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它主动公开文件

索 引 号: 分  类:其它主动公开文件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2024-12-05
标  题:大冶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
文  号: 主 题 词:

大冶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发表日期:2024-12-05

  • ×

    分享是一种态度

    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进党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湖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湖北省第十二届七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美丽湖北建设,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各地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的关键推动力。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南与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市咸安区毗邻,西北与鄂州市梁子湖区接壤。地理区位优越,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黄石环大冶湖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在本行政区域内叠加,是武汉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点。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大冶是千年古县,有着4000多年采冶史、1000多年建县史,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龙狮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2023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57位,位列全省县市前列,入选中国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优秀城市20强。

大冶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锚定“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目标,曾获“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有效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两山”基地建设进程,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环办生态〔2024〕4号)相关要求,大冶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大冶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总结了以生态修复、“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两山”转化实践探索,明确了大冶市“两山”建设的总体思路,谋划了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经济、“两山”文化、转化机制、转化路径等五方面重点任务,部署了绿水青山守护类、金山银山建设类和体制机制保障类三大类重点项目,进一步细化落实建设要求和政策措施,是大冶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建设背景

1. 两山理念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2005年8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安吉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7年“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两山”理念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两山”理念逐渐完善。

2. “两山”转化成为湖北推进美丽湖北建设的重要载体。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大力支持“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2012年,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生态立省”重要战略。2013年8月,湖北省成为党的十八大后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湖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修编)(2021—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4年是湖北生态省验收评估收官之年,也是美丽湖北建设的开局之年,湖北省正式发布了《全面推进美丽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美丽湖北建设的重要载体。

3. “两山”理念成为指导大冶转型发展的重要指引。2008年大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原始矿山开采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劣化,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危害严重,生态环境修复任务艰巨。2008年以来,大冶市坚持践行“两山”理念,完成由矿冶城市向新兴制造业城市的转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临空产业等六大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一矿独大”局面实现破解。202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全会强调,大冶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统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建设意义

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是贯彻“两山”理念的客观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旨在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典型经验模式并示范推广。大冶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积极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能够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的理论和案例库,为推进“两山”建设贡献大冶智慧。

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是落实省委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举措。湖北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大冶作为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符合大冶市功能定位。积极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大冶贡献的应有之举。

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是实现大冶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大冶走绿色发展之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仍存在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全市经济活力和就业吸纳能力不足,经济运行仍处于承压前行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坚定不移走“两山”转化之路,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大冶加快“当好主力军、建成节点城、奋进五十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区域概况

区位优势明显。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南与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市咸安区毗邻,西北与鄂州市梁子湖区为邻。大冶地处于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黄石环大冶湖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区域,是武汉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点。交通四通八达,境内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六纵六横”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武九铁路作为连接武汉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客运通道穿境而过。大冶市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00公里,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黄石新港水运码头仅15公里。初步构建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交通运输支撑。

矿产资源优异。大冶矿藏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境内已发现矿产39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3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24种。金属矿产以铜、铁、金、银、钨、钼为主,其中黄金、白银产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矿产量名列全国第二,钨矿累计查明量居湖北省第一。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石、建筑石料用灰岩、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石膏等。探明储量分别为石灰石2.97亿吨,方解石2842.95万吨,硅灰石429.2万吨,石膏612.24万吨。全市共有矿山企业109家,其中大型6家,中小型103家。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冶市形成了冶金、建材为主体的工业原料基地。

县域经济发达。大冶市国土总面积1566平方公里,现辖10个乡镇、4个城区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国有农场。全市常住人口86.2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4%,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63.15亿元,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57位,位列全省县市前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突破性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4.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75.71亿元,增长25.5%。高效节能装备制造、高端铝材及铝产品产业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冶市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县(市)(全省唯一)、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

生态环境稳定。大冶市河流、湖泊水质总体良好,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稳定,优良天比率达到80.8%。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4.5%,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利用率100%。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8.1,分类为二类,△EQI为0.7。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304.27公顷,治理率达到87.30%,建成了金湖生态园、秀山矿山公园、金桥良品生态园等一批生态公园和产业基地,并入选全国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工矿废弃地复垦和矿山修复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历史文化悠久。大冶是千年古县,有着4000多年采冶史、1000多年建县史,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中国古建之乡,中国龙狮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是湖北省十大文物市之一,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境内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和“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获评“持续开采时间最长的古铜矿”吉尼斯纪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1个。拥有南山头革命纪念馆、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大冶兵暴旧址、红五军建军旧址、红十二军建军旧址、鄂皖湘赣指挥部旧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

大冶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在生态保护治理、绿色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两山”品牌建立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发挥资源潜力,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努力打造全国践行“两山”理论试验基地的“大冶样板”。

1. 加强生态保护,守住绿水青山

1)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高位部署统筹推进,共抓共管强大合力。制定了《大冶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大冶市环境空气质量及管控考核办法》《大冶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形成共抓大气管控的强大合力。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促进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抓好工业企业污染管控、强化面源污染管控、持续开展移动源污染管控,提出了“一张网、一平台、一链条”管控技术方案,形成“形势研判-指令发布-任务落实-响应回复-督导核查-考核追责”大气管控闭环链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息化统一环境监管体系。多拳出击组合发力,实现大气环境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管控,专家团队指导帮扶,实现了大气污染全领域监管、全过程治理、全方位防控。2023年,大冶市区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5天,优良天数295天,优良率80.8%,较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SO2NO2O3浓度较上年分别下降12.5%、4.8%、7.2%,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2)高位推动碧水保卫战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三级河湖长体系以及“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协作机制,定期全线巡查,加强河湖“清四乱”、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工作,获评全省“河湖长履职担当成绩突出地区”。坚持科学谋划,实行全域治水。科学制定水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增设水质监测点位,加强水质监测,明确治理范围、重点问题、整改措施和责任主体,实行挂图作战,有效推进了全域治水。坚持系统治理,强化问题整改。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处理率;开展专项联合整治行动,紧盯突出违法行为,整治“四乱”问题。2023年,大冶市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其中,高桥河港口桥(国控)断面连续六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优于规划水质Ⅲ类;保安湖湖心、三山湖两个省控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较2021年的Ⅳ类呈现明显改善。“十四五”以来,大冶市地表水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质首次实现达标率100%。

3)持续巩固净土保卫战加强净土保卫战政策引领。制定了《大冶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农用地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大冶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等文件,为打赢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强化土壤污染精准识别和源头控制。强化涉镉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加强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排查涉重金属关停企业及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防控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持续开展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严格管控重度污染类耕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了耕地障碍修复利用的“大冶模式”,极大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严格污染地块准入、强化信息共享、建立部门联动监管机制。2023年,大冶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5%,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被评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4)精准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推行林长制。健全生态修复投入机制、管护机制等;“四大家”领导一线指挥、调度、落实、解决,常态化、全方位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的长效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广先进技术和适用培育模式。打造“造、管、护”全链条保障机制,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全面优化了林分结构;加快生态保护区建设,促进了林区生态环境恢复和生态功能提升;增加城区绿地面积,提升总体绿量,大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7平方米;实施“万树村”行动,不断提升村庄林木覆盖率。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编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把矿山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持续开展工矿废弃地、尾矿库、开山塘口等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成功入选全国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5)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位规划,确保实现科学决策。编制《大冶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等,组建督查专班,常态化开展督办检查,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厕所改造和污水治理升级,9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日均处理规模达3.35万吨,实现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化利用体系,2023年,全市已建成垃圾转运站13座、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箱38个,322个行政村和农村公厕保洁实现全覆盖。以“五清一改一植”为重点改善村容村貌。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1%。加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开展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2023年全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1.34%,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77%”。

2. 盘活生态资源,推进两山转化

1)践行双碳,推动城市绿色产业转型

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稳步推进、长效管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切实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全面优化矿业开发布局和结构;限制在生态红线区域实施矿产勘查,加大清洁矿产勘查力度;坚持生态开采,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打造绿色开发、综合利用示范矿山;实施矿山复绿,实施“边开采,边治理”,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到2023年,大冶成功入选全国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大冶市已入库绿色矿山17家,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5家,省级绿色矿山2家,待批市级绿色矿山10家,市级绿色矿山储备库矿山6家。

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动钢铁、水泥、建材、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培育国家级智能化、网络化融合示范企业,成功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市。大力发展生命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建成全国建筑铝型材示范基地,获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023年,大冶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3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2亿元,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

2)高位统筹,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采取“领导小组+指挥部”运行模式,高质量编制《大冶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组织申请金融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金,联合第三方专业生态修复公司,科学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开展生态修复及水气土等改良工程。相关部门深入施工现场检查督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草工程系统治理,拓展两山转化方式,改良矿区土壤,转生态资源为经济价值,融合三产发展,推动附加值增长,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已完成黄石市历史遗留矿山三年行动方案总任务的70.87%,累计完成修复面积4564.05亩,治理率87.30%,整体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3)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农业绿色发展

