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冶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5-02-27
-
×
分享是一种态度
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森林防灭火等方面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黄石市应急管理局的大力指导下,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隐患排查见行见效,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以赴强党建,队伍建设明显增强。
一是抓政治学习,夯实思想之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会精神》等知识,不断增强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全年开展各类政治学习25次,参加学习干部职工1000余人次。
二是抓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局党委领导班子带头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全体党员积极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确保各项党内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稳步推进机关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应急特色的党建品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人,转正预备党员1人。引进高素质人才5人,为新时期应急管理事业持续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三是抓廉政建设,筑牢廉洁防线。大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集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各级通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上报民生实事项目22件,上报问题线索30条,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自我剖析,找出自身存在不足。开展集中廉政谈话75人次,对2名干部职工予以批评教育处理,对1名干部职工进行谈话提醒处理。
(二)全力以赴保安全,全市形势稳中向好。
一是强化事前防范。指导全市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厂中厂”“园中园”消防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雷霆行动等专项整治。聘请中钢武汉安环院对全市35家重点工贸企业开展安全诊断技术服务。推出了烟花爆竹店安全积分管理制度,对积分低于60分的店面,严格审查布点资格。督促17家铝材加工企业喷涂车间除尘系统全部新装了风压差报警装置。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叫应各级防汛责任人300余人次,企业65家,落实停工撤人避险措施。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开展工贸企业执法检查104家次,查出隐患957条,整改957条,整改率100%。开展民营地下矿山执法检查、复查活动151家次,查出隐患1393条,整改1076条,责令企业停产停业19家次。开展国有矿山和露天采石场检查65家次,查出隐患357条,整改330条;开展危化品、烟花爆竹企业检查117家次,查出隐患648条,整改624条。
(三)全力以赴防灾害,减灾救灾成效显著。
一是抓应急演练。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编制各类应急预案343个,完成75家企业应急预案现场核查和网上备案工作。各乡镇(场)开展了防汛综合演练12次,防汛专项演练11次,塌陷、森林防火等专项演练9次。全市22个部门单位、215家企业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应急演练活动589场次,参加演练人员达13000余人次。
二是抓防汛抗旱。应对2轮冰冻雨雪低温灾害天气,垮塌工业厂棚164个、农业大棚2505个、农贸市场3个,做到无一人伤亡。发放《大冶市防汛抢险、避险手册》3000本,开展防汛抢险救援知识专题宣讲2次。组织水利、气象、资规、城管等部门开展汛情会商研判5次,6月22日—23日,组织5支专业队伍赴金牛镇转移受困群众240余人。成立抗旱服务队下乡助力农业抗旱,调拨62台水泵缓解农田旱情。
三是抓火灾防治。召开全市森林防灭火会议2次,分发森林防火告知书、张贴森林防火戒严令3500份。安装森林防火储水桶15个。联合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各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单位,对我市4家医院、3所学校、3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存在消防隐患的54个居民小区及周边“十小场所”进行消防隐患整治行动。
四是抓救灾救助。全年组织全市各乡镇灾害信息员培训2批次,发放培训教材1000本,围绕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倒房重建工作等内容展开培训。向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群众发放棉被360床,棉衣400件。向遭受洪涝灾害群众调拨应急生活物资方便面500箱、纯净水200件、折叠床50张、棉被100床等物资。
(四)全力以赴稳基础,实现基层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通了“大冶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编发稿件69期231篇。加强对外宣传,在各级媒体发稿137篇,其中中国应急管理报1篇,省应急管理厅、荆楚网、极目新闻、湖北电视台等19篇,黄石日报、黄石电视台46篇,今日大冶等26篇,省市级媒体公众号45篇。向省、市各级媒体、网站投稿26篇。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推进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全面、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安全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依托云上大冶、大冶应急管理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工作新经验、好典型,大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宣传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组织全市140名应急管理干部参加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组织局安全专家,第三方机构对矿山、危化、冶金、铝材等企业开展“送培训和大诊断”活动,还培训“三类岗位”人员48班次,培训人员923人。全面推进逢查必考工作落实,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192次、培训5450人次。标准的安全生产考试点理论考场和实操考场基本建成。
三是积极对上争取。向上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29万元、冬春救助资金226万元、冰冻雨雪低温灾害救助资金50万元、强制险推广资金40万元;争取国家防汛装备大流量泵车2台、橡皮艇4艘、发电机1台、彩条布100捆、编织袋10万条;争取省应急厅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装备森林灭火车、灭火机等1340台(套),总计1313.191万元;争取省应急厅应急指挥大厅改造项目100万元音视频设备;争取救助物资棉被、棉毯等1050件。
(五)全力以赴优服务,部门形象逐步树立。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精准许可事项材料,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口,依法依规办理行政审批工作。2024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51件,其中:办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事项132件;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事项45件;应急救援预案备案72件,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2件;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事项10件,其中危险化学品安全审查事项2件。注销公告4次,注销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8家。
