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扎实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普法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现就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法治思维
一是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交通运输法治建设,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下发了《2023年度全市交通运输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大冶市交通运输领域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要求,按时上报法治履职工作情况,把法治要求贯穿到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交通运输行业全领域,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二是教育平台方面,注册“学习强国APP”、“湖北省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及湖北省干部学习中心等迅捷高效的教育平台。党组中心组党支部年度法治专题学法4次。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与党的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全面依法履行法定职能
一是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为改革后各项权力的无缝对接,对权责清单进行了动态调整,及时将上级取消的行政许可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权利重新进行了梳理,并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按照全市关于“放管服”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要求,我局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广了交通运输行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已发起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共计 12项,其中本部门抽查计划2项,部门联合抽查计划10项,抽查对象47 户,已全部完成,提升了监管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快交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公交布局、延伸公交线路至乡镇,为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围绕服务群众出行便利。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优化农村公路网络和农村公交网络,在完善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市乡镇电商物流快递配送点178个,邮政专递220个,扩大了农村物流配送覆盖面,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出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
(三)推进行政决策依法科学民主
局班子成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带头学法、守法,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努力为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健全和完善交通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等依法决策机制,聘请湖北华全律师事务所为我局常年法律顾问。为局重大决策、重大民商事行为等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和智力支持。二是对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清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行业重要政策,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决策机制。三是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检察建议,行政复议决定共5份,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提高行政机关公信力、执行力。
(四)坚持依法行政,营造法治交通环境
1、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按照普法工作要求,紧密结合
交通运输局工作实际,制定了《交通运输局普法工作要点》,明确了普法依法治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对象、主要任务、工作重点、组织领导、方法步骤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先后开展了“新春法相随 普法闹元宵”普法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颁布三周年宣传活动、路政宣传月、“12·4”宪法宣传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印发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活动重点,利用办公场所、交通运输站场、设施、公交车辆、车租车辆、运输企业等载体开展政策宣传,结合部门工作职责,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广泛开展“法律七进等”活动。执法人员走访各运输企业41家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共297份、制作横幅29条,在长途站显示屏、出租车LED显示屏、公交候车亭等公共场所投放以民法典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27条,制作网络微信平台文章、短视频5个,组织路政巡查车辆车载喇叭在辖区沿线进行流动宣传20多个小时,受众人数2274人,并认真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
3、开展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市交通运输局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由我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及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部署会议,重点以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结合《安全生产十大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等行动要求开展整治工作。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重点围绕“逐利执法”问题、执法不规范问题、执法方式简单僵化问题、执法粗暴问题、执法“寻租”问题五个方面的问题开展整治。已通过市政务平台、交通运输局公众号向社会发布专项整治通告。召开21家企业代表座谈会,张贴整治通告23张,走访企业39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开展了执法评议、案卷评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4、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我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认真履责,对我市道路客运、货运等行业进行重点查、全面查,全年共检查道路运输客运企业19家及客运站2家共245次,检查出租车2399台次。治超工作中共检测车辆43098台次,查处违法超限车辆 598台次,卸转货物28348.4吨。查处非法改装车辆233台次。同时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检查源头企业43家次,深入讲解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签订承诺书,查处抄告源头企业21家。并持续做好路面抛洒的整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护道路运输安全。
5、联合治超工作成效显著。我局执法大队联合交警部门通过源头宣传和路面执法双管齐下开展治超联合行动。制定了《大冶市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针对全市重点超限超载严重的路段设置流动稽查卡点,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常态化24小时联合执法。打击避站绕行、夜间运输、短途驳载、集体冲卡等违法行为,实现治超点位的有效链接、统一协调、全面覆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治超小组专班明确治超责任分工、区域管理责任人,将工作细化到各小组,落实责任到个人。以栖儒桥治超站为中心,铁东东风农场、保安临时治超点为包围态势,各小组实行三班倒运转制,联合市交警大队对重点车辆、重点违法和重点路段进行常态化联合治超。始终保持治超高压态势,坚持每天上路执法。2023年度,栖儒桥治超站共动用执法人员3541人次,执法车辆1003车次。检测车辆64798台次,查处违法超限车辆680台次,处理车辆676台次,卸转货物28613.91吨,罚款金额2840500元,查处非法改装车辆233台次,消除违法改装行为233台,罚款916000元,其中交警部门行政处罚(包含事故车)车辆698余台次,累计扣分3863余分,罚款580200元。对查处的违法超限车辆执行严格的执法程序,所有查扣的违法违规车辆,均以消除违法行为为前提。超限超载的车辆一律引导至治超站或指定停车场卸货,沿途抛、冒、滴、漏的货运车辆一律要求整改覆盖,擅自改装的车辆一律责令恢复原状。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活动载体有待进一步丰富;二是个别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还不够强,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创建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将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三、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安排
(一)树牢法治观念,带头学法用法。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法治培训班,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和学习,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二)强化依法监督,深化普法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公示栏目,落实执法记录仪等音像设备记录,加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
(三)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水平。定期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全员的执法业务水平提升。
(三)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完善执法知识培训方式,提高执法水平,通过专班培训、考试培训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进一步为我市交通运输法治轨道上的开路先锋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