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新空间。深入推进“绿农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耕地分类管理,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试验,推进重金属污染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优化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优化农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形成优质粮油、精品果蔬、花卉苗木、生态渔业、健康畜牧五大农业基础产业,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茶叶、水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休闲旅游全域推进发展格局。

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大力推广畜禽--菜(果)等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实现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0”增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2%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推广循环水养殖和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不断扩大稻虾生态种养面积,改造精养鱼池面积。

打造农业绿色发展新引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一月一活动”“一地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构建了以休闲观光、健康养生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格局。

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新支撑。建立了“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信用档案,阻断假冒伪劣种子、禁用农药流通,全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激励机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向绿色化倾斜,农业绿色发展资金优先保障。大冶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种养促循环修复耕地保安全”被列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4)因地制宜,推动文旅事业深度融合

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加快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传承红色文化,提炼大冶“红色精神”,扎实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演出、流动图书服务、廉政舞台进乡村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保护活化非遗文化,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班,开展全市非遗项目普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体系,开办非遗主题活动,组织非遗培训班等;推动和激励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出多条精品线路、果旅融合采摘线路,编制精品旅游地图和旅游画册,促进旅游事业持续增收;征集、筛选大冶红色文化精品故事,开展刘仁八镇龙凤山年货节、毛铺南山樱花节、保安沼山狗血桃采摘节等主题文旅节会活动,举办湖北省“村晚”“村游”示范展示活动;开设“文旅大冶”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网上宣传推介平台;鼓励企业参加武汉文博会、深圳文博会、上海进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提升大冶文化产业影响力、知名度。目前,大冶市年累计接待游客数高位增长,旅游综合收入创下新高。小红绣私人订制、殷祖古建修缮复原等4家企业进入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省级30强。

3. 探索长效机制,助力“两山”转化

大冶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两山”长效机制保障。建立绩效考核常态化机制。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守好绿水青山,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建立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监管责任追究机制,企业、个人损害环境的赔偿机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适用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建立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管理、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公安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及法院审判制度的有效配合和衔接。创新农业产业生态惠民模式。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发展,有计划地对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重点建设,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创业创收和农户就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市场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和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健全生态农业品牌认证体系,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奖补机制不断健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对参与国家和省、市达标验收并合格的生态村、生态乡镇,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各镇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1. 两山转化机制亟待建立完善。“两山”实践创新工作涉及生态整治、污染防治、经济转型、乡村振兴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大冶市尚未完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良好联合互动机制,多部门之间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环境经济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等“两山”转化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 产业绿色转型仍需全面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受外生政策影响较大,内生转型动力相对偏弱;生命健康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等的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的区域不平衡态势有待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链有待完善;大冶工业品牌名片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推动。

3. 环境治理能力尚需加快提升。大气污染防治仍需持续发力,PM2.5和臭氧对大冶市空气质量环境影响较大;县域经济考核断面大冶湖大桥(内湖)尚未稳定达到Ⅲ类考核目标,需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更新较快,基层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掌握不深不透,执法队伍能力不足问题显现;大中型企业对环保工作投资较大,基本能完成环境部门下达相关任务,但部分小微企业仍存在环保意识和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

4. 两山文化传播仍需持续推动。公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知尚有不足,应引导企业主动采取绿色生产方式,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风貌;“两山”转化中大冶市非遗文化、石雕文化、古建文化、红色文化、青铜文化、楹联文化等融入不足,大冶“两山”基地特色有待进一步加强;“两山”文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需主动作为、积极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参与到“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共同谱写“两山”转化新的篇章。

(三)凝练总结已有的典型案例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大冶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坚持转型发展,以建设美丽大冶市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总结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模式,守护和孕育了大冶市的“绿水青山”,并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模式一:“建设绿色矿山,实现废弃地再利用”的

生态修复模式

大冶市是中国矿冶名城,是全国重要的铁矿、铜矿、煤矿、硅灰石、黄金生产基地,为国家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大冶市目前各类矿产储量已不足探明总量的30%,“一矿独大”产业格局带来的发展后劲乏力、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冶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大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名单,自此开启了后资源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历程。大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转型过程中实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深开精开,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对现有矿山进行优化整合,高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另一方面摆脱资源束缚,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新业态,启动产业转型。两方面共同推进,创造了大冶市城市发展的护绿转型模式,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23年4月,国家发改委官网专题刊发大冶市相关工作纪实,肯定大冶市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工作成效和经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2023年7月,大冶市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工作中获评全国优秀城市

案例1:绿色发展满目春,矿山插上绿色智慧翅膀

(一)案例背景

2007年,原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随着两山理论的深入推进,201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法规。2018年,生态文明首次被写入宪法,标志着粗放、低端、无序的矿业开采时代的结束,绿色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站在新起点上,大冶市摆脱了过去粗放、低效的开发方式,正式开启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努力践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安全、环保的矿山建设,与现代化、智能化矿井相融合,积极构建绿色矿业转型发展新格局,促进矿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了矿业领域生态文明的“大冶样板”。2023年,大冶市共有5家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2家列入省级名录,预计到2025年全市符合申报条件矿山可100%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二)主要做法

1. 一盘棋推进,打造绿色矿山新发展。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要求,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主建、技术支撑、多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加强建设指导,围绕“依法办矿、矿区环境、开采方式、地质环境恢复与监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五大要求,对在建矿山进行协调督导,强化监管。健全矿山管理网络,建立联合监管和执法机制,完善镇村联动巡查、违法举报、责任追究、企业诚信考核等长效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涵盖矿业权投放、建设用地保障、财税政策、绿色金融等方面。

2. 念好科技诀,助推矿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一体化科创平台,有效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把先进技术应用和科技攻关作为突破口,加大工艺流程与设备的科技开发力度,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产业深加工,提升产品品质,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了打破低附加值矿石产品的局限,冯家山硅纤有限公司引进德国先进工艺和设备,组建技术团队,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工艺,成功生产出超纯、超细、超长纤维及高活性硅纤产品,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实现了从粗放型“卖资源”到精细化“卖产品”的转变,硅纤价格因此比原矿石提升了几十倍。2023年,冯家山硅纤有限公司被评为“湖北省制造单项冠军”。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与武汉科技大学等开展合作,从源头上减少开采损失和矿石贫化率,将矿石回采率从82%提升至89%,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和改善地表环境。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鑫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技术创新中心,创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长沙矿山研究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提出并改进了保安矿柱回采技术、充填体下残矿回采技术、尾矿再资源化技术等工艺,优化选定井下分区集中抽出式通风方案,实现释放矿量的安全、高效、低贫损回采,显著提升通风安全和生产效率,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3. 促节约集约,实现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围绕“节约集约”主题,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提高准入门槛。开展矿山优化整合,在产在建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至43%。改进采选技术、升级采选设备,提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开展大冶市自然资源(矿产类)节约集约示范市建设活动。其中三鑫公司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单位,通过浮选-磁选一条生产线一个选矿工艺流程,统一对共伴生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利用,每年回收银金属量6吨、铁精矿5万吨、硫精矿6万多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多次获得中国黄金行业经济效益十佳矿山称号宝武集团金山店矿业通过改进采矿技术、升级选矿设备、改进选矿工艺,将铁精矿品位从63.6%提高到65.66%铜山口铜矿低品位铜矿的选矿回收率提升至近90%,每年增加纯铜近千吨天华矿业有限公司投入数千万升级改造后浮选药剂节约了30%,白钨实收率增加了3%,节约电能120KW/h,在提升三率、节约能源和节省成本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4. 推进数字化,让矿山向“智”而行。聚焦“智慧矿山”建设,推进矿山生产技术提档升级,持续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着力构建了一批生产无人化、开采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的“安全、智能、绿色”矿山。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建设5G矿山,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搭建起数字底座。引入“智能化”“智慧化”新技术,建立覆盖基础设施、资源管理、智能采矿、智能选矿、智能尾矿、综合运营六个方面的智能管控平台,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管人、智能化无人,降低开采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矿区数字化模型,采用3DMine软件为平台,打造真三维管控系统,提高矿山运行和管理效率。构建北斗地面沉降观测系统、地下水位在线监测系统、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干堆尾矿库云广播系统、矿山紧急避险报警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人员和设备定位系统等,智能识别违规操作行为并报警,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产安全水平。铜山口铜矿投入3700万元,通过建立矿体模型,利用5G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设计替代人工开展井下采矿作业,建立预警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宝武集团金山店矿业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矿井生产效率提高13%,办公效率提升30%,安全事故降低90%。兴红矿业通过推进智能化建设完成技改升级,井下采掘三级提升变成一键直达,实现了产能翻倍、成本降半,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5. 助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淘汰高能耗生产设备,配套高效利用系统,采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付家山矿业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工艺流程技术提升及选矿生产设备改造后节约动力消耗504KW/h,累计248万余元。宝武集团金山店矿业在选矿中将溢流型球磨机改磁性衬板为橡胶衬板,磨机筒体重量降低14吨,降低单台磨机电耗8%。开展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形成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实现固废、废水、废气的达标处理和排放。大冶市尖峰水泥公司率先实施脱硝、脱硫改造,投资近4000万元进行生态治理,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鑫公司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三)主要成效