二是优质服务企业。主动对接、服务绿氢制储加用、信永辉(嘉茂)电子、中都装配、华坤包装、中拓新材料、融通高科、华鑫实业、新冶特钢等重点项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5个。协调20余家次矿山企业通过省厅安全生产许可审批;聘请省、市专家为武汉重冶、席丰铸造、瑞博铸造、旺成重整项目等多家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支持,指导企业排查整改隐患,解决盘活复产难题,得到企业肯定赞扬;联合9部门印发了《大冶市制氢工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为氢能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了遵循。
2024年,我们锚定目标、顶压前行,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一无两降”目标。
2024年,我们竭诚为民、救险救助,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成功应对2轮低温雨雪冰冻和5轮强降雨天气灾害防范工作,无一人员伤亡;防汛工作受到黄石市委、市政府嘉奖;发放冬春临时生活救助资金265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3347人次。
2024年,我们治本攻坚、查险除患,进一步防范风险隐患酿成灾害。全国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地区成功“摘帽”;5起灾害预警成功案例受到了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有效防范了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检查企业372家次,查出隐患2998条,挂牌督办重点(重大)安全隐患30处;检查54个居民住宅小区发现消防隐患143条,已整改78条。
2024年,我们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投入资金100万元建成观山社区、保康社区、腰村、龙角山村等4个示范驿站和5家标准驿站,有效管控基层风险隐患;204家烟花爆竹门店视频信号传输至市应急局烟花爆竹监管平台,实现24小时数字化监管。
2024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监管方式创新不够。安全监管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监管企业重大风险隐患还未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国务院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后,如何创新安全监管方式,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准备不足。
二是宣传合力有待加强。宣传内容还不全面,重业务、轻党务,重工作动态、轻意识形态;各股室亮点工作还未得到体现,主动及时宣传不够;单位公众号关注度不高,还没有养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是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工作得过且过、被动应付,完成质量不高;执法与服务还不能较好统筹;会议材料、文件通知、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写作水平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各类专项整治以日常常规工作代替;各类灾害应对还习惯于等待上级和领导安排,还未形成成熟的积极应对机制体系;住宅小区消防、厂中厂整治等工作还未破局,还未形成长效机制,等等。
四是事故问题仍然较高。我们今年虽然是双下降,但总量仍然较高。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小微企业事故多发频发,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规划之年,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聚焦“九方面”发力,以改革创新破题,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生产安全事故“一无两降”。
一要以更大力度抓学习、提能力。更加注重个人能力提升,紧紧围绕“管理组织指挥能力、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支撑保障能力”五种基层能力,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建强中层班子,大力培养人才队伍。全面施行安全监管“九个一”工作法,即每周召开一次监管工作例会、每周开展一次“四不两直”暗访、每周开展一次网上安全巡查、每月印发一期监管工作简报、每季挂牌一批重大事故隐患、每季召开一次专委安全会议、每季召开一次专题业务学习、每年推广一项监管方式创新、每年开展一次监管成效评定;将应急管理纳入市委党校培训课程,鼓励中层以上干部上台讲课;着力培养坚持用制度思维发现问题,以制度创新解决问题,以制度刚性落实责任,运用制度威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
二要以更大力度抓排查、降风险。更加注重预防为主,以“四个清单”为抓手,深入分析制约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短板,突出源头防控。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特别是要加大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采空区充填治理,推动“三个一批”落地见效;打击烟花爆竹零售企业店外非法储存、无证经营;聚焦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狠抓整治成效提升,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主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三要以更大力度谋创新、提质效。更加注重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研究内在规律,认真总结重大灾害事故经验教训,着力从本质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和举措。推进应急服务驿站创建,加快建立以风险治理为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应急队伍、装备、救援前置;推进智慧应急建设,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拓展“线下+线上”监管方式,助力提升全市应急管理水平;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采购100期“应急管理课”,开展应急管理知识“五进”,让基层的小微企业、社区、学校、农村都能听一堂安全课;因地制宜推进乡镇(街道)应消一体化进程,完善乡镇(街道)“防消联勤”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标准,切实筑牢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
四要以更大力度抓统筹、促融合。更加注重社会参与,树立协同共治的理念,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统筹预防为主和应急救援,通过健全制度更好发挥综合优势,强力推动专业部门加强“防”的工作,同时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合理界定处置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有序高效;统筹应对各类自然灾害,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完善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督查检查工作制度,推进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牵头协调有效推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督、住宅小区消防、未成年人防溺水等重点工作,建立完善融合机制,实现联防联动、务实高效。
五要以更大力度强执法、守底线。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涉企检查要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精准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能合并实施行政检查的,不得重复检查;能联合实施行政检查的,不得多头检查;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对存在现实危险、重大事故隐患、非法生产经营、存在隐患逾期不整改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执法”,建立典型案例定期通报机制;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建立事故警示和约谈会议机制,使事故发生单位真正深刻汲取教训。
六要以更大力度转作风、善作为。更加注重服务质效,牢固树立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始终把实干、实绩、实效作为衡量应急工作的首要标准。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习惯过“紧日子”;坚持党建引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从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做到干部清正、部门清廉、政治清明,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