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大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表日期:2011-07-28    文章来源:

  —2010年1月18日在大冶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   荣绪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9年,经初步测算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00.2亿元(含黄金山5.1亿元),增长17.8%(可比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18亿元(含黄金山2.25亿元),增长33.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74亿元(含黄金山6亿元),增长55.6%;农林牧渔总产值33.4亿元,增长9.9%;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5亿元,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7.01亿元,增长12.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4亿元,增长22.7%;贷款余额57.9亿元,增长76.3%。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6.1亿元,增长33%;引进项目183个,其中合同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5个。利用境外资金1172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1225万美元。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耗能企业产值能耗分别下降5.1%、6.2%和7.8%;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削减5742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削减565吨;关闭2家小水泥厂、1家小钢铁厂。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5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5604元,增长12.2%。
    “十件实事”、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十件实事”共有子项目26个,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5个,全民健身中心扩建工程因方案争议较大未落实,落实率96.2%。重点工程共有子项目18个,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个,正在抓紧落实2个,因方案调整延缓建设1个,落实率83.3%。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城市转型为总抓手,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企业协调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渡过危机。组织市领导联系11个行业36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建立项目协调例会制度,解决60多个企业的200余项问题。积极向上争取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及时缓解23家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对重点转型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的贷款贴息力度,共核拨贷款贴息资金1347万元。帮助13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改总投入4亿元。大力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33家,达到18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3家。以劲牌为龙头的饮料食品产业集群被省政府确定为60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集群企业达105家,产值35亿。加快企业改革,带钢厂、保安湖渔场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斯瑞尔换热器、楚仙鱼面两个产品被评定为“湖北名牌产品”,全市省级名牌产品达到9个。
    (二)着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努力培植发展后劲。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协调服务机制,修改完善《大冶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细则》,出台《大冶市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奖励办法》、《关于招商重点项目的奖励意见》。从乡镇、各市直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20个招商小分队,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相继引进山力板带、宏力数控机床、雨润国际广场和华润燃气等一批过亿元项目。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成美建材二期、中粮茗山生猪养殖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列入扩大内需项目41个,争取扶持资金9002万元。全市建成项目373个,总投资52.65亿元;在建项目492个,计划投资172.2亿元。城北新区、灵成工业园建设快速推进。城北新区累计投资15亿元,共拆迁房屋75万平方米;新区“四纵四横”路网已基本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开工建设还建楼40万平方米,已建成29万平方米,即将开工建设45万平方米;新区已建成4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引进项目41个,建成投产项目6个,在建项目24个。劲牌三期房屋拆迁全面完成,罗桥工业园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灵成工业园入驻企业36家,开工项目42个,总投资30亿元。陈贵、还地桥、保安、金湖等乡镇(街办)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27.5万吨,增长5.9 %。家禽出笼1707万只,增长32%。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引进了鹏泽水产等一批龙头项目,永惠肉鸭养殖屠宰加工、欧斯达5万头生猪、鑫东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建优势农产品基地366个,黄石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带动农户3万余户。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耕地保护取得新进展,争取国家资金1.3亿元,启动5.6万亩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和茗山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2985亩。累计投入“三农”资金3.17亿元,同比增长42.3 %;发放各类惠农补贴7769万元;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兴建农家店80家。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110个自然湾的测量规划工作,共投入村庄整治资金1665万元。修建村与村之间连接路460公里;新建沼气池983口、沼气服务网点7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处,解决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国家资金1.16亿元,启动1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落实水库移民政策,投入723万元,完成后扶项目61处。灵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大箕铺镇凤庄新农村试点工作快速推进。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
    (四)着力抓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西北片区控制性详规调整、大冶市生态公园规划、熊家洲片区概念性规划和110个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106国道罗桥段和快速路至青龙路的城市设计、城市三维模型制作、环三里七湖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冶一中地下通道、图书馆南侧消防通道、新华路改造、世纪林改造、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和破损路面维修等工程已完成,河金省道、还黄线、灵金线、金井路、红保线和金湖大道续建等工程进展顺利,罗桥高速客运站、保安客运站建设加快推进,大金公路收费站通过回购经营权后予以拆除。开展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检查和城乡规划执法检查。全市新建房屋面积84万平方米,建筑业实现产值22亿元。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强占道经营管理、车辆停靠管理和渣土管理,城区乱占、乱停、乱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五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19次,取缔关闭“五小”企业59家,对157家“五小”企业实行停产整改;总投资2.57亿元的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已到位资金6900万元;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铁金港一期清淤工程已完成;实施农村生态治理工程,申报中央和省级农村环保专项治理项目各2个;还地桥镇被评为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陈贵镇、灵乡镇被授予全国文明乡镇;灵乡镇坳头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湖北省旅游名村。保安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和红色旅游项目已完成总规、控规编制及环评和立项申报工作。