生态效益:通过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改进技术、升级设备等措施,相比2021年,2023年采矿利用水平、选矿利用水平、综合利用水平分别增加1.77、0.89、2.27个百分点,大冶市生产矿山“三率”达标率95%。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大冶市被授予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称号,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工作在学习强国宣传报道,打造了资源节约集约新示范。此外,复绿治理工作的同步开展以及污染物排放的严格把控,均有效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实现大幅度提升,通过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将每吨300元的硅矿石加工为每吨8000元的硅纤产品,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大冶市龙头企业累计投入上亿元开展智慧矿山建设,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生产能耗显著降低,通过更换设备、改进工艺等措施,在矿井通风、电机损耗、能源节约、设备维护等方面节省了巨大的成本。

社会效益:通过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科研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累计申请专利一百六十余项,2024年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1项,省级科技项目1项。利用科技赋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降低90%以上,矿山安全全面提升,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降低,保障矿区下游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持续健康发展,构建了绿色矿业转型发展新格局,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四)经验总结

大冶市初步形成了以“矿山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大力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保护,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助推矿业转型升级”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为同类城市的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经验

案例2:矿坑变绿地,生态修复助推绿色产业新发展

(一)案例背景

大冶市因矿而兴,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名副其实的“矿业巨人”。如今,巨人进入了暮年,长达4000余年的采冶史,让这座城市的荣光不再,留下了采煤沉陷区、采矿沉陷区、棚户区、开山塘口等一系列环境治理问题和巨大的生态赤字,生态修复之路势在必行。截至2023年,已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304.27公顷,治理率达到87.30%。整体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国独立工矿区搬迁避险工程政策支持县市

(二)主要做法

1. 政府主导,高位推动矿区生态修复。实行“领导小组+指挥部”运行机制,全域严格落实在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全面推进闭坑、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本级财政投资关闭开山塘口恢复治理,将开山塘口治理工作纳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行动”,先后印发《大冶市“治山行动”方案》《大冶市矿山地质环境(开山塘口)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大冶市开山塘口修复工程资金拨付办法》《关于切实加强开山塘口石料收入资金管理的通知》《关于启动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方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实施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足额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落实治理责任,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2. 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打造生态园区。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同时众多本地企业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响应政府号召,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生态景区建设,盘活工矿废弃地,完成了“经济人”变“生态人”的华丽转身。其中湖北良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以植养地、以果复绿、以畜护林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在大冶市金山店最大的工矿废弃地——柯家山铁矿区建立金桥生态园,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多重效益,实现了从“千疮百孔”到鸟语花香的生态嬗变。劲牌公司为推进生态持久性建设,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资5亿元对金湖石头咀一带采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投入1300余万元对大冶市毛铺酒厂周边5000亩荒山进行植树和管护,实施毛铺水库、双港口水库的生态修复,除此之外先后还捐建了阳新园博园、黄石柯尔山白马山公园、大冶市引水工程、阳新引水工程、黄石园博园劲牌园等六个项目,支持周边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成青山碧水、宜业宜居的家园。

3. 土壤改良再利用,推动产业升级。矿区开采对土壤和地表水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冶市积极寻求绿色转型道路,在关停的矿区开展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壤改良,推动林下经济和畜牧业养殖,开展林下采摘、林下种养等休闲活动,着力打造矿山科普、教研游乐,康养休闲、生态林业四位一体的文化旅游业,推进乡村旅游景区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自2018年开始,三鑫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组建的数十人科研团队经多次试验,在尾矿库的一块试验田里摸索出“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播撒植被”无土尾矿复垦技术,不借助客土,实现尾矿库复垦植被四季常青和重金属稳定固化无迁移,有效控制尾矿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为我国类似矿山尾矿库治理,实现植被重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思路。金湖街道龙角山村龙角山工矿废弃地复垦地块土壤地力等级偏低,尤其是有机质含量及大量元素(氮、磷、钾)营养成分匮乏,重金属轻微超标导致作物生长不均衡。通过油菜和萝卜复垦的试验示范,达到了正常生产的水平,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补充土壤营养成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昔日的工矿废弃地正恢复成一块块农用地。

4. 带动农文旅产业发展,助推绿色资本变现。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建设工程等生态添绿、增绿、补绿举措,不断夯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积极在工矿废弃地开展农文旅产业,打造矿坑废弃地里生态绿化的研学教育基地;依据山、地势建造,集中展示鄂东民俗特色的金桥生态体验餐厅,以垂枝梅花和紫藤嫁接为主的特色园艺景观等,集中展现华夏五千年文明和民族精神,开创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实景秀。采用“新奇特”技术手段,将观展与体验相结合,集中展现生态修复过程和成效,让游客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

5. 科技赋能,科学推动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政府、企业与高校对接组成技术团队,成立了湖北理工学院实训实习基地、生态修复治理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中科永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实践创新中心,并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创建省级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经过持续多年的探索,共申请专利十余项,将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带到了农村。其中金桥生态园带头实施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有效提高金桥园区现代化与智慧化管理水平,使用水溶肥节省化肥用量50%以上,减少用水量60%,减少人工50%以上,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约20%,每亩效益可增加2000元左右,带动周边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质增效,增产增收

(三)主要成效

生态效益:大冶市通过“露采坑回填绿化+废渣堆平整绿化+边坡生态修复+监测预警工程”等措施,有效减缓了矿区水土流失。在“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原则的指引下,累计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23230.716亩,其中新增耕地14646.1755亩,新增其他农用地8584.5405亩,新增耕地率为63.05%。此外,实现置换建设用地指标23230.716亩。2023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98.19%,总体地质环境治理率实现100%。

经济效益:自2008年以来大冶市修复开山塘口70个,治理面积7500亩,恢复林地5300亩、预留建设用地2200亩。通过复垦工矿废弃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养殖业等,形成了集农林产品种植、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同时按照“企业+合作社+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生产、加工、市场三大体系,实施产业化经营,带动周边地区人员的充分就业和景区配套服务产业的繁荣,实现生态旅游产业以及周边区域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乡村美、农民富、环境优的乡村振兴新乐园

社会效益:金桥生态园、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的综合修复与利用、金湖生态园等一批成功的矿坑和废弃地生态修复项目及农、林综合产业解决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成为全国矿坑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对全国解决矿坑修复的难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启迪作用。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金桥生态园的矿山修复再利用及乡村振兴成果被中央电视台重点报道。

(四)经验总结

大冶市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结合科研力量攻关,因地制宜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项目区内开山塘口及露天排废场综合整治,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问题,发展生态产业,为工矿废弃地再利用区域提供可复制样板

模式二:“促进新业态,延申新产业”的

“生态+”复合产业模式

大冶市基于“生态+”复合产业模式,利用现代科技和绿色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在传统产业中加入生态修复、智能管理和数字化技术,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产业链,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案例3:城市转型进快轨,探索产业集群发展新路径

(一)案例背景

为摆脱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大冶市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着力发展机械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多种绿色可持续新业态。通过强化强链条、搭平台、聚项目、建集群,推动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变。2023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0家、科技型创新企业60家,获2022年度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优秀等次,位列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前7名,全省排列第一,通过科技部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成为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47个创新型县(市)之一,为同类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树立了“大冶模板”。

(二)主要做法

1. 规划引领,打造新型示范区。大冶市先后出台《大冶市矿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关于加快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冶市铝型材行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国家火炬大冶市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等政策文件,实施“链长+链主+链创”机制,积极对接湖北省优势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实施财政奖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大冶市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对企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等项目给予奖补

