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大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表日期:2014-03-27    文章来源: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8日在大冶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李修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步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排名第94位,较上届前进3位。
  回顾2013年,我市经济在下行压力中低走开局,在主要工业产品量价齐跌的困境中起步,总体呈现“一季度低开、二季度企稳、三季度提速、四季度趋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含黄金山,下同)455.9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1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增长22.98%;财政总收入60.1亿元,增长1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7253元,增长10% ;农民 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0576元,增长1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四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718亿元,增长11.1%;饮料食品产业集群连续六年被评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劲牌公司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实现销售额66.92亿元,增长18.6%,连续12年领跑中国保健酒行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外贸出口完成7480万美元,增长91.5%,新增出口企业7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14.6%。工业用电量突破11亿度,增长2.61%。
  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本级财政支农投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新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183家,培育家庭农场115个,新增规模经营大户1335户、“三品一标” (1) 农产品基地(产品)9个;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黄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36.9亿元, 增长15.1%。 农产品加工园区荣获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园区。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00.43亿元,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步,龙凤山生态园休闲度假村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雷山风景区被评为湖北省卫生示范旅游景区。商贸服务业稳步增长。“苏宁云商”和国美电器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我市;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41家、服务业企业43家。完成“个转企”、“个转微” (2) 1033家,居全省县市区首位。新增市场主体13053户。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金融信用创建荣获全省“十连冠”,是全省唯一向国家呈报参选“全国诚信建设典型县市”的县级市。
  镇域经济提速发展 。全市8个乡镇(街办)财政总收入过亿元,其中还地桥和金山店首次突破2亿元,陈贵、金湖和开发区分别首次突破3亿元、5亿元和10亿元。镇域经济对市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3.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罗桥、陈贵、灵乡、还地桥位居全省百强乡镇前“十强”(分别居第1、3、5、6位),金湖、保安排名分别前移至第14位和29位。
  (二)着力强载体扩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园区建设进程加快 。开发区获批全省首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城北工业新区扩园6129亩,入园项目65个,到位资金97.2亿元。灵成工业园扩园1420亩,入园项目24个,到位资金20.8亿元。乡镇特色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
  招商引资结构优化 。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着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全领域招商,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新签约农业项目 15个、工业项目54个、服务业项目20个,其中1至5亿元项目51个、5至10亿元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安徽邦瑞LED、30万锭赛络纺、奥博汽车覆盖件模具、永康五金产业城、碧桂园桃花山生态新城、欧蓓莎商贸城、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春润生态农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产学研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我市。利用省外资金130.1亿元,增长32%。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大战四个月,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等活动,全面实施生产要素保障和公共配套“十大重点工程”,强化土地、资金、水电等要素保障,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成本。通过实施工矿废弃地整治,落实土地指标1.3万亩。全市新开工项目10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个;建成投产项目10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2个;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0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隆成童车、 武汉重冶重工科技、日华电梯、驿驰电动车、益达物流 等项目建成投产,劲牌物流园、迪峰换热器产业园、新冶特钢技改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增长27.6%。
  (三)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坚持规划引领 。着眼全域规划,启动 《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立足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先行区, 聘请国际知名的 矶崎新公司编制尹家湖东岸、熊家洲片区 规划,聘请 同济大学规划院编制 黄金湖生态新区规划。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编制黄石首届园博会规划。全市旅游总规、旧城改造等专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初步形成了 较为完善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推进规划建设体制改革,单独设立规划局,规划执法、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黄咸高速大冶段建成通车。锦冶大道、黄鄂一级公路大冶段、铜都大道南延段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城西路、106国道大冶段、墈头603处铁路桥和刘金线桥梁改造,以及城市备用水源大堤与城际铁路对接等重点工程。武黄城际铁路联调联试基本完成,城际铁路公交换乘中心建设完工。金湖大道绿化提升工程和尹家湖西岸景观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城区11个交通导流岛、七里界转盘和青铜文化广场等绿化改造升级。完成城西路、世纪林和金湖大道污水提升泵站建设改造工程。完成110千伏棵永线和有色攀宇工业园高压线路迁改工程,220千伏灵乡变电站建成投运。
