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8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表日期:2024-08-29    文章来源:大冶市卫生健康局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8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陈松层委员

您(或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融圈入群积极推进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的指出的6个方面建议,针对性强,为我市生命健康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意见,我局高度重视各条建议的办理工作,在多次见面沟通后,达成了一致的办理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市级层面立领导小组和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的重大问题,审定重大政策实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工作专班设在市卫健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招商中心等为成员单位,明确专人协调推进。制订我市生命健康产业链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积极与经信局、发改局对接,将生命健康产业链纳入十四五战略规划重要点位谋划。

(二)推进园区建设,加快强链补链。按照链式整合、园区支撑的原则,规划建设大冶绿色循环产业园优先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产业链,打造黄石市化工产业聚集区对产业聚集发展进行了规划设计。

(三)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体系。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扶持资金和技改升级项目,推进医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湖北健身康复理疗设备制造技术优势,壮大其龙氏品牌影响力,助力企业发展。通过持正堂等中医中药产业与湖北健身等医疗器械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群。

(四)加大政策扶持,助企纾困解难。服务企业专常态化前往各企业,开展企业的纾困解难活动,解决制约产业链供应链及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有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品受欢迎,但规模不大、产值不高的小微企业,协助科学分析企业发展症结,帮助打通供、产、销通道。

(五)开展链式招商,补齐产业链短板。一是分管副市长杨早容带领卫健局专班会见中国生物制药协会副会长,并就我市资源环境进行推介,同时陪同考察了临空区科创项目,双方后期约定一同对部分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走访招商;二是中药材产业链专班与刘仁八政府组团,就栀子黄产业发展,针对性前往湖南娄底考察学习与借鉴栀子黄深加工、延链、强链经验。

(六)加大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一是4月7日杨市长带队组织康之堂、三华公司、远方的家、天雅生物、恒泰益、湖北健身医疗器械、持正堂药业7家企业参与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二是积极动员中药材企业参加第九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会、大冶毛铺樱花节、知识产权宣传周、黄石科技活动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三是康之堂公司积极打造申报大冶铁皮石斛国家地理标志,目前在资料审核阶段。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围绕构建低碳、循环、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现有资源、产业优势,调整布局、优化重组,培育大冶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眼弥补创新能力支撑偏弱的短板,着力构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搭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筑牢绿色安全底色。立足集群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着力转变集群发展模式,加快绿色技术应用,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模式转变。

(四)引进培育企业梯队。着眼解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实力较弱以及龙头企业较少且产业集聚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着力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瞪羚企业,孵化创新企业,推动集群内部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劲牌等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参股控股、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方式整合技术、品种、市场资源,做大企业规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支持产业推介、项目推介、产业论坛、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围绕行业100强、细分行业50强,引进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集团。

(五)引育产业综合人才。着眼弥补人才梯队欠缺,着力拓宽人才培养方式,落实人才分层引育,强化在岗职业教育,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为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鼓励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承担单位引进高端人才。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生物医药行业高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紧盯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研发、管理人才队伍。

(六)深化对外协同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强化与先进地区的产能对接与合作。融入武汉2小时车程的上下游产业链齐全完备的产业生态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完善国际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支持企业走向国际,逐步提高集群外向型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24年8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