2. 突出科技引领,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印发《大冶市科技创新贷款实施细则(试行)》《大冶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版)》等文件,鼓励创新引领现代产业发展。以深化实施“十大创新平台”为抓手,发挥毗邻武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共享武汉“高精尖”资源,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政府引导、核心企业支撑、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模式,已帮助几十家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搭建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应用的转化。做好科技服务业,注重成果转化,壮大科技服务业规模,大冶市积极构建科技服务平台,聚焦企业的科技需求,提供包括研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通过设立科技服务专项资金,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大冶市共建设省级人才创新创业院士专家团队19个。劲牌公司获评5G全连接工厂,融通高科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斯瑞尔换热器、东贝电机、东贝铸造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推进产业数字化,实现产业智能升级。提升发展融合性产业,创造“智能+”的融合生产模式。大冶市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大冶市农业物联网建设,实现精准种植、数字养殖、农村电商等多个农业生产和销售的数字化升级;在制造业领域,面向食品、建材、纺织、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产品研发、经营管理、运维服务全过程的综合集合应用。依托劲牌、迪峰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平台,部署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设施,实现智能制造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大冶市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县市、全省质量强省工作推进成效明显县市。

4. 聚焦优势产业发展,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瞄准武汉城市圈配套需求,集中招引区域内产业链缺失环节。面向武汉城市圈整车制造、智能制造配套需求,进行相关产业的“补链”“强链”及企业的招引和培育。围绕研发设计及增值服务,推进产业由生产环节向两端延伸。鼓励进入上游研发设计环节,提高换热器、压缩机等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和深加工水平,占据产业链制造高端环节。引导产业发展下游服务环节,推进整车制造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发展,提高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增值服务等利润率高的环节延伸。

5. 做大做强园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冶湖高新区园区扩园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在国家级高新区年度考核中排名前进14位。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投资61亿元的央地合作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尹家湖、熊家洲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初具雏形。对外贸易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钢压延加工、婴童用品、机电制造为主的出口结构。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换热器、配制酒包装材料两个产业集群质量提升项目获评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

6. 传统产业技改焕新,绿色引领产业转型。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实施华鑫实业超低排放综合改造、尖峰水泥生产线节能化改造等技改项目60个,完成技改投资38亿元。抢抓新能源发展赛道。华电毛铺抽水蓄能电站、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坚持清洁生产,劲牌公司打造绿色供应链,选用GAP人工种植基地药材、使用无污染的山泉水等作为生产原料;通过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及“工业4.0”技术,提高产品生态设计水平,推进绿色包装、绿色建筑,引进并应用专用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用低能耗、低排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管控;配套建设高效稳定、技术先进的治污设施及全流程治污设施管控要求,同步建立排污申报管理、治污费用分摊管理机制,实行按计划排污、按产污量付费;通过严于国标的企业内标进行排污管理,实现污染物排放100%达标,同时根据污染物特点,进行分类、循环、利用

(三)主要成效

生态效益:大冶市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打造了绿色发展新业态,‌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贡献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劲牌公司、尖峰水泥、华力科技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劲佳科技、迪峰换热器、华新水泥(大冶市)公司等7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经济效益:2023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6.6%。劲牌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华鑫实业、新冶特钢等5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企业“百强”。

社会效益:促进优势产业集群,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0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6家、科技型初创企业73家、省级新物种企业18家,大冶市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湖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

(四)经验总结

大冶市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优化和人才培养,成功推动产业转型。结合自身特点聚焦优势产业,形成新能源、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模式三:“依托农业特色资源,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

生态农业模式

近年来,大冶市因地制宜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眼“七山一水二分田”现实,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开发联农带农多种模式、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在“寸土”中实现农业产业链优化和农民增收,打造了小体量农业发展新范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案例4:五大产业融合共生,合力保障基础农业建设

(一)案例背景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冶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注重生态农产品类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推动蔬菜、水产品、茶叶、水果、中药材五大产业链的整体优化提升。获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金牛镇、大箕铺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2023年,大冶市建成五大产业链建设示范样板基地41个,建成绿色菜园、生态茶园、精品果园、高效花园、道地药园等817处。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黄石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家,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1家、省级示范企业1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7家,并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

(二)主要做法

1. 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保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冶市发布《大冶市2023年五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要点》《水果产业链建设工作方案》《2023年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保障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中草药等五大农业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落实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出台《农业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奖补方案》《2023年蔬菜产业链建设工作奖补方案》,对基地建设、设施建设、品牌创建、科技提升、产业融合等方面提供3万至200万不等的奖补。推进绿色金融,加强农业风险兜底,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基金补充机制。强化要素支持,通过“跨村联建”“多村捆绑”,探索建立“联村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行“产业托管”模式,将荒山、荒坡、荒田、废旧宅基地等闲置资源收归村集体,优化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2.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夯实农产品产业基础。融合多种经营模式,共促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形成以银瑞公司为代表的“平台公司+公司”模式,以鑫东、春润两大龙头企业为主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进军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大户+基地+农户”模式,以及以金牛镇为代表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多种形态的运行模式,推动了全产业链的繁荣发展。实行一条龙“三定三送一包”经营,镇政府通过“定面积、定农户、定品种-提供种子、药肥和技术-组织回收”的一条龙服务解决经营主体后顾之忧,助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广“畜禽-沼-农作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将畜禽养殖废弃物通过沼气转化为沼液和沼渣,用作蔬菜水果的天然养料,实现了养殖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使粪肥还田利用率达到85%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60%以上,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3. 多措并举,提升农产品品质。持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积极引进推广“黄金芽”“白叶一号”“冬枣”“黄精”等多种农作物和中草药优良品种,不断提升大冶市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强化科技支撑,成立大冶市农业科技专家团,针对五大产业的种植、运输等过程中的问题,开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技术的授课,提升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保障基地环境安全。部署现代化农业设施,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大棚中配备高标准农田滴、灌溉系统—现代的旋转喷灌装置和地面灌溉管道。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只需一个按钮就能解决农作物的水分、肥料等诸多需求,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4. 推进耕地安全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工作,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产品安全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全域调查强管理,全覆盖开展耕地土质普查和加密调查,完成耕地土壤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类别划分。试点示范强技术,创建耕地安全利用试验示范区3处,建立130亩耕地安全利用联合攻关试验示范基地,筛选研发和验证了一系列广谱型耕地土壤治理修复产品。分类施策强修复。根据土壤类别划分,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等项目,采取不同的修复利用措施,同时加强宣贯和技术培训,有力提高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对障碍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认知和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强发展,根据大冶市对受污染耕地状况的调查以及现代农业产业优势、区域特点等,突破性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和多条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路。

5. 强抓品牌创建,培育农产品产业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创建力度和品牌规范使用,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制定品牌创建规划,打造“一村一品”,做大“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和绿色、有机品牌。大冶市现有“二品一标”产品85个,其中“保安莲子”“大冶市刺绣”“保安狗血桃”“保安水芹菜”等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38个系列产品被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农产品,鑫东“东角山”牌有机蔬菜获评“湖北省名牌产品”、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龙凤山集团被授予“省级生态农场”资质。强化品牌推介,积极开展产品推介促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相继举办和参加金牛镇第六届蓝莓采摘节、金山店镇香李节、金湖街道第六届黄桃节、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第四届梨乡会、保安镇狗血桃采摘节、金牛镇第八届猕猴桃采摘节、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武汉农业博览会、“荆楚优品”深圳展销活动等大型文旅节会活动,推动大冶市“殷祖白茶”“毛铺白茶”“保安狗血桃”“金牛猕猴桃”“金牛蓝莓”“还地桥翠冠梨”“金湖黄桃”“鑫东‘东角山’牌有机蔬菜”等一系列区域品牌的文化交流与推广,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三)主要成效

生态效益:大冶市在推广绿色种植和生态养殖模式后,化肥使用量减少了1.77%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36%以上。通过实施农田土壤改良,农田有机质含量提升了0.48%,减少了农业生产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提升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经济效益: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水产五大产业链加快发展2023年,新增种养面积1.27万亩,总产量全面增长,其中蔬菜面积达19.45万亩,产量达38.57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8.83万亩,水产品产量9.97万吨;茶叶面积2.26万亩,茶叶产量0.08万吨;水果面积2.93万亩,水果产量2.19万吨;中药材面积1.19万吨,中药材产量0.73万吨,产业农业总产值占全市经济比重稳步提升。同时,五大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相关加工、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为全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社会效益:大冶市从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构建了耕地障碍修复利用的“大冶市模式”,极大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形成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其中,蔬菜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市级1家;水果产业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8家;水产省级2家,市级5家;茶叶市级1家;中草药省级1家,市级5家,极大的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和收入,被评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四)经验总结

大冶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五大农业产业链,带动全市生态农业发展。通过结合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以科技为支撑,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节约农业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多产业链生态农业模式,为湖北乃至全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模式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三产融合”的

生态旅游模式

大冶市依托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优势,采取先保护生态后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打造生态休闲园区、发展全域旅游,以保护促旅游、以旅游促发展,让生态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优势,助力大冶市的三产融合。