    (五)着力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稳定和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全市撤并中小学20所;投入资金1012万元,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3个;筹资2471万元,提前一年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筹资7940万元,足额发放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全市中考报考率87.1%,高考本科上线率55.6%,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市中医院、二医院和5家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完成1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人均住院补偿比例提高5%以上。加快科技创新,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0项,开发科技新产品9个,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顺利实施第二次经济普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36‰,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2.97%,出生人口性别比12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个单位,全面完成省和黄石市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新建农家书屋90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0处,为农民免费放映数字电影4350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理权实现顺利接交。国有资产经营和融资突破亿元。市文物管理局挂牌成立。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实现新增就业9013人,下岗再就业675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增社保扩面3万人,征收社保费2.32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资金2.06亿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由月人均210元提高到260元。优抚安置、慈善募捐、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殡葬管理等社会事务不断加强。全市新建廉租房1.13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6.2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213万元。普法工作取得实效,近42万人次接受“五五”普法教育。群防群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受理初信初访685件,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138起,化解信访历史积案127件并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处理重大初信初访问题228件,国庆60周年期间无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组织开展“亮剑2号”、“天网1号”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41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723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下降,创历史最好水平。  
    (六)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化为工作动力。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出台《大冶市行政效能考核办法》。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广泛深入的督查活动,发出《行政效能督办通知》23份,对3名责任人实行行政问责。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重大决策及时征求市人大、市政协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意见。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关于规划建设大冶市城区生态公园的决议》,已完成大冶市生态公园的控制性详规,目前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已落实60件,占63.8%;正在落实或列入落实计划的32件,占34.1%;因政策或其它原因无法落实的2件,占2.1%。认真办理政协提案95件,已落实62件,占65.2%;正在落实或列入落实计划的32件,占33.7%;因政策或其它原因无法落实的1件,占1.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办理收件4.7万件,办结率99.4%。加强公务员管理,完成全市公务员登记和参公人员登记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成立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管理, 规范公务消费,推进源头治腐。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  
  此外,武装、民兵预备役、工商、物价、质监、药监、电信、邮政、审计、统计、供销、粮食、史志、气象、人防、消防、科普、编制、广电、残联、宗教、老龄、青年、妇女儿童、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广泛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大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和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传统资源型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面临国家产业政策调控的压力较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问题仍然突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仍然突出,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部分地方、行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软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就学、就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需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合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切实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的形势和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尾之年,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更是我市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困难会更多,竞争更激烈。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外需不振可能在较长时期存在,国内市场将受到挤压。国家在保持宏观调控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抑制过剩产能,控制新开工项目、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这将会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从全省发展情况看,“两圈一带”战略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已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鼓齐鸣的发展态势,大冶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左右有强兵,不加快发展就会掉队落伍。从我市自身发展情况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少数部门干部应对经济动荡冲击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社会保障和维护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此外,经济发展可能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今年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和工作的艰巨性,我们要有足够的估计。只有把难度想得大一些,困难估计得足一些,复杂程度考虑得深一些,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才会准备更充分,应对措施更周全。
  客观分析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和有利因素:一是我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一方面,我市是享受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相关政策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政策两重利好政策的县市。这一难得的政策优势,使我市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今年国家的政策继续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有利于我市的发展。二是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的长远发展。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国务院还将进一步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为处于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的大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三是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大冶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实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全市上下争先进位意识日益浓厚。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市打造出了一支善于比、勤于干、敢于超的干部队伍。在广大干部的带领下,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争先进位意识日益浓厚,成为我市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最宝贵的财富。
