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红星湖畔,青龙塔旁,铜都故里,明珠闪光。
大冶市北门路二号,大冶市基础教育窗口学校——实验中学坐落在这里。学校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享有“百年香樟流韵,十里丹桂飘香”之美誉,被人们称为铜都大冶的一颗明珠。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这是一个传承文明的乐园,这是一个收获希望的家园。校内的四栋主建筑(求真楼、求实楼,求知楼、求索楼),错落有致,寓意美好,晨辉晚霞间书声琅琅;多功能录播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创客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一应俱全,为学生学习成长插上翅膀;电教室、学术报告厅、智能广播网和校园网,使学校的品位不断提升;运动场、篮球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师生的生活充满阳光……
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大冶实验中学先后确立了一系列的合理科学的办学理念,即:
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办学承诺——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办学策略——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办学信念——今天我以实中为荣,明天实中以我为荣;
办学目标——办人民满意教育,创社会诚信学校;
办学校训——厚德、勤学、和谐、致美;
办学自我完善理念——师德在言行,功夫在案头,风采在课堂,形象在社会,奉献在岗位。
敦学笃教,树立新风。塑德铸魂,培育新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成长的需要,学校用情感文化育人,增设选修课,以多彩活动为载体,举行最美少年评选、红歌比赛、室内课间操比赛、校园好声音比赛等活动;用活动文化育人,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设了机器人、田径、舞蹈、书法等20个社团,通过武术操、经典诵读、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培育艺术教育的亮点与特色。
香樟流雅韵,实验谱新篇。在新征程上,全校师生同心,正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锐气、时不我待的大气、朝夕必争的勇气、创优争先的豪气,努力践行“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承诺,朝着荆楚名校的目标大步迈进。
大冶市实验中学位于大冶文化繁荣的市中心,校内古樟流韵,丹桂飘香,钟灵毓秀,人才辈出。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后荣获“湖北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黄石市2023—2024学年度优质生源突出贡献单位”“黄石市2023—2024学年度优秀教联体”“黄石市最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黄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大冶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大冶市文明校园”“大冶市书香校园”“大冶市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大冶市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大冶市体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大冶市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大冶市优秀教师团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团队)”等荣誉。
2025年春共有教学班69个,学生总数3836人,有教职工269人,其中正高1人,高级教师74人,中级105人,助理级65人。
【党建】
锚定党建工作“领航线”。聚焦“党建引领重学习、党建引领强队伍、党建引领助发展”理念,以“业务理论学习、日常工作融合”为抓手,树立党建引领大局意识,扎实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各项活动,助推学校整体工作坚实、有力地前行。一是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同抓、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各支部抓落实、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全年开展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2次,做到党委中心组成员带头抓、带头学、带头用,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每周五安排党员同志进社区,增强党员教师下基层服务精神;四是组织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制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板,引导全体师生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六是党员干部开展“五联系”主题实践活动,共有60余名党员结对帮扶133余名教师,党员教师与联系教师在生活、工作、思想等多方面进行交流联系,及时解决教师难题。
【教科教研】
紧扣教育质量“主轴线”。一是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教学质量稳中求升。制定“教师教案检查表”“学生作业批改检查表”,做到一月一检查,确保教学管理落到实处。二是体育课、艺术课、劳动课、信息技术科、生命安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课程教学进一步得以规范。三是以赛促研,以研促提升。积极开展“教学节优质课比赛”“一师一优课”“教联体优质课”“教研校校行”“‘30+10’教学大比武”“我的育人故事演讲比赛”等各项活动20余次,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和能力。我校参加湖北省教育信息化活动10人获奖;黄石各类论文、赛命题、教学设计、优质课等比赛中38人获奖;2024年大冶市青年教师赛解题活动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5人;首届教学节优质课复赛17人获奖;劳动创造美微视频大赛6人获奖。5人参加黄石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奖。四是通过业务培训、青蓝工程、班主任论坛、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数字化素养培训、读书分享会等多途径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政策,让“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能上能下、能升能降”成为学校教师发展的风向标,树立好风气,倡导正能量。第40个教师节,我校通报表扬先进个人与团体100余人。
【教联体】
深耕教联体建设彰显“示范线”。2024年精选11名领导及骨干教师至成员学校,成员学校向核心学校输送20余名教师。2024年9月实验中学邹波校长兼任大冶市实验中学教联体金山店镇中学校执行校长,为教联体内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有序、常态化流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联体内三校区之间集体研课,共建共治,2024年集体研课交流人数达200余人次,激发成员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德育】
夯实德育育人“基础线”。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党支部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细化德育管理,抓实德育常规,打造德育品牌,创新德育活动,多元德育体系,构建有学校、有家庭、有社区的和谐共同体。
一、完善德育课程,推进主题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走进大冶市兵暴旧址、大冶市人民英雄纪念碑、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扎实有效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月固定主题开展活动,开展了“红色文化故事”演讲比赛、戏曲进校园专题讲座、党史知识竞赛、“身边的民法典故事”法治微视频征集等,开展了户外拓展素养提升活动2次,“拒绝十乱”专题系列活动4项,“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8次,“五育”教育6次,每周一进行了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等。
二、拓宽育人渠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是完成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一生一档案,开展了线上、线下家访、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研判会议,一对一谈话等。二是借助家长学校平台、家庭教育直播课等形式,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给家长授课,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三是狠抓学生常规管理,规范学生文明行为有方法。德育处、团委负责对各班进行量化考核,评出优秀班级15个、优秀班主任15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学年开展“红色文化故事”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身边的民法典故事”法治微视频征集活动、“拒绝十乱”专题系列活动4项,“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10次,“五育”教育8次。
【第二课堂】
学校认真解读“双减”政策,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及五项管理,丰富服务形式,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全面灵活开展延时服务。本学期校内成立了语文经典诵读、英语听说训练,3D创意设计、音乐、美术、排球、花样跳绳、信息技术、象棋天地等多个社团,配备专业辅导老师,丰富了学生课后活动,让学生每天都有尽情释放、参与兴趣活动、快乐学习体验的机会。在2024年湖北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8人获奖;黄石市科技馆组织的“收音机数显版电子制作”竞赛中10人获奖;大冶市机器人大赛及科技节中19人获奖;2024年度“我和我的祖国”首单宣讲暨第二节“铜”话故事大赛红色文化演讲中5人获奖;2024年大冶市红领巾讲解员总决赛中3人获奖。
学校继续开展“阳光大课间”和晨练活动,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抓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获得“黄石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优胜奖”“2024‘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体健身活动暨黄石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初中组)第一名”(我校吴嘉怡同学打破铅球纪录)、“大冶市2024年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优秀组织奖”“大冶市第二十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同学冯浩翔破110米栏纪录、王浩同学破800米纪录)、“2024年黄石市中小学跳绳比赛团体总分第五名”。
【领导班子】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朱锐杰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邹波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柯有芳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召猛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先标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委员李斌
大冶市实验中学党委委员梅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