案例5:封山育林,“前卫理念”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一)案例背景

大冶市生态山水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有“三台八景”之说。大冶市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政策,坚持走“生态优先、产业带动、龙头引领、共同参与”之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产业扶贫、旅游减贫,改变了乡村贫穷落后面貌,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和创收,有力整合了文化旅游和乡村资源,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互动和当地农民的务工就业和乡村的脱贫致富。2023年旅游人数1056.04万人次,同比增长68.43%,旅游综合收入为608679万元,同比增长73.26%,其中乡村旅游收入为346215万元。

(二)主要做法

1. 坚持生态优先,实施保护性开发。立足大产业、大基地、大生态,通过共同缔造等乡村发展模式,改善村容村貌,开启周边村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统筹开展“千村万树”“绿满铜都”、通道绿化行动,成功举办全省荒山造林现场推进会,国土绿化工作得到省林业局高度认可,林长制工作考核黄石第一,被省林业局评为2023年省级林长制激励县市。2009年的龙凤山,多年无人开发,加上山火年年肆虐,景象一片惨淡。龙凤山集团贯彻落实大冶市“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封山育林等途径,全面改善龙凤山的生态面貌,让11000亩荒山坡地披上了绿装。依托山林、田地,开展绿色循环种植、养殖,拥有占地1.1万亩的生态养生园和占地3000亩的龙凤山生态农业园,实现了四季花果飘香,青山常绿、绿水长流。

2.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现代化管理理念。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引领劲酒、龙凤山、康之堂、鑫东等重点龙头企业发挥资金、人才、技术、市场以及产业链优势,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全方位改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增进农民就业,拓展农业营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颠覆传统的农业种养殖模式,培养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改变了以往“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利用恒温大棚、无土栽培技术开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种植。建立城乡农产品交易流通体系,支持龙凤山、鑫东等龙头企业开展农商互联、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发展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推广“生产基地+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网络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与城市物流、商超要素结合,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开展文旅+模式。将乡村文化中蕴含的历史与集体记忆、地域特色和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创新,促进农业、工业、美食、体育、音乐等相关行业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形成“文旅+”产业集群。“文旅+农业”,大力发展龙凤山景区、鑫东生态园、林丰蓝莓基地、杨越生态园提质赋能等项目,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文化赋能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文旅+工业”,打造劲牌工业旅游景区、金湖生态园,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提升大冶市软实力,目前已建成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文旅+体育”,举办中国劲酒健康跑、东楚传媒杯、和美乡村大冶市村超(村BA)、湖北大冶半程马拉松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五湖四海的体育爱好者来冶参赛和旅游,立体展示大冶市特色风情民俗,丰富体育赛事内涵。“文旅+音乐”,成功举办吾悦广场2023年燃经济·繁华仲夏演唱会、湖北·大冶市2023铜都星光音乐节、“十一铜都欢乐大舞台”文化活动周等音乐主题活动,提升城市承载力、传播力、吸引力。“文旅+美食”,将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变,如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其中果城里印子粑被评为“中国旅游首届金牌小吃”,年销售达50万吨。利用“劲牌水源地”的品牌优势,发动周边农户种植“黑五类”(黑花生、黑玉米、黑豆、紫薯、黑土豆)、水稻、油菜等绿色作物,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大冶市也因此荣获全国“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称号,成功通过荆楚文旅名县创建验收。

4. 开发全域旅游路线,融合三产联动发展。大冶市探索出了“农文旅”“农林旅”“农商旅”“农水旅”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先后培育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富农模式”“农商旅”融合发展的“鑫东模式”,打造了龙凤山庄、上冯九古奇村等一批旅游景区,举办年货节、桃花节、香李节等系列乡村旅游节会,农业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一批特色农副产品变身旅游商品,实现了“花常开、景常在、果常摘、客常来”的乡村旅游繁荣景象。持续巩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成果,打造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青铜文化、红色文化、工业遗址为主题的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针对五一、十一节假日,规划了水果采摘线路、家庭亲子线路等特色路线,建设了一批农业观光园、休闲主题村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形成了集观光采摘型体验、自然教育型体验、休闲度假型体验、运动探险型体验等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新格局,激发了当地乡村发展活力,培育了乡村发展动力,让乡村更有人气,让发展更有奔头。

5.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延伸文化新业态。大冶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文旅产业链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狠抓规上文化企业培育,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深入挖掘民间饮食文化,做大“百村百碗”,将墈头小吃街、雨润商圈、吾悦广场打造成网红美食打卡地,传播大冶市好味道;提升住宿品质,对市域范围内的酒店加强通盘规划,推进星级酒店建设,积极引进知名连锁酒店,推动本土酒店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提升接待水平。以龙凤山景区、陈贵大泉沟景区、雷山景区为重点,发展民宿宾馆,构建了一批度假综合体,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度假住宿体验;积极发展文创产业,打造了一批以觉辰工艺、铜都雕塑、广顺石雕、刘小红刺绣为代表的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大冶市传统工艺制造业文化品牌。推动大冶市刺绣、木雕、石雕等传统技艺与文化、商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创产品,打造更多“大冶市礼物”,做大做强“后备箱经济”,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造就“金山银山”,美丽风景带来美好“钱”景!

6. 坚持宣传教育,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大冶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选派特派员深入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开展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为主的科技服务,为贫困村民搭建好“手把手”快速“授渔”平台,使其快速掌握一门致富手艺,并尽快脱贫致富。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新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无人机”水稻飞播技术示范、水稻机插秧示范等各类科技示范基地40余个。利用多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媒介,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推动开展产学研项目,打造一批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招引博雅教育城、工矿历史文化传承项目等,推出龙凤山红色文化研学、铜绿山地质科普研学等精品研学线路,采取“基地+研学”模式,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科普宣传教育;以专题讲座、知识沙龙、田野调查、户外公益等多样化形式,强有力地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率和参与率。

(三)主要成效

生态效益:2023年共计有27个村参与“万树村”行动,实施面积14353.6亩,栽植乔木树种529153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扎实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金湖街道姜桥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保安镇大垅村等5个村入选“湖北省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殷祖镇北山村、大箕铺镇八流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大冶市获评省级传统村落连片保护示范县。

经济效益: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湖北省旅游强市等荣誉,其中龙凤山集团先后荣获“世界旅游联盟组织旅游减贫案例”“国家生态农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等国家级荣誉22项;成功打造了保安狗血桃、保安水芹菜、殷祖白茶、大冶市刺绣、金牛晏公猕猴桃、谈桥豆豉、谈桥千张、金柯辣椒等地理标志商标,展现了大冶市的品牌形象,对推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效益: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回乡创业,提高了当地就业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呈现出外出打工者返乡就近就业、无抛荒田地、无空巢老人、无留守儿童、无“空心村”的良好局面。同时大冶市在旅游产业带动中注重营造造血功能,培养了一批“农创客”“土专家”“田秀才”等创业创新人才。人才效能提速扩量,推动文化人才赋能,累计储备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文化旅游人才0.2万人、专技人才2.4万人、高技能人才1.9万人,建成人才创新创业平台412个,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1个、省级以上创业平台9个,组建地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建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100%。

(四)经验总结

大冶市充分发挥“生态型、带动型、循环型、示范型”的企业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村容村貌、交通条件、居住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以休闲观光、养生养老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格局,打造旅游名片,形成品牌效益,带动青年留乡就业,推动乡村文化人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布局‘双碳’发展新赛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围绕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加快探索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及转化路径,扎实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以“知”源不竭补资源枯竭,保障基础农业发展,推动全域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完善落实“两山”实践创新体制机制,聚力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为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勾画美好蓝图。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始终做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惠民,和谐发展。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思想,利用生态建设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鼓励人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富民惠民双赢,提高大冶人民福祉。

创新发展,制度保障。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着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积极营造有利于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以体制创新倒逼、引领绿色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大冶市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利用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提升矿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三)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开展矿山修复和再利用工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成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推动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到2025年,生态“两山”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矿产资源利用持续绿色转型,两山转化路径更加多样,争创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到2027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两山”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两山”理论实现高质量发展初现亮点;到2030年,成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转型的典型示范,“两山”转化路径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样板示范区,“两山”理论实践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四)特色指标

4-1 两山特色指标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25年目标值

2030

目标值

1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0.8

82

85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3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II 类水的比例

100

100

100

4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II 类水的比例

-

100

100

5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4.5

95

96

6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100

100

100

7

林草覆盖率

47.63

稳步提高

稳步提高

8

物种丰富度

高等植物207科,1165属,3800多种;野生动物19目32种100多科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9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117.88平方千米

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10

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尚未开展核算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1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32.58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2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

1.32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3

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11.69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4

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

11.86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5

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3.9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6

国际国内生态文化品牌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大冶石雕-国家级非遗项目、上冯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全国龟鳖产业引领发展示范市、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7