  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本质内涵、认真分析客观形势、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市委作出了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力争四年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决策。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就是力争四年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全国百强,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的直接体现,是解决我市城乡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等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与我市的城市转型战略既一脉相承,又在转型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城市转型是工作抓手,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统筹发展是更高的战略任务,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城乡统筹更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注重经济社会和人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在当前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注重谋远与近施的关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更加注重处理好发展中物与人的关系,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和发展成果普惠的关系。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把我市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推进城乡统筹,在思想观念上,我们要着力“四个转变”:要由重视经济总量的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要由重视物化价值向注重“以人为本”转变;要由过度依赖资源发展向注重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转变;要由轻生态重建设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在工作作风上,我们要在“四破四立”上下功夫。要破除夜郎自大、不思进取的惰性思想,树立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赶超意识;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自满思想,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忧患意识;要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本位思想,树立敢闯敢干、勇于改革的责任担当意识;要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定式思维,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干创新意识。
  根据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的要求,综合分析形势后,提出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当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为动力,以推进资源城市转型为总抓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措施办法,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0年,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农业总产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财政收入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万吨以内和1.09万吨以内。
  2010年的重点工作
  2010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进一步壮大市域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重视粮食生产,防止弃耕抛荒。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扩大畜禽养殖、名特优无公害水产养殖、名特优花卉苗木、优质粮油等四大产业规模。围绕劲牌、雨润、中粮、永惠的配套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加强畜牧养殖业保险、防疫和污染治理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引进和培育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水产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3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由原料生产向产品生产和深加工转变。按照“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经营中,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启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养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一是推动现有产业集群发展。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支撑,加快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力度。机电制造产业重点支持新冶特钢、华鑫钢铁、航宇鑫宝铸管、宏力铸造、远成钢铁、兴成钢铁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推进产业升级;支持山力板带、武汉重冶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实现快投产;支持登峰换热器、斯瑞尔换热器等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饮料食品产业重点加快劲牌公司发展,推进劲牌三期、四期、劲牌印务四期建设进度,打造大型饮料食品集团。以雨润、永惠、中粮、天天红等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县市;新型建材产业重点支持尖峰、华祥、成美等水泥骨干企业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做大产业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支持晨茂、宏泰等铝业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开发工业铝材产品,提高铝业发展水平;纺织服装产业重点以立峰纺织、利达纺织、合兴纺织、金誉制衣等服装企业为龙头,加快纺、染、整、制衣一体化发展。二是引进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突出招商引资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把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优选产业配套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招商中针对产业的不同特点,纵向上更加注重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横向上更加注重引进产品相近的企业区域扎堆,实现集群发展。同时,加大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抓好与黄石“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的产业对接和设施共享,努力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力争2010年四大产业产值达到248亿元。全市新增规模企业58家以上。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按照力争四年将城北新区打造成我市城市转型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区的要求, 加快城北新区建设步伐,以起步区为核心,全面完成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劲牌工业园和罗桥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36平方公里的城北新区建设,实现城北新区与大冶老城区、黄金山新区紧密对接。支持新区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10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 个,新增产值80亿元。加快灵成工业园建设步伐,以特钢模具装备制造为重点,力争2010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 个,新增产值10亿元。加快陈贵镇雨润食品工业园建设步伐,力争新增产值5亿元。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承载力的特色工业园区。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做好小分队驻点招商、委托招商、活动招商和以商招商。2010年,力争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1个以上、投资过5亿元项目2个以上、投资过1亿元项目10个以上。着力引进一批成长快、发展态势好的中小项目。力争引资额超过60亿元。