  城市建管力度加大 。着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重拳打击违法买卖土地和违建行为,组织拆违行动126次,拆除违建317处、面积7.6万平方米,对影响较大的7起非法土地买卖和违建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建立完善查违控违长效机制,确保城区建设得到有效管控,城区总规控制范围内基本实现新建“零违建”。 拉开新城区开发建设序幕,启动尹家湖东岸拆迁,在市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基本完成了新美片区拆迁任务。启动旧城改造,消除 省级重大消防安全隐患,铜都市场等五个市场整体搬迁至人民广场过渡。建设临时劳务市场,规范了湖滨路和江浙商贸城夜市。开展城管综合整治,实施“六项治理”工程 ( 3 ) ,交警、交通、城管联合执法,城区交通、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等得到进一步改善。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以“三万”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清运体系。硬化村组公路140公里。实施茗山、金牛田间沟渠配套工程,改善2.47万亩农田的排灌条件。灵乡、茗山、刘仁八、大箕铺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全部完成。上冯村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灵乡镇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我市荣获全省“三农”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市。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按照“十个一律,六个到位” ( 4 ) 的要求,彻底关闭拆除“五小”企业 ( 5 ) 217家,停产整治95家,其中规上企业39家,减少工业产值130亿元,较好地解决了群众诉求强烈的“五小”企业污染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成功查办黄石首例环境污染入刑案件。启动红星湖、尹家湖综合治理,完成16处截污工程,尹家湖水质由IV类趋向Ⅲ类。强化污染减排,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完成植树造林和森林培育5.8万亩,新(扩)建林业产业基地1.23万亩。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11个,新增耕地面积7500亩。马垅大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基本完工,秀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陈贵镇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
  (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充分激发
  创新投融资机制 。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实现由政府平台 融资 “一点支撑”向市场化融资“多点支撑”转变。与海通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省首支16亿元的县级城投债券成功获批发行,一期10亿元债券顺利发售。先后和中铁七局、中信华诚投资有限公司等合作,组建市场化融资平台,借国企平台发债融资,配合金融组团融资,有效解决了片区开发资金来源问题,政府平台实物资本得到有效补充和增强。组建政府主导的非盈利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5.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3000万元。选派14名金融副镇长帮助乡镇提高资本运作的能力和水平;整合注入乡镇国有(集体)资产组建城镇化建设公司,实现融资6.09亿元,乡镇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建立银、政、企风险共担机制,充分调动金融部门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性,金融潜力得到有效释放,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8亿元,增长24.5%;贷款余额183亿元,增长37.2%;增量贷存比达80.71%,比去年高出20个百分点,信贷增速位居全省县市首位。积极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石开工艺、灵香食品(醋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交易。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按照“放活发展权、放足财税权、适当下放干部人事权”的原则,对开发区、灵乡镇和还地桥镇下放涉及15个部门单位的5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其它进入全省百强的乡镇(街办)比照执行,进一步激发了乡镇加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硅灰石矿、商业五镇商场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致力把服务做到极致,把环境做到一流,出台了《大冶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五个零” ( 6 ) 实施方案》,减少政策(服务)性收费48项,减免企业各种费用3600万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缩减至134项,比上年减少85项;全市共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2万件,无1例审批超时。深入开展“集中办证服务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规划、房产等历史遗留问题304个,积极支持企业办证融资应对经济下行。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对不满意率超过10%的7名科室负责人予以免职。全年共查处涉企案件207起,处理236人。成立了全省首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行业协会,全面推行网上招投标、电子竞价,成交项目444个、交易额73.5亿元,节资增收6.7亿元。
  (五)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保障性住房和文化体育等民生支出达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列支5200万元主动提标,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60元提高至65元;职工、居民医保大病统筹支付限额分别提高8万元、10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低保按标施保机制,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分别由380元、90元调整为420元和110元。 进一步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险净增参保1.3万人次,“五项保险” ( 7 ) 参保人数达47.54万人次,征收社会保险费5.6亿元。新农合参合率100%,全市基金补偿总额2.4亿元,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140%。发放高龄津贴785.4万元, 惠及 高龄老人1.2万人。农村福利院建设改造和争先创优工程实现全覆盖。 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795套、面积6.4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521户、676万元 。
  扎实抓好创业带就业工作 。 积极落实创业帮扶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664万元,扶持创业1322人,带动就业7134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210人次,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51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232人。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乡镇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展顺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荣获湖北省医改工作先进县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市群众文化馆主体工程完工,体育公园建设进展顺利。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处,送戏下乡200余场,精心组织了“周周乐”、“文化惠民活动周”、民间才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一大批 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全省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枫桥经验大冶版”在全省推广。在全省县级市率先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建立乡镇政府法制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灵乡镇政府被评为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国交流经验。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顺利建成,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 推进城区网格化管理,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六 五”普法、法治大冶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监管体系。