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

-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8

两山基地制度建设

-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19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大冶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大冶政规〔2016〕2号);《关于印发大冶市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冶政办发〔2016〕43号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20

生态环保投入占 GDP 比重

0.37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五、重点任务

(一)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1.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深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灵乡镇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运用“七网联动”(水网、路网、田网、林网、人居网、电网、产业网)的治理方法路径,先行先试、群策群力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加快推进还地桥港、罗家桥港、保安西港、红卫港等适宜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推动全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强统筹调度、督办考核、总结宣传,探索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冶样板”

强化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加强大冶湖、梁子湖(高桥河)、保安湖、三山湖和三溪河(冠塘港)5大水系治理,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深入推进排污口溯源整治,制定长江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完成立行立改问题整治。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巩固整治成果。清理整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敏感区内的入河排污口。强化涉水空间管控,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工作。

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重点加强铝型材、采矿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工业废水管控。加强采矿行业废水循环使用。积极开展涉水“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深入开展老城区城镇管网雨污(清污)分流改造,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持续开展不达标水体治理。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大冶湖、保安湖汇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为重点,强化农田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小微水体水环境治理,实现小微水体“三无”(污水无直排、水面无漂浮物、岸边无垃圾)目标

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河湖生态需水保障,科学确定高桥河、大冶湖大港、冠塘港、金牛河、牛皮港、保安湖的生态流量(水位)目标和主要生态流量控制断面。加强重点湖泊生态治理,推进红星湖、尹家湖、三里七湖等“三湖”环湖截污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开展保安湖湿地生态修复。与梁子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开展三山湖水生态治理。积极推进毛铺水库、泉塘寺水库、杨华垅水库等30座水库围堤的拆除工作。全面强化河道水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河道水质超标、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以污染控制、底泥清淤、生态岸坡整治、湿地修复等为主要措施,开展罗家桥东港、海螺山港、刘长序港、张冲港、三里七港等重污染港道生态治理。结合河道行洪能力提升、滨岸带景观建设等,实施高桥河及支流的生态治理。对红峰水库、朱山水库、九眼桥水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水生植物,削减外源污染,同时对水库滨水景观进行优化。

2.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

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区域O3来源解析,积极跟踪分析O3污染形势。制定精准化、系统化的PM2.5O3污染协同控制治理方案,明确控制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完善区域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大冶市及其周边传输通道城市大气联防联控,构建秋冬季PM2.5、夏季O3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继续加强与省级环境空气质量联动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实现城市710天预报,PM2.5O3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提高应急预案中污染物减排比例。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运输,继续落实水泥行业错峰生产要求。完善统一协调、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区域预警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升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水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抓好工业企业污染管控。强化重点企业污染排放监管。依托环境监管“双随机一公开”、部省级“大气监督帮扶”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执法监管。充分应用卫星遥感、热点网格、在线监控、走航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质量比对性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弄虚作假等行为。推进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全面开展低效、无效设施大排查整改,高质量完成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加强华鑫实业、新冶特钢、华新水泥(大冶)、尖峰水泥、华兴玻璃等污染排放大户排放达标监管,持续推进企业减排工作。加快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强化电子信息、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领域VOCs深度治理,加大钢铁、水泥、日用玻璃制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NOx减排力度。切实抓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落实差异化减排。

强化面源污染管控。强化扬尘等污染管控,重点整治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场地和矿山修复场地扬尘污染。全面开展全市配矿货场整治。严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落实“6+2”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汽修钣喷“绿岛”项目高标准建设,打造黄石市乃至全省行业标杆,组织好整治推进。指导帮扶中心城区年加油量3000t以上的加油站建设三次油气回收设施,严查加油站回收设施不正常开启、违规操作等行为。抓好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提高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率。

持续开展移动源污染管控。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扎实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对车用油品质量进行抽检和整顿,重点抓好柴油货车路检路查、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黑烟车管控等工作,全面遏制移动源污染。加快淘汰高排放营运柴油货车,全面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严格执行国家新颁布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统一编码登记。充分运行黑烟车智能抓拍系统黑烟车拍成果,开展溯源查处。

3. 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企业(尾矿库)排查整治工作,动态更新污染源排放整治清单。加强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督促重点监管企业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排查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防控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督促矿山企业依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殷祖张海金矿历史遗留治理项目、铜绿山历史遗留废渣场重金属污染源调查与治理项目、陈贵镇东侧历史遗留废渣场重金属污染源调查与治理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全域国土整治,实施高新区、还地桥镇、保安镇、金山店镇、灵乡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推进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以“双源”(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和化工企业、加油站、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等区域地下水污染源)为重点,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建立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内优先管控污染源清单。针对存在人为污染的地下水,应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探索报废矿井及钻井封井回填。在还地桥等地试点建立报废矿井、钻井等清单,开展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针对风险较大的报废矿井、钻井,探索实施封井回填工作,防止地下水串层污染。加快推进大冶市保安湖饮用水水源地周边采煤沉陷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项目建设。

4. 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置和利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尾矿尾渣综合利用,减少尾矿排放。积极开展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废旧物品回收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加强塑料污染防治,提高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强执法监管和检查。落实全过程申报登记,构建覆盖固体废物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实现固体废物清单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坚守环境安全底线,创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监管机制,着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落实企业环境污染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及预案修订,推进重点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习培训,加强应急物资库、应急处置装备建设,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5. 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构建一脉两楔三屏生态安全格局。统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基底、生态廊道等保护类要素,加快构建“一脉两楔三屏”的生态安全格局。“一脉”指长流港生态水脉,“两楔”是指保安湖生态绿楔和大冶湖生态绿楔,“三屏”是指西部的大茗山生态屏障,南部的幕阜山余脉生态屏障,北部的黄荆山一东方山生态屏障。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17.88km²,约占市域面积的10.18%。制定红线区内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对区域内已建合法建设项目应进行评估,对于影响生态功能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予以逐步关闭或搬出。落实红线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政策,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选择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为主导生态功能的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

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分区管控要求,强化对全市1个优先保护单元、7个重点管控单元及3个一般管控单元的监管,落实管控区域内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城镇化建设等活动的要求,提高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精细化、系统化水平,建立实施考核制度,确保分区管控工作的落实。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抓好各类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探索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考核评估机制,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6.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系统理念,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林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实施山地、乡村、通道、沿江湖(河)“四大森林”建设,加快构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治理体系,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义务植树、古树名木保护,巩固创建森林城市成果,进一步做好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着力提升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绿化档次和绿化增量水平。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探索生态休耕,系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保安湖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雷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加快实施大冶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及评估工作。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黄坪山森林自然公园、大王山森林自然公园、南部山区等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保安湖、大冶湖等湿地资源的保护。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种质资源、古树名木,继续实施白肩雕、中华秋沙鸭、小天鹅、金雕、蟒、穿山甲等濒危野生动物和野生雉类、兰科植物、青檀、黄山木兰、香果树、古樱花、南方红豆杉等野生动植物拯救与保护工程,加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装备建设,改善白鹏、白琵鹭、小天鹅、白腰杓酶等水鸟的生态生活环境。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当地公安机关打击盗猎等违法行动。合理利用黄坪山森林自然公园、大王山森林自然公园、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森林康养、生态观光、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

7. 推进矿山保护与修复

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开展以还地桥镇、灵乡镇、金湖街道、金牛镇、殷祖镇、金山店镇、保安镇等7个乡镇为重点区域,集中解决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建设等重大矿山环境问题,对“五边”(河边、湖边、城区边、干道边、集镇边)可视范围内已关闭露天采石场开展治理。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矿山复垦绿化的新方法、新工艺,重点实施矿山综合治理、矿山绿化提升、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等4项工程。坚持修复与活化利用并举,按照“宜绿则绿、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景则景”的原则,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与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实现矿业废弃地的循环再利用。

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矿区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在产在建矿山矿区环境。严格落实矿区环境应绿尽绿,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要求控制裸露面积比例。落实矿山环保要求,确保环保配套设施齐全,固废有效处置,废水固液分离、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废气排放达标。强化绿色矿山创建约束,生产矿山未按要求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或建设成效不佳的,责令限期进行整改,限期整改不达标或未按要求完成阶段性任务的,依法依规停产整改;新建矿山未按绿色矿山创建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绿色矿山创建不达标的,原则上不得正式投产;停产和基建矿山未申请绿色矿山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原则上不得恢复生产。

加快推进尾矿库闭库销号。将全市运行至设计最终标高、不再进行排尾作业的尾矿库进行安全环保整治和土地复垦,确保尾矿库防洪能力和稳定性满足规程要求,保持闭库后尾矿库的长期安全稳定。同时将尾矿库内的尾砂全部综合利用或移走,拆除初期坝、排洪设施等尾矿设施后恢复原始地貌,或者闭库后将尾矿库用地复垦为耕地、林地或园地等其他用地,注销尾矿库,经评估已消除安全、环保风险,不再纳入尾矿库管理。