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变“重协议轻落户,重招商轻推进,重建设轻服务”的观念,严格时限要求,加大签约项目的催建力度,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健全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完善市级领导项目包挂责任制,对重大项目明确专班、专人挂点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竣工、早投产。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围绕主导产业和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策划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与国家、省各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力争我市有一批重点项目被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培育成长型和生产型服务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城北综合农贸市场、伍家垅综合农贸市场和城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开发区站前大道建设汽车贸易和工程机械市场。促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社区服务业和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罗桥物流中心区。2010年,力争建设2家五星级酒店和1-2家大型超市。支持普通商品房开发,加快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从政策、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力度,支持乡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支持陈贵、还地桥、金牛、刘仁八、殷祖、茗山、保安、东风农场等乡镇(场)加快项目和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做强特色农业;支持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大箕铺、金湖等乡镇(街办)壮大骨干企业,做强支柱产业;支持金湖、陈贵、刘仁八、殷祖、保安等乡镇(街办)发展旅游业;支持东岳、金湖、大箕铺、金山店等乡镇(街办)发展工贸服务业;支持雨润、中粮、永惠等农业龙头企业落户的乡镇带动周边乡镇大力发展养殖业;支持茗山乡做大做强烟花爆竹业;支持殷祖镇做大做强园林古建筑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争创全省十强乡镇。
  加大对本土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的支持力度。坚持本土企业、本地投资者与外来投资企业、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用实际行动支持本土企业大发展,激活民间资本放手大投入,切实解决本土企业和民间投资者在证照审批、土地征用、金融信贷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做好法律、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力争启动民间资本13亿元。
    (二)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中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统筹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治理和工业脱硫治理项目,加快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启动灵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加强节油节电节水工作。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规划环评,严格执行项目环境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切实加强乡镇、基层环保工作。加强大冶湖、保安湖和铁金港、杨庚港、九桥港、大箕铺港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查关闭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企业。加强尹家湖备用水源保护,加强大冶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水泥、钢铁、冶炼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鼓励和支持煤(油)改气,淘汰城区内4吨以下燃煤锅炉。切实抓好“五小”企业集中整治工作,坚决遏制“五小”企业反弹,加快推进“五小”企业整合。
  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乡绿化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和低产林改造等林业工程项目,加强矿区植被保护和生态治理,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批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抓好铜绿山矿区、金山店矿区等重点地质灾害区域的地质灾害治理。组织实施好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域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治理。启动大冶市生态公园一期工程建设。
  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合理开发。依规做好土地收储工作,着力推进旧城改造、破产改制企业存量土地、低效闲置土地收储工作。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统筹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做好迁村腾地、土地闲置退出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工作。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完善矿山生态恢复补偿机制,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
    (三)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在整合利用现有人文科技资源中进一步彰显青铜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黄石举办“中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和我市接管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契机,充分挖掘大冶三千年的青铜文化底蕴,积极打造品牌景区。抓好“中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加快推进遗址边坡治理和采空区充填工程,实施原博物馆改建及景区建设工程,建设通向新博物馆的专线旅游通道。举办青铜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青铜文化;精心组织经贸洽谈会,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逐步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六大旅游板块”: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中心的矿冶文化旅游板块,以雷山风景区为中心的龙狮、宗教文化及山水旅游板块,以保安湖湿地公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板块,以大泉沟、大王山、梅红山为中心的避暑休闲旅游板块,以红三军团旧址、南山头革命旧址、大冶兵暴旧址为主的红色旅游板块,以宫台山庄、保安九号等为主的“农家乐”旅游板块。力争2010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
  大力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支持大冶电视台创办精品栏目。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周、社区消夏纳凉晚会等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区新建1处羽网中心、1处篮球场,1处门球场。新建60处农民体育健身场所,130个农家书屋,免费放映4300场农村数字电影。
  大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以建设“文明大冶”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文明创建工作,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市学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和文明城市建设“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大力开展科教、法律、卫生、文化、环保“五进社区”和科教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支持各类协会、各类社会文化团体发展。大力开展诗联学教活动,积极推进诗联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程,争创全国、全省诗联先进市。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产学研创新联盟等重点工程。强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职能,力争3-5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以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为切入点,积极向上争取1-2项重点科技项目。坚持质量兴市,实施名牌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名牌、湖北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四)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在着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中进一步改善民生