  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荣获“全省阳光计生先进县市”、“全省新农村档案建设示范县市”、“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序推进。铜绿山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 此外,武装、工商、审计、物价、双拥、电信、邮政、供销、粮食、史志、气象、人防、消防、科普、编制、残联、宗教、老龄、工会、青年、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六)真抓实干转变作风,执行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治庸问责”,共问责党员干部370人,进一步促进了政风行风好转。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执行力推动政府工作进一步提质提速提效的规定》,执行力建设取得实效。“十件实事”中3件超额完成任务,7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工程28个子项目中,25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项因规划变更等原因调整工期 ( 七里路延伸与城际铁路对接工程、河金省道马四线改造工程、码头路建设工程 ) 。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217件,已落实和正在落实的212件,占97.7%,因政策和其它因素暂不能落实的5件,占2.3%;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97.2%,比上年提高0.95%。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精诚团结、努力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广泛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大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争先进位,任重道远;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农业发展仍有较大差距;环境容量和资源要素制约趋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任务较重;民生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改革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扎实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黄石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的决策和部署,牢牢把握“增量提质、争先进位”的总基调,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富民优先”,以改革创新总揽全局,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全力打造生态文明、产业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丽大冶。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含黄金山,下同)500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增长27.3%;财政总收入71亿元,增长1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43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亿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2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951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固确立生态立市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为抓手,统筹抓好生态规划编制、重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和重大专项整治活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规划引领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编制《大冶市全域生态总体规划》,合理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优化开发等四类区域,明确区域范围、主体功能、发展定位和产业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调整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引导开发区和各乡镇街办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严格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规划执法,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 。严把环境准入三道关口,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准引进,环评不过关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三同时” ( 8 ) 未验收项目一律不准投产。全面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实施“治山”工程,启动铜山口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推进开山塘口、矿山生态修复。启动“六边三化” ( 9 ) 综合整治,逐步关停沿湖、沿港、沿路等重点发展区域80%以上的矿山,严禁新开露天矿山。实施“治水”工程,启动重污染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铺设全市重污染工业废水收集、处理、排放管网;改造提升城西北污水处理厂,对铁山、下陆片区生活污水实施截污处理。力争今年开工,明年建成投运,结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大冶湖的历史。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启动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强水功能区环境保护和水库水质监测,实施“三库五湖六港” (1 0 ) 重点水域综合治理工程,尹家湖、保安湖水质力争达到III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保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治气”工程,加强对企业除尘、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细微颗粒物和“黄标车”尾气污染的综合治理,促进空气质量有效改善。实施“治土”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和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严禁外地危险固体废物进入大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启动劲牌生态园建设。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按照“十个一律、六个到位”的要求继续抓好“五小”企业整治,全面完成“五小”企业整治任务。 制定《大冶市清洁生产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探索以排污权和碳排放交易促进减污减排。 对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完成基本农田调整划定,落实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全市60万亩基本农田和70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完成铜绿山、铜山口矿区整合任务。科学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提高“三率” (1 1 ) 指标。扎实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完成复垦面积6000亩。强化项目用地预审、供地审查和批后监管,坚决杜绝违法用地。继续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绿色考核评价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限制开发类乡镇提高绿色发展指标的权重。健全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等绿色发展保障机制,建立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生态产业加速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发展作为事关大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抉择,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干净的土、一湖清澈的水、一片蔚蓝的天!
