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层政务公开 > 义务教育领域

完善“教联体”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发表日期:2023-11-01    文章来源: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鑫 通讯员 黄滢滢 程峥)湖畔清秋处,岁月宜静美。2022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教联体”的战略部署,市教育局迅速作出回应:由优势学校滨湖教育集团牵头,携手第五实验学校和陈贵镇中心学校组成教联体,2022年11月7日,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成功申报省级共建型教联体。一年的努力,让昔日薄弱学校由此焕发出旺盛生命力,迎来新一轮发展的蓬勃春天。

                          教联体试点单位启动式

建设县域内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旨在以每所学校为基本建设单元,通过就近捆绑、局部均衡、整体推进等方式,推进县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联体建设重点是通过对共同体内的教育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调剂和融合,获得相应的统整优势,实现制度、文化、模式等教育生态环境再造。

抓住关键点 推进师资共享

9月19日,大冶十中七年级200多名孩子如愿以偿迎来了陶容老师的美术课。学生们一边欣赏着《江山如此多娇》名画作品,侧耳聆听着悠扬的《我和我的祖国》伴奏,连声发出惊叹:“哇,我们的祖国山河那么壮丽,好看好看。下节课老师要举办小小绘画展,我得好好准备一下。”靠窗的男孩停下手里的画笔,兴奋地说道。这种妙趣无穷的沉浸式体验课堂,深受学生们喜欢。而这只是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教联体办学的一个生动缩影。

随着教联体的不断完善,教联体内常态开展交流轮岗、师徒结对、校际教研,牵头学校负责组织优质学科领教、薄弱学科送教、紧缺学科走教。今年教联体校级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总人数达到35人,实现干部、教师双向交流,促进教联体成员校均衡高质量发展。

                         陈贵镇小学建队日示范活动

教联体不仅解决了教师专业化问题,还给乡村学校带来了更多年轻活力的老师和新鲜强劲血液。如今,在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历史、体育等学科上,教联体校区之间师资同盘、研训同频、教学同步、评价同标的教学模式,已呈常态化,使大冶十中、陈贵镇小学等薄弱校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一年多来,60余场的研讨、磨课活动,引领着教联体各个校区教师共同成长。

抓住薄弱点 推进管理一体

大冶十中位于陈贵镇镇区,是一所镇区初级中学,前身是矿山高中,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过去高峰时学生数达到1850人,而目前不到500人。加之学校基础薄弱,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加重,生源流失严重。

今年4月3日,陈贵镇组织召开了陈贵镇雷山英才教育基金启动仪式,通过社会爱心人士共募集资金1067万元,用于陈贵镇资助贫困学子、奖励品学兼优学生以及教科研交流学习、教学设备维修及购置、师资培训、校舍维修、暑期学生夏令营等。并于暑期投入450万元改造了大冶十中运动场、男生公寓楼等教育教学设施,大冶十中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秋季开学,新生入学人数比往年大幅增长。

“这里不仅离家近、校园环境好,还是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教联体校区,在这里学习跟城里一样,省去了奔波劳累的艰辛。”秋季开学,有意向到大冶城区中学就读的小冯同学,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在了解教联体的运作模式后,最终选择了家附近的大冶十中校区就读。

从2023年春开始,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教联体成员学校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安排、统一作息时间,落实集体教研备课制度,举行专题研讨活动。尹家湖中学、大冶十中、第五实验学校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了线上集体备课和联考活动,打破了空间局限。教联体通过资源整合、互补、联动和共享,使“名校品牌”效应愈加凸显。近两年来,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外面“回流”,在逆境中实现突围,让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重焕生机。

抓住创新点 推进“五育融合”

近年来,市教育局立足“双减”背景,以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围绕“五育融合”“书香校园”“双减落地”等关键领域,促进师生素养和县域教育的有效发展。

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教联体在统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打破校区间的“理念墙”,各校区发展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各自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一个集体,成为一个和谐民主的教育共同体。教联体内共创大特色,各成员校打造子品牌。尹家湖中学开办手工、书法、创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课,充分激发着学生的潜质,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大冶十中和陈贵镇小学积极借鉴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流转土地20余亩,开辟花卉种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冶十中组建校园舞龙队,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舞龙舞狮运动与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新范式,发扬光大中华舞龙舞狮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民族自信精神。

                            尹家湖中学书法课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组建3个省级教联体、5个黄石市级教联体,覆盖6个乡镇29所学校,制定了《教联体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强县工程教师交流调配方案》《教联体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制度》等20余项制度。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表示,下一步将完善教联体管理、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教联体内由总校长负责,人财物统一调配。在省级教联体示范引领下,全市同步教师研训、共建同步课堂、优化作业管理、校际短期研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