  大力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编制《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城乡交通规划、生态旅游保护规划“六规合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城区总体规划三维模型制作、两路街区城市设计、城东北片区控规和环三里七湖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保安、还地桥等 4个镇区控规和9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城区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依法加大规划实施管理力度,严格执行规划“四线”管理和“一书两证”制度,强化房地产开发“容积率”管理,确保规划实施到位。
  大力推进城乡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交通建设年”活动,配合支持大广、黄咸高速公路建设,高标准分段改造大金省道、完成河金省道、铁贺线、还黄线改造工程;完成罗桥高速客运站主体工程建设;启动武黄城际铁路换乘中心、机动车性能检测中心和南、北二级客运站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多方筹资建设通组公路、旅游公路200公里。完成金井路、金湖大道、下黄东路、七里路续建和东风路、快速路、新冶大道、湖滨路刷黑改造工程;启动武黄城际铁路大冶段2.1公里及广场、还建楼等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防洪续建、大冶湖疏浚及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城市防洪大堤增高加厚,河道清淤,城市备用水源大堤、涵闸等建设任务。完成杨桥、毛铺等10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兴建饮水工程12处,解决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做好红旗泵站等排灌泵站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建设金牛秦畈等小农水工程。
  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城区实施“洁绿亮美”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城市。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加大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建筑渣土和占道经营管理,完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机制,开展卫生单位、卫生社区创建工作,将环卫服务向小区和“城中村”延伸,消灭城市卫生死角;加强城区绿化和设施改造,重点抓好防洪堤、青铜文化广场、红星湖沿线的绿化及城区增绿工作;完善城区功能性照明,强化城区景观照明,出台市区亮化建设管理办法,重点对东风路、新冶大道、湖滨路的标志性建筑和市区已建成的高层建筑进行亮化建设,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夜晚景观;加大旧城改造和老城区、社区整治工作,加大公厕、垃圾桶、垃圾中转站、路灯等公用市政设施的投入;加大对违规建筑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乱搭乱建行为。
  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以小城镇“楚天杯”创建为抓手,推进小城镇路网、电网、水网和通讯广播网络、环卫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生活居住环境。鼓励企业、个人及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邻的城镇之间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打造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特色突出的中心镇。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按照《城乡规划法》关于事权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在组织编制和审批实施城乡规划等方面的权力及责任,建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体制,切实解决乡镇规划建设监管力量和手段缺失的问题。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灵乡镇、大箕铺镇凤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行分类指导,扩大试点,继续组派驻村指导组指导新农村建设。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和“三清三改三建三化”的要求,以推进产业发展、持贫开发、村庄整治为重点,坚持城乡联动,统筹推进,通过集中财力、项目倾斜等措施,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新亮点,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继续抓好5.6万亩高产建设示范工程和茗山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
  加强城乡就业和保障工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做好下岗返乡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实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三大工程,全市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实现新增就业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成社会保险扩面2.42万人,社保费征缴2.53亿元;做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快居民住房保障工程建设和被拆迁户住房还建工作。重点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继续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纯女户供养、贫困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人均补助水平。将村级副职干部纳入社保范围,实现村级干部社保全覆盖。
  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教育、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和教育质量均衡化。扎实开展“农远”工程应用年活动,积极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二期工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D级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城北新区学校建设;完成大冶中专教学楼和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大幅提高中职学生入学率;加强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建设,力争创建1所省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省级科教兴农示范基地;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学龄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5%、2%以内;全市高中教育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顺利实施,提高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保安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罗桥卫生院、二医院改扩建工程和市中医医院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启动市人民医院职业病慢性病防治大楼建设工程,完成全市医卫单位危房改造工程和100个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三清理三落实”活动,完善人口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实行人口计生“一票否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确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89.5%以上,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98%以上,长效节育措施综合落实率70%以上,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过程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比上年有所下降,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着力抓好社会事务管理,社会救助、优抚安置、老龄慈善及基层政权建设,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
  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进一步落实企业法人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管理制度。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强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安全、尾砂库整治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大冶”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平安单位(社区、村)治保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平安视频系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控制发案率,提高破案率;建设大冶市监管中心。加强信访突出问题和突发性事件处置,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大接访制度,抓好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失职责任追究制;建设群众来访服务中心和网络信访中心。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市场物价监测监管、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等工作。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城市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抓好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预备役、民兵工作。强化司法公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各项工作。重视和支持老龄、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合法权益。加强统计、编制、审计、工商、物价、质监、药监、电信、邮政、粮食、供销、消防、人防、气象、科普、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市志等工作。