  (二)全面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优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格局 。支持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东融西扩”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 东融 ”即融入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加快罗桥工业园“退二进三” (1 2 ) 进程,推进产城融合;“ 西扩 ”即向西拓展,加快与金山店、还地桥的基础设施对接,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黄金湖生态新区开发建设,打开西大门,对接大武汉,着力打造城市转型、生态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优化调整乡镇园区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按照主体功能分区定位,推进重点开发和优先开发区域的乡镇园区专业化发展,实行项目分类入园,提高乡镇园区产业的关联度、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对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区域,严格生态保护,严禁污染类项目入园。支持灵成工业园、陈贵工业园、金桥工业园和金湖产业园争创省级开发区和产业园。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建立招商引资全市统一的部门联动机制、项目甄别机制、审核落地机制和协议认定机制。对重大项目引入专家论证和专业机构咨询机制,确保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推进全领域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加强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社会养老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导民间资本上山下乡,农旅结合,发展生态农业、高效林业和旅游业。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投资额达到251亿元以上。坚持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项目落地,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力度,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建成投产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以上。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工业 。深化工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重点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扶优培强,着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重点培育以劲牌公司为龙头的保健酒产业集群,以武汉重冶、新冶特钢和山力板带为龙头的特钢模具钢产业集群,以东贝铸造和迪峰换热器为代表的机电制造产业集群,以大冶有色为代表的铜及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以殷祖古建和建工集团为代表的建筑业集群等5个百亿元产业集群。推进铝型材、纺织服装、非金属和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上述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链招商,强链补链,组建工作专班常抓不懈,确保抓出实效。
  创新驱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 。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重点支持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咨询机构、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和技术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规划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劲牌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鼓励支持劲牌公司 进军 健康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30%以上。继续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新增湖北 名 牌产品2个。争创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
  实施三大工程,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大力实施亿元企业提升工程,筛选一批核心技术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从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力争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实施小微企业进规工程,对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扶持,引导走“专、精、新、特”发展之路,做大规模,提升层次,新增规模企业63家以上。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工程,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创新,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工业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高效林果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实施“绿满铜都”行动,推进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 加大重点区域生态防护林和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力度。高度重视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依法打击违法占用和毁坏林地行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以上。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新增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个以上、黄石市级以上品牌8个以上,新增10个品牌农产品进入超市连锁店。新增流转土地面积4万亩。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 。高起点编制《大冶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环保安湖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商业网点规划修编。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举办黄石首届园博会为契机,将园博园和万亩玫瑰花基地纳入全省旅游线路, 把大冶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武汉等周边市场,打造辐射鄂湘赣皖的休闲观光旅游品牌。推动房地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8家、服务业企业21家,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6%以上。
  支持镇域经济加快发展 。遵循功能分区原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陈贵、灵乡、还地桥在全省镇域经济十强中争先进位;支持金湖、保安跨入全省镇域经济十强、二十强,东岳、大箕铺、金山店冲刺全省镇域经济百强;支持刘仁八打造鄂东南地区“生态果城、旅游名镇”,金牛打造五县边界绿色中心镇,殷祖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山区明星镇,茗山打造湖北新花乡,东风农场打造省级现代水产渔业示范基地。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深化“五个零”机制,扩大“零收费”范围。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和并联审批服务,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完善电子审批系统网络功能运用。深入开展“电视问政”和行风评议活动,加大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问责查处力度。全面清理整顿市场中介和行业协会组织,推进中介组织与事业单位分离。探索建立“中介超市”和中介诚信监管平台,规范行政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行为。继续抓好生产要素保障和公共配套“十大重点工程”,加强诚信建设,促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构建布局合理、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是促进市域经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关键。我们必须把工业做得更“强”,把农业做得更“特”,把第三产业做得更“优”,筑牢跨越发展的“硬支撑”,着力打造大冶经济升级版,力争今年 在全省率先 跨入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县(市)行列!