(二)完善生态经济体系

1.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优势

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循环化示范。采用现代绿色矿山开采模式,实行矿产储备统一勘探,科学合理发展低碳矿业经济,大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矿产资源交易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矿产品交易服务功能。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重点推进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开发利用,淘汰落后冶炼、加工等产能,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强化节能管控,鼓励热送热装、直接铸,推动冶炼废渣、废气、废液和余热资源化利用。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围绕大冶有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引进废旧资源的拆解、分拣、再制造等企业,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实现城市矿产循环经济。

推动材料产业升级。推进材料产业向新材料产业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围绕矿业、冶金等传统领域需求,转型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高精密传动装备、液气密元件及特种机器人。在钢铁、铝型材产业,引进“光伏+储能”细分领域企业,重点发展新型高强韧汽车钢等优质钢,发展新型铜基材料产业,发展新型工业铝型材、节能环保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机制砂、冶金灰等新型建材,打造湖北省绿色建材基地。

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以劲牌公司为龙头,发挥高新区劲牌产业园配套体系优势,大力发展新品保健酒、健康白酒、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医疗健康服务等产业,发挥大冶绿色循环产业园还地桥产业区区位优势,围绕“智慧+大健康”领域,打造“生命健康之城”。同时依托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光谷生物园区,积极引进一批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布局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新型生物保健、医疗器械制造等产业。

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打造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集聚区。以迪峰、斯瑞尔等企业为龙头,巩固原有换热设备产业基础领域,加大对高效节能换热系统及先进传热和冷凝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应用于高铁、船舶、石化等领域的新型换热器及集成系统。以普罗格智芯、中德模具、日盛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创新数字化控制技术,重点发展智能化机械及高精度模具,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模具基地。以博英精工、华锦汽配、蒙纳精密制造为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外部企业,围绕矿业、冶金等领域需求,切入关键基础零部件领域,重点发展以高精密传动装备、液气密元件及特种机器人。依托武汉重冶等企业,积极盘活既有汽车领域资产,大力发展传统汽车整车制造,探索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以东贝铸造等企业为龙头,瞄准武汉城市圈汽车产业配套需求,大力发展汽车传动系统和行驶系统等关键基础零部件领域,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坚持品牌化、基地化建设,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依托顺富纺织、帝豪达纺织等龙头企业,推动纺织服装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等融合,培育及引进一批成衣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成衣制造,迅速提升产业附加值。着力建设全国牛仔产业基地,形成百亿级牛仔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围绕个性化消费,加速培育个性化定制服装新模式。

打造大冶工业品牌名片。从产品质量、自主创新和产业引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大冶”制造品牌认证体系,推进大冶工业品牌名片工程实施。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大冶制造”品牌企业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举办“大冶制造”认证培训,引导企业踊跃申请“大冶制造”品牌认证。定期举办行业博览会、产业高峰论坛、国家级产业基地成果展示会、细分产业发展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会议活动,不断推广“大冶制造”品牌认证企业和产品,扩大“大冶制造”品牌在行业和区域内的影响力。

2. 高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加快发展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水产”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强各产业链项目跟踪监管与资金奖补,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以鑫东、春润和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为主体,重点发展有机蔬菜,创建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园。重点发展保安狗血桃、金山店向阳香李等特色水果,打造特色水果“百果园”。推进建成一批有机茶园,打造白茶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铁皮石斛、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加工。紧抓长江“十年禁渔”契机,引导渔民开展名优养殖,建设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园,推动渔业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国家级现代渔业示范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田块整治、土壤改良与培肥、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管护利用等8个方面的工程。

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形成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建成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养以粮食、畜产品、特色果蔬与功能性食(药)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农村新业态发展。促进农商融合。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创新建立“互联网+供销社”模式,规范多元销售渠道,加快推广大冶农产品及特色产品。提升农旅融合。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建设,巩固提升保安镇沼山村与龙凤山乡村旅游体验乐园等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使大冶成为花果满园、四季缤纷、特色明显、三产联动的特色休闲农业城市,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样板。

3. 培育现代服务业

突破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围绕制造业产业,布局建设科创中心、企业研发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企业,发展科研、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农业科技等服务。培育及积极引入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开发、数字设计、供应链管理、安全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和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服务。

布局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引进一批节能环保服务龙头企业,以采矿、冶金等行业为重点,针对大气、污水、噪声、固体废弃物治理提供研发、环保工程、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价值实现和环保管家等技术服务。以试点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修复、水体修复和土壤修复产业。

规范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积极开展与省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全面推进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创新。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业金融、文旅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等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创新保险产品、合作模式,拓宽保险服务领域。

统筹发展现代商务服务业。以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商贸咨询为重点领域,推动现代商务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瞄准“大冶籍在外企业、外地战略布局型企业”等两类总部资源,依托尹家湖总部商务区等核心地区,积极引入头部企业并形成集聚。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以“一区多园”模式,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举办青铜文化、农产品、高端装备展、刺绣等大型专业展会,逐步发展具有产业优势的大冶特色会展品牌。积极发展专业咨询、信息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等商务咨询服务。

4.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融入武汉光谷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以京东方、华新光电为龙头,加快打造“光端网”三大产业板块,重点推动光产业、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发展。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围绕全市产业转型,着力培育、引进节能环保龙头企业,积极打造涵盖环保科技、环保工程、环保产品、环保服务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环保产业链,实现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壮大。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推进黄石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工模具等临空制造业。

超前部署战略前沿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产业,依托全市冶炼、建材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氢,积极开展废氢资源化利用研究及产业化,促进冶金产业由“碳冶金”向“氢冶金”过渡,培育打造氢能源利用产业。对接湖北省建立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充分利用全市装备制造和材料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汽车燃料电池、光伏电池组件、新一代太阳能发电材料等新领域。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深入对接武汉光谷,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依托武汉在北斗应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信息技术优势,加速布局行业新兴领域。依托智能制造产业优势,积极引进一批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企业,积极切入显示屏、集成电路、传感器等领域。积极培育一批专注深度应用场景的创新型企业,建设智能信息产品应用场景示范基地,在智能制造、智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场景应用。

(三)打造两山文化品牌

1.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擦亮青铜文化品牌。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开馆运营为契机,加快推进铜绿山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深入开展矿冶考古综合研究,积极开发青铜文创产品,积极培育青铜文化项目,规划建设青铜文化研学基地、青铜文化主题乐园,打造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讲好青铜故事,进一步宣传世界级青铜文化形象定位,筑牢青铜文化发源地标杆,做好“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申遗前期准备工作,适时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深度挖掘和传承殷祖传统古建筑文化。以铭振古建产业园为依托,整合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殷祖古建产业不断提升,支持殷祖古建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打响“古建之乡”文化品牌。以水南湾村、柯大兴村、叶家庄村、方至畈村、徐太村、黄三房湾、郑十八湾等为基础,结合土主会等民俗文化,打造兼具古色古香建筑外观、原生态绿色乡村环境和原汁原味民俗风情的产品。

延续鄂王历史文脉。围绕鄂王城城址保护、利用、管理、研究,加快推进鄂王城城址安防项目建设。以考古挖掘为契机,举办“鄂”文化论坛等系列宣传活动,编纂关于鄂文化书籍以及考古报告。围绕鄂文化历史文化体验,以鄂王城城址为支撑,以鄂王城生态文化园为载体,强化文化赋能和文旅融合,不断延长鄂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创新鄂文化旅游业态形成集遗址保护、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园区。

传承红色文化。依托南山头革命纪念馆、红三军团革命旧址、鄂皖湘赣指挥部旧址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基因,讲好革命战争历史故事,建设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以刘仁八镇、殷祖镇和灵乡镇为核心,结合龙凤山红色教育项目和红三军团革命旧址等,打造大冶红色文化教育区和示范窗口。以龙凤山景区为基础,结合刘仁八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发设计具有特色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课程,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打造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当地的文化内容、民俗风情、文化故事等题材创作精品剧目,讲好大冶故事,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表演品牌。抓好具有大冶特色的戏曲、美术、文学、广播影视、音乐、舞蹈等领域的精品创作和生产,办好《大冶文艺》《铜草花》《孔雀石》 等刊物,努力提升文艺创作综合实力。大冶市艺术剧院坚持每年打造一部精品剧目,进一步打磨提升《诗话铜都》《我的美丽村庄》《蒲公英盛开的地方》等剧目,面向全省进行推广。保护以陈贵舞龙舞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历史环境及其物质载体。加强以刘小红刺绣为代表的大冶刺绣,保安石雕、茗山砖雕为代表的大冶石雕,殷祖古建为代表的古建产业等传统手艺的保护、传播与推广。