    (五)建立健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乡、村土地流转三级工作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农业科技能手、龙头企业集中。力争新增种植规模50亩以上经营户100户。利用黄石“两线一片”开发,在大箕铺、金湖、陈贵、灵乡、金牛等乡镇集中流转3万亩土地发展规模农业。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完成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抓住陈贵镇被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的机遇,深入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工作。完善村帐管理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债务化解工作。
  大力推进企业改革。以处置企业资产、妥善安置职工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拖车厂、铜绿山商场、铜山口商场、龙角山商场、灵乡商场、金山店商场、食品公司、能源公司、林科所、保安湖水产品购销公司等企业的改革工作。完成带钢厂、市政工程公司的职工安置和硅灰石矿的资产处置工作。
  深化财政金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城投公司融资功能,积极搭建新的融资平台。积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贷款担保机制。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力争全市新增贷款2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0亿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树立效益财政理念,强化税收征管,完善激励机制,拓展征收空间和增收潜力,增强地方可用财力。推进“乡财市管”改革。继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
  深化行政服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两集中一代办”改革。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代办制、服务承诺制和 “办事回访”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服务力度。逐步开展窗口单位分中心建设工作,延伸服务触角,将服务关口前移,实现“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环境提优、工作提效”。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电子监察体系建设。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室)建设。
  着力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发挥城投、财政的筹资功能,引进BT、BOT的现代融资建设模式,保障城北新区重点基础设施和“十件实事”、市政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工业用地报批力度,确保城乡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加快华润天燃气项目建设进度,新增2亿立方米天然气,全市供气量达到3亿立方米,新增居民用气5000户以上。加大电力设施改扩建力度,建成湛月变电站,完善城北新区电网建设;解决罗桥工业园、灵成工业园的电力制约瓶颈。加大尹家湖扩容力度,力争扩容400亩,启动尹家湖工业引水工程,确保城北新区重点企业工业用水。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积极为急需用工和用工量较大的企业招聘员工,加大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培训力度,努力满足企业需求。
  创新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划、国土要求的生产型工业项目,依据投资强度,给予更多的扶持、奖励。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服务机制。推行招商引资项目隔离和帮办机制。继续实行投资者与周边村民及市直相关部门“两个隔离”。对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确定一名市级领导为总帮办,一直包保到项目建成投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各类证照年检(审)实行集中代办、集中审验。对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行“三制”挂牌保护,对外商实行“一牌、一卡、一证”重点服务。继续加大对招商引资有功单位、个人的奖励力度。
  创新人事管理和人才引进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终身制向聘用合同制转变。严把事业单位进人关,加强公务员管理监督,组织开展首届“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加大人才引进开发力度,提升人才工作服务效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上,政府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肩负新的历史重任,必须切实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为民谋利作为第一目标,把实干创新作为第一导向,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要求,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坚持为民执政。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用创新的思维谋事干事,增强敢想敢干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志气和善谋会干的才气,倡导勤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创新、诚于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形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服从市委领导、主动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和沟通。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政风行风评议考核制,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等制度,理顺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打造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政府决策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提高政府工作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坚持务实勤政。健全完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完善督办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督办,完善奖惩机制,促进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重实绩。真正做到工作为先,事业为上,责任为重,以务实勤政的作风推进大冶各项工作在湖北、在中部地区和在全国争先进位。
  坚持廉洁从政。加强公务员管理和监督,完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和行风评议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长效机制。强化政务督查、监察和审计机关监督职能,完善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环节的审计和监察力度。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降低行政成本。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以正政风,以护政纪,以显政威,用良好的行风政风赢得群众的信赖。
  
  各位代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今年,我市将筹资8.16亿元,其中市财政列支9721万元,办好“十件实事”:(1)筹资4404万元,加强城乡就业、技能培训、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和五项保险扩面工作;(2)筹资6563万元,新建和改建廉租房共302套,建设经济适用房250套,对1450户困难家庭实行住房补助;(3)筹资1亿元,拆除重建1.5万平方米D级校舍危房;完成城北新区学校建设;(4)筹资1.88亿元,启动人民医院职业病、慢性病治疗康复大楼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和100个村卫生室建设,同时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5)筹资1850万元,实施文体设施建设,新接通3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6)筹资5800万元,启动市光荣院、城市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和老年公寓整体搬迁工程;(7)筹资27049万元,对乡村公路、铁贺线、还黄线、大金省道和危桥进行维修改造;(8)筹资3000万元,解决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9)筹资3655万元,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破损路面及排水管网维护改造和环卫设施建设工程;(10)筹资480万元,选定6个社区进行整治改造。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挑战,充满机遇,也充满希望。做好政府工作,促进大冶发展,是人民的期待,历史的重托。实干才能发展,奋斗铸就辉煌。我们一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为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为大冶美好的明天、为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