  (三)始终坚持改革活市路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金融财税改革 。组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新 三板 (1 3 ) 挂牌交易,力争企业直接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股权交易、新三板挂牌达到10家以上,三年过50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 (1 4 ) 。支持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引导支持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健康发展。完成6亿元城投债券发行。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加强税源管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市镇村三级债权、债务动态管理,严控新增债务。
  推进政府投资市场化改革 。坚持外商内商并举,引进盘活并重,充分激活民营资本。 建立政府投资信息发布制度,对有经营收益的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根据项目不同情况和国家政策规定,支持民营资本独资或控股、参股;对公益性政府投资,可采取民营资本投资、政府回购等方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对民营资本进入林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项目,参与生态治理修复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巩固完善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力争上半年完成确权工作 。 进一步明晰土地权属。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立林权、农村土地和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融资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抓好已改制企业的收尾工作,启动拖车厂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坚持增量式改革及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开发区和经济发达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防严惩各类违法犯罪。健全完善决策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群体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 。 构建市、镇、村(社区)、组四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协调群众利益诉求。加强“六五”普法和平安创建工作,加快“法治大冶”和“平安大冶”建设进程。深化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和工作力度来积极应对改革的难度,拓展推进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破解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为我市在“百强”道路上争先进位提供不竭动力 !
  (四)突出围绕建设美丽大冶目标,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发展凝聚力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 抢抓武九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机遇,启动跨尹家湖、熊家洲公铁两用桥建设。 加快尹家湖、熊家洲、三里七湖、铜绿山等“四大片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把金湖大道打造成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完成各乡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以“楚天杯”创建活动为载体,支持陈贵镇创建全省“四化同步” (1 5 ) 示范乡镇,支持各乡镇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各自特色,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统筹推进城市创建工作 。 推进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湖北省旅游强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等“八城同创”工作。先期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和湖北省森林城市创建,做到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惠民。积极做好省级文明城市迎检工作。加快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机制,开展控违拆违、交通拥堵、建筑扬尘、噪音扰民、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努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办好黄石首届园博会 。合理建园布展,建设精品观光游览线路,进一步完善沿线58个点的村庄整治,突出打造大广高速大冶站出入口、森禾公司、堰畈桥村、楚林实验林场、下余村石中郎湾、瑞晟公司杨桥基地等8处景观点,形成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和农耕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园博会展区。
  推进新农村建设 。深入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湾整治”工程,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生态宜居村庄。抓好茗山乡彭晚、柯畈、杨桥等3个新增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和刘仁八镇八角亭、大箕铺镇东角山等2个“彭墩模式” (16) 示范村建设。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杨桥、九桥、红旗灌区渠系整治,红旗、黄金湖泵站更新改造,高河闸、栖儒闸和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毛铺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强公路养护,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及危桥30公里。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30万吨自来水引水工程,和市区现有水源地组网运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三年建成投运,较好地解决全市城乡供水问题。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成罗桥、高河变电站建设,启动大箕铺变电站建设工程。续建完成锦冶大道、黄鄂一级公路大冶段、铜都大道南延段、高铁大道北延段、罗桥大道延伸段和大广高速铁山连接线建设,完成杨灵公路、柯湖至杨桥公路建设以及茗陈公路刷黑改造工程,加快武棋路大冶段建设,启动316国道大冶段、刘金线上港口至金牛客运站路段建设。积极推行智能公交体系建设,增设1-2条公交线路。启动南部山区旅游公路、铜绿山大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武黄城际铁路上半年开通运行,武九客运专线下半年开工建设。
  提升城市人文环境 。大力传承和弘扬青铜文化,适时启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加强对鄂王城城址等历史文物和水南湾、上冯村等古民居、古村落 的保护。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关爱老幼弱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四德”工程 (17) 建设覆盖面,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引导,开展“两创” (18) 和“最美大冶人”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坚持以全民创业带动扩大就业,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7000万元,扶持创业1000人,带动就业6000人。加强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新增就业9000人以上。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以上。继续推进社保扩面征缴,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40万人以上。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的保障水平,加强城乡福利院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确保50%达到省级标准、50%达到国家级标准。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2153套,建成1203套。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高度重视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优秀的人才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争创全省学前教育示范县市。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市人民医院试点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健全新农合保障机制,实行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启动 市级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心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逐步完善生育政策。深入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基本完成体育公园建设,继续推进全民体育健身等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和加强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继续做好武装、工商、物价、电信、邮政、供销、档案、史志、气象、人防、消防、科普、编制、宗教、残联、外事侨务等工作。
