环节延伸到基,认真做好省政府农用地转用审批权下放承接,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一网、一门、一次”综窗改革,打造“不动产+服务民生”一事联办机制,实现用水、用电、用气“零跑腿”,推广不动产业务跨域、跨市、跨省通办。

(十)加快全域整治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还地桥高新区项目完成建设灵乡金山店项目年内计划完成工程总量50%保安项目完成工程总量的30%。

十一加强从严治党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问责和激励并重,激励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干部职工在干事创业中创先争优、担当作为。以创建“模范”机关为目标,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继续探索创新主题党日、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服务等有效形式,促进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组织全员全业务能力大培训以自然资源和规划核心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为主,兼顾党务、政务、内务,全面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进一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堵塞纪律漏洞紧盯身居重要岗位的“关键少数”及存在廉政风险的“关键领域”,严格开展执法执纪工作,在执纪问责和查办案件上做到不护短、不留情、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