2.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加大文旅融合深度。提高文化产业产值,健全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提高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能力。围绕青铜文化、千年古县、鄂王故里、古建之乡、诗词楹联之乡等大冶特色文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的文化产业园、主题小镇和主题街区,挖掘生态文化转为经济增长的潜力。

做好全域文化旅游业。积极推进全域旅游,以青铜文化、鄂王城文化为核心,以生态康养为重点,融合红色文化、乡村休闲,成功创建荆楚文旅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好顶层统筹设计和规划,提倡差异化、品牌化发展生态休闲康养产业。依托金湖生态片区、雷山景区、大泉沟、董家口景区等生态基地,保安桃花园等原生态项目,以及劲牌品牌优势,着力营造轻松、闲适、远方的氛围,大力发展中药养生、医疗康养、旅居康养、休闲、养老等业态,打造为武汉等周边城市上班族心灵的休憩地、繁忙都市生活的桃花源,以及老年人的第二居所。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依托毛铺大峡谷,开展滑翔伞、热气球、探险穿越等新业态,力争打造国家滑翔基地、中国探秘特色小镇。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围绕青铜文化、千年古县、鄂王故里、古建之乡、诗词楹联之乡等大冶特色文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的文化产业园、主题小镇和主题街区。加快实施大冶果城里古建文化博览园、金湖生态园等重大文化产业园,拓展文化空间,植入文化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刘小红刺绣为代表的大冶刺绣、铜都雕塑等为代表的青铜产业,保安石雕、茗山砖雕为代表的大冶石雕,殷祖古建为代表的古建产业等,支持本土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搭建文创创客孵化平台,完善“名家+创意+项目”模式,吸引文艺名家在大冶设立工作机构,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创意与青铜文化融合,开发与青铜文化相关的音乐舞蹈表演、诗词、动画及周边文创产品,积极发展动漫、影视等产业。积极推进青铜小镇、古建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建设一批集文化记忆、知识传播、文化创意、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探索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谋划建设青铜文化体验区,力争打造一流中华青铜文化展示窗口,让文化可观、可感。发挥文化旅游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多做优文化市场主体。

3. 创新发展文化载体

打造精品文化地标。以建设书香大冶、文化强市为追求,通过高标准保护大冶古城、高品质建设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城市有序更新等途径,展现城市特色、提升文化魅力。配合“奋进50强”产业经济行动,凸显“山水融城”的城市风貌,融合“集约节约”的空间布局理念,构建中心城区服务全域、乡镇服务片区、村庄服务基层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建设大冶精品文化地标。

大力推进数字化赋能。探索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谋划建设青铜文化体验区,力争打造一流中华青铜文化展示窗口,挖掘IP文旅新产品体系,培育发展数字创意、演艺演出、创意感官等新一代文化旅游沉浸式体验产业,让文化可观、可感。以全息投影技术为依托,在街区的重要节点和商铺附近打造多个反映大冶青铜冶炼过程、民俗美食制作过程和非遗项目制作过程的全息投影,实现游客与大冶历史文化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打造夜游产品。发挥文化旅游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多做优文化市场主体。

(四)探索长效保障机制

1. 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两山”基地建设、生态产品价值纳入大冶市年度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更好地发挥绿色“指挥棒”和导向约束作用。逐步构建体现“两山”实践创新要求的目标体系,制定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办法、督查方案和奖惩机制。

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湖北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为主要依据,建立大冶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加强绿色发展基础统计工作,建立绿色发展考评机制。探索研究区域 GEP 核算方法,实行 GEP 评价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例。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扩宽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红线保护等变化情况,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逐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保护成效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相挂钩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主要领域、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资金来源、补偿标准、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考核评估办法、责任追究等。探索通过发行企业生态债券和社会捐助等方式,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渠道

2. 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矿产资源的绿色转型发展。针对大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位,挖掘其市场发展潜力,探索多种实现模式和路径,打通“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链条,实现了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本的“三资”转化,形成生态产品市场化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全域生态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模式,加EOD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启动,获得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支持

加强五大产业发展政策扶持。进一步扶持大冶市水果、蔬菜、芳香(中药材)、水产、茶叶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通过完善“链长制”、设立农业产业化基金、打造农业产业强镇等举措,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强筋壮骨”。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建立绿色招商引资准入门槛。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持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生态产品产权主体。推动生态产品分类经营和管理。对于以绿色生产方式提供的生态产品,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并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其扩大再生产。加快绿色标识认证及推广,健全物质化生态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培育一批专业绿色认证机构。

3. 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

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实施区域统一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开展区域应急联动。积极开展联动执法、联合执法,创新跨区域联合监管模式。建立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统一管理平台,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加强现代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水、气、土、固废、生态红线等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的监测全覆盖。推行“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技术和载体,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五)探索有效转化路径

1. 打造“两山”转化实践典型

总结守牢绿水青山典型做法。聚焦解决大冶在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依托重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梳理总结大冶市在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流域综合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典型案例。以高桥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大冶段)、大冶湖外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大冶市三里七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大冶市矿山修复工程等谋划、实施项目为代表,系统总结梳理大冶在守护绿水青山方面具有明显成效的经验与做法,形成一批守牢绿水青山典型做法。

拓宽金山银山转化模式。总结凝练大冶市“两山”转化,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共同富裕的经典案例,大力推广龙凤山、鄂王城、金桥生态园等典型,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充分挖掘大冶市自然人文景观、林木、农业等资源的潜在价值,大力发展人文旅游、森林康养、生态休闲农业等,促进各类资源的转化利用,实现富民利民。

树立体制机制创新标杆。系统梳理大冶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监管、生态产业化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凝练“两山”转化制度创新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政策。加快开展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补偿、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实践,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红利和动力,保障“两山”建设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2. 加强“两山”转化模式凝练

建立两山转化工作机制。成立“两山”转化模式凝练工作组,督促指导各部门、各乡镇将“两山”实践作为长期性工作,长期不懈地探索“两山”实践,总结凝练“两山”转化经验模式。加强特色转化模式的收集整理,每年定期收集整理各部门、各乡镇“两山”转化典型案例,总结分析大冶在两山建设中的特色案例及典型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化模式。探索制定大冶市“两山”转化典型案例申报制度和激励政策。在现有特色案例的基础上,鼓励各乡镇、村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两山”转化路径,及时上报转化案例经验,建立大冶“两山”转化实践案例库,认真总结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3. 强化“两山”转化推广宣传

加强两山建设宣传推广。依托多种形式的宣传载体,持续开展“两山”理念宣传。在今日大冶、大冶电视台、大冶发布、云上大冶、大冶市政府网等媒体平台开设专题或专栏,加大“两山”理念科普力度。推动“两山”理念宣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提高社会认同感和参与度。

建立多元化合作交流机制。以市直部门、乡镇政府、企业代表为主体,每年组织召开“两山”转化联席会议,共同探讨“两山”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以线上或线下交流会、调查问卷等形式,组织开展大冶“两山”建设意见征集活动,及时了解和回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加强与省内外地区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积极推广大冶在“两山”转化方面好的做法。

六、工程项目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目标,围绕重点建设任务,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定大冶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重点实施绿水青山守护类、金山银山建设类、体制机制保障类三大领域共3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18.24亿元(详见附表)。

6-1 大冶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点项目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工程类型

项目个数

投资估算(亿元)

1

绿水青山守护类

17

45.83

2

金山银山建设类

11

59.84

3

体制机制保障类

4

12.57

总计

32

118.24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目标责任落实大冶市委、市政府成立“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专班,统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做好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评估考核工作。建立市、乡镇、村三级联动、各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二)强化监督考核,抓好督办督查制定“两山”创建工作清单,细化“两山”创建的工作任务并落实责任主体,对重点工作进展动态跟踪督办。根据创建工作清单,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建立方案实施全过程管理机制,定期调度各乡镇、部门“两山”创建任务实施进展。将“两山”创建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和部门绩效考核。

(三)拓宽融资渠道,抓好资金保障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级、市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统筹安排大冶市级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部门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为“两山”创新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推动科技支撑,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一套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创建和完善科学的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引进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各类高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加大科技项目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创新团队等在大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课题研究,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和市级科技计划,争取资金支持。

(五)坚持舆论导向,抓好宣传引导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宣传,通过电视台、新闻网站、视频APP等媒体平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题宣讲,普及“两山”理念,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弘扬传统特色生态文化,形成全民共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氛围。积极开展线下普及宣传,组织开展“两山”建设主题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宣传大冶市“两山”基地建设成效和经验,提升大冶市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