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中,巍然屹立着白鹤滩水电站,它汇聚浩荡江水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电,点亮了无数人的生活。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工程,更在多项关键技术指标上傲视全球。其中,“大冶制造”力量不容忽视。
换热器,作为工业制造的关键设备,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至关重要。白鹤滩水电站的换热器,便是由我市企业——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峰公司)精心打造。2022年12月,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运行,一举创造了两个世界之最:单台机组功率最大,达到百万千瓦;发电机运行效率最高,达到99.1%。这背后,换热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解决设备运行中的过热问题,显著节省能源消耗。
迪峰公司副总经理伍文明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换热器,电站的发电机组会因为温度太高不能工作,船舶的内燃机组也无法运行。在白鹤滩项目上,我们按照项目总体要求研发设计换热器,相比较国外同类换热器,我们的换热效率整体提高20%左右。”
除了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系统的研发制造之外,迪峰公司还承接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如东方电气百万核电机组空冷、氢冷及油冷换热设备和核电岛内换热设备等。“不仅如此,长江上所有大型电站,如三峡水电站等,还有秦山核电站等一些核电站,也包括国产的大型船舶,这些地方的换热设备都是迪峰制造生产的。”伍文明说。
迪峰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得益于其对科技创新的长期投入与坚定支持。换热器是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起点高,所需技术基础和资金投入在前期难以估量。为了实现技术突围,迪峰公司在发展关键阶段,贷款1000万元建立了国内首个换热器实验室,开启基础技术研究之路。多年来,迪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投入2500万元以上,制定科技研发项目五年规划,集中力量研发新型换热元器件和前沿新技术,成功研发多种新型生产制作设备,实现从半自动化生产到自动化生产,再到如今全面步入数字化生产的新时代。
绿色增效换热装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迪峰公司科技创新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实验室由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组建,聚焦换热器基础研究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关,旨在推动高效换热技术应用与创新。“绿色就是低碳环保,增效不仅要体现换热器效率高,还要实现余热回收再利用。”伍文明为记者解释实验室名称的由来。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其中2022年“新型换热器绿色增效设计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不仅斩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更实现了产品性能与生产效能的双重提升。伍文明说:“通过此项技术,实现了我们的换热设备整体效率提升10.95%,生产效率提升3倍,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从85%提升到99%,打破了德国、日本长期的技术垄断。”依托绿色增效换热装备实验室,迪峰公司近三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由43%增加到66%,整体效益实现翻番。
实验室也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引擎作用,驱动技术成果向产业化应用加速迈进。目前,迪峰公司研发生产的换热器品种超过2000个,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电站等行业,同时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被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指定为换热器供应商。
“实验室建设是迪峰公司攀登技术高峰的新起点。”伍文明表示,将加快绿色增效换热装备湖北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工作,通过此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推动换热器绿色增效技术的应用。(记者 熊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