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企业动态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办实事解难题】高新区抢抓“两重”“两新”机遇 4500万国家资金“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发表日期:2025-08-08    文章来源:云上大冶

8月6日,记者从高新区经发局获悉,东贝电机、华兴玻璃、度边电子科技、劲华玻璃、仕上电子科技5家园区企业建设项目成功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总额高达4500余万元。其中,2600余万元源自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精准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两新”领域,为高新区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九日攻坚 “高新速度”抢出两千万机遇

“除开双休日,要我们7天跑完前期手续,这不可能!”当200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窗口仅剩9天时间时,黄石东贝电机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汪开心倍感压力。

黄石东贝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时间回到5月7日,高新区经发局负责人带回重大利好——大冶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园区企业可争取一项试点项目,成功后,可获2000万元中央预算资金支持。高新区经发局筛选后发现,投资1.5亿元的东贝变频电机升级改造项目高度契合政策要求。

“企业跑不过来,我们来帮办!”高新区经发局干部柏龙佳次日赶赴高新区建设局。他手中握着一份连夜梳理的清单,清晰列出备案、环评、安评等七大类事项,并划分为审批与非审批两类。高新区建设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现场办公,对无需新办施工许可的项目,当日便出具了证明复函。

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常规需5个工作日。5月12日,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前完成现场勘验与系统核查的基础上,东贝电机项目当天即获批复。

政企合力,终在5月17日成功完成所有申报材料入库。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帮跑代办”,不仅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更让企业真切触摸到“高新速度”的服务温度。

政策上门 金融活水激发科创动能

“真没想到,国家对企业升级改造产线的支持力度这么大。”起初,湖北仕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辉对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内容了解不深,在高新区干部上门宣讲后逐步清晰。

仕上电子生产车间

仕上电子身处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专攻核心生产设备的精密部件加工与维护,其自主研发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设备清洗维护领域的价格垄断,成本仅为外企的十几分之一,清理后设备表面平整度更是达到20微米的国际领先水平。

高新区经发局在日常走访企业过程中,敏锐捕捉到仕上电子升级改造项目与“两新”政策高度契合。一场“一对一”的精准政策辅导迅速展开。政企携手努力下,仕上电子项目最终获批。

“有了这笔资金‘及时雨’,我们将全力投入研发与产线升级,巩固在细分领域的领跑地位。”于辉表示。深厚的研发积淀——3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及国内首条覆盖10.5代线干法刻蚀设备零部件的全自动生产线,叠加政策助力,正推动仕上电子步入发展快车道。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订单持续涌入,公司今年产值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智能跃升 数字改造赋能传统制造

劲华玻璃生产车间

走进劲华玻璃烤花车间,玻璃瓶在生产线上自动流转,经高精度检测后整齐码放。每条生产线仅需两三人监控,颠覆了人们对玻璃生产的传统印象。

“国债资金将继续用于车间智能化改造。”劲华玻璃综合办主任叶新红介绍。自2019年起,公司锚定中高端市场,累计投入超亿元资金推进自动化升级,并与湖北理工学院共建研发中心,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自智能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劲华玻璃人工成本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50%,产品品质也明显提升,国内知名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

数字化更赋予企业“智慧大脑”。深加工车间部长陈秋月亲历了从“信息孤岛”到“数据互联”的变革。“过去人工记录易出错,某些产品仅几字之差,一旦混淆损失巨大。”如今,通过ERP系统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实时显示生产全流程数据,订单、库存、质量一目了然,让生产管理“看得见、管得住、控得稳”。

从东贝电机的“极限抢跑”到仕上电子的“政策唤醒”,再到劲华玻璃的“数字蝶变”,高新区通过建立政策信息库、组建专业服务队、开展“一企一策”辅导,高新区构建起“政策找企、服务直达”机制。在国家政策的“劲吹”下,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政企协同、优化服务机制,全力护航更多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加速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 张蕾 通讯员 黄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