  今年,我们将筹资4亿余元,重点办好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 一是 筹资3000万元,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 二是 筹资1.3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三是 筹资30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和桥梁改造工程。 四是 筹资300万元,实施殡葬惠民工程。 五是 筹资1000万元,实施城区集团化办学建设工程。 六是 筹资8334万元,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七是 筹资4100万元,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三级体系建设工程。 八是 筹资2436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九是 筹资1000万元,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程。 十是 筹资4040万元,实施助残服务工程。
  建设美丽大冶,是全市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共同期盼。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肩负新的发展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担当起推动大冶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
  坚持依法行政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用法治思维和办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质量。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进一步提升执行力 。始终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关键来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硬仗。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改进督办方式,实行重点工作专题交办和全程督办制,倡导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精神,通过提升政府执行力来开创工作新局面。
  加强政府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和 财政性资 金的管理力度,规范预算、决算、审计全过程监管机制,全面推行集中预算、集中招投标、集中支付、决算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政府工作的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加大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力度,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坚持廉洁从政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坚决整治“四风” (19) ,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跨越发展,重任在肩。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 带领全市人民,克难攻坚,奋力拼搏,为实现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注释:
  1、“三品一标”: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个转企”、“个转微”: 指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的基础上,将主体类型转变为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微小企业。
  3、“六项治理”工程: 针对我市当前城市环境面貌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交通拥堵、环境卫生、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和绿化缺失及破损市政设施专项治理工程。
  4、“十个一律,六个到位”: 对无证小冶炼,一律关闭拆除;有证固废处理,一律停产检查;没有矿山的选厂,一律关闭;有矿山的选厂,一律改造提档升级;新开露天矿山一律停止审批;采石小矿山一律关闭;涉及“五边三化”矿山一律重新审查;其他类型“五小”企业一律限时关闭;企业环保严重违法一律立案查处;责任主体落实不力一律从严追责。关闭五小企业时,做到生产生活设施拆除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环保隐患消除到位、生态修复复垦复绿到位、依法依规查处打击到位、社会稳定稳控到位。
  5、 “五小”企业: 指小选矿(小选金)、小化工、小水泥、小钢铁、小造纸等生产规模小、能耗高、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差、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工业企业,属国家明令淘汰对象。
  6、 “五个零”: 对落户我市的工业项目(矿山和房地产项目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零收费”,市级行政审批和服务性收费全免;执行首次违规“零罚款”(环保、安全生产和违法犯罪除外),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零干扰”;行政审批(服务)“零超时”;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实行“零容忍”。
  7、 “五项保险”: 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
  8、“三同时”: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9、 “六边三化” :“六边”即湖边、路边、山边、港边、城边、村边,“三化”即绿化、净化、美化。
  10、 “三库五湖六港”: “三库”即毛铺水库、杨桥水库和九桥水库,“五湖”即大冶湖、尹家湖、红星湖、三里七湖和保安湖,“六港”即大冶湖主港、栖儒港、小箕铺港、南峰港、高河港和金牛港。
  11、 “三率” :即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12、“退二进三”: 是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鼓励第二产业(工业)从市区退出,合理利用腾出来的厂房,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13、“新三板”: 是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平台,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流通服务,属场外交易市场。
  14、“中小企业集合债”: 是企业债的一种,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债券。
  15、 “四化同步”: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6、“彭墩模式”: 2006年,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牵手青龙湖公司,开全省之先河,探索出“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会议在彭墩村召开,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学习推广“彭墩模式”。
  17、“四德”工程 : 即“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建立良好道德规范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凝聚道德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18、“两创”: 即“文明新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
  19、“四风”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