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企业动态

【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 工业振兴】“芯”“智”澎湃! 我市项目建设热潮奔涌

发表日期:2025-10-23    文章来源:云上大冶

深秋微凉,难掩铜都大地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在大冶湖高新区,塔吊长臂挥舞,车间机器轰鸣,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进乐章。从“芯”光闪烁的新型显示,到“智”变升级的传统制造,一个个重点项目正全速推进,为全市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为“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蓄势聚能。

新兴产业“串珠成链” 抢占未来竞争新赛道

电子信息产业是大冶面向未来布局的关键“新赛道”。当前我市正积极融入湖北“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以大冶湖高新区为核心,高标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华泓智慧光电产业园等产业新高地。

奕元达Mini/Micro LED模组

10月22日,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奕元达科技Mini/Micro LED模组基地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进口的巨量转移设备正以微米级精度快速“搬运”LED芯片。企业联合三安光电、京东方等行业巨头攻关的巨量转移技术,成功填补了P0.3—P0.9mm模组段的市场空白,产品良品率与产能效率提升30%以上,下线后直供创维等头部企业。

“从开工到试产仅用10个月!”项目背后,是大冶湖高新区“全链条”服务的强力支撑:改造厂房、开通审批“绿色通道”、联动人社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技工,一张“夜间施工许可”就将工期缩短了60天。

大宋智能厂房

相隔不远的华泓智慧光电产业园内,大宋智能科技的柔性线路板项目已全线投产,日产能达1000平方米,订单排至明年3月。这家“研发在深圳、生产在大冶”的企业,切身感受到园区“上下楼即上下游”的集群便利和大冶“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贴身服务”,物流成本大减,发展心无旁骛。

更值得期待的是园区间的“隔空联动”。通过精准招商、链式培育,大冶正围绕“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光电元件”构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让集群效应加速释放,串珠成链,奔向未来。

传统产业“智”变突围 夯实制造发展基本盘

新兴产业“拔节声”清脆悦耳,传统产业“升级曲”同样雄浑有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冶工业“稳中有进”的坚实底气。

东贝铸造25万吨精密材料制造项目一期二阶段施工现场

连日来,在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25万吨精密材料制造项目一期二阶段施工现场,百余名施工人员正绑扎钢筋、吊装钢构,主体结构已完成85%,预计12月底试生产。这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承载着东贝从“传统铸件”向“精密汽配”的转型梦想。

“过去我们‘按吨卖铸件’,现在‘按片卖精密件’!”东贝铸造总经理助理罗国栋指着刹车盘、转向节等样品介绍,项目新建20条智能化机加工线,配套先进铸造车间,投产后将实现大批量定制化生产,直供国内新能源车企。“附加值从‘论吨计’变成‘论片算’,利润翻了一番!”

转型背后,是东贝铸造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瞄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依托30余年铸造技术积累,向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延伸。

在项目建设中,大冶湖高新区组建专班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办结清单”闭环机制,服务专员余金波每周两至三次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土地、水电等难题。

目前,企业已从丹麦引进迪砂造型机等先进设备,投产后生产效率提升10%,将助力“大冶制造”汽配产品走向全国。

长城汽车车身总成生产线改造项目

东贝铸造的转型发展,仅仅是我市传统产业“智变”的一个缩影。长城汽车车身总成生产线改造项目目前正按计划推进,总投资3.6亿元升级自动化设备,投产后单车生产效率可由300秒提升至180秒,日产能由180套跃升至420套,焊装自动化率达95%,年产值预计突破120亿元。“这个项目不仅提升了长城汽车的本地化配套能力,更带动了周边模具、零部件企业发展,成为先进制造板块的‘强引擎’。”市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

数据显示,2025年我市纳入省、黄石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均超90%,项目建设呈现出“进度快、质效高、带动强”的昂扬态势。每一块精准转移的芯片,每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都在汇成大冶向“千亿市”目标迈进的铿锵足音。(记者 但超 通讯员 张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