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圆满完成灵乡镇工业发展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振兴,坚持工业强镇,推动灵乡工业稳健发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增长极,保持拼抢进、奋进中部十强,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会议精神,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做强做优科技力量矩阵,坚定不移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特钢模具、精密铸造)、低碳采冶和绿色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为我镇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工业支撑。
二、总体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标“十四五”规划工业总产值目标的总体要求,聚焦工业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两年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2家的行动目标。
202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保底35亿元,力争4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1家、总数达到46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均达8%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0家。
202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保底45亿元,力争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新增6家、总数达到52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均达10%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0家。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创新发展,做强科技矩阵
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模具铸造、钢铁精深加工改造升级,智能装备制造培育壮大,非金属新材料突破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振兴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创新性乡镇建设成果。
1.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大力推广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使用,促进技术、人才、金融精准对接,加速解决企业各类创新需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5全镇企业研发人员达到600人,研发机构实现27家,研发费用突破1.5亿元,完成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3.4亿元以上,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不低于6个。〔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
2.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重点支持智能装备制造、钢铁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非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重点企业与武汉、黄石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培育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聚集科创平台,推广“一校一企一中心”,2025年新增1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
3.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完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更好发挥科技政策作用,争取科技创新工作“无申请兑现”、科技计划项目等政策资金。加强科技金融保障,支持日盛铸件研发项目,加大“科创贷”、“甘霖贷”等信用贷款争取力度,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渠道。扩大科技特派员助力企业发展覆盖范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企业举办岗位技能比武竞赛活动,加快培育一批产业技术能手和灵乡“工匠”,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园区服务中心、镇工会〕
(二)实施产业链招商,抓实工业经济增量
紧扣“湖北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和“湖北精密铸造·模具产业园”两大特色招牌,精准招引契合产业发展项目与企业资源,为推动工业经济振兴提供源头活水。
4.突出主导产业链。聚焦我镇4条重点产业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围绕生命健康产业链,着力打造酒厂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着力打造高端铸锻件等重点项目。围绕新材料,着力打造模具钢制造、绿色建材等重点项目。围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白茶种植等重点项目。〔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属平台公司〕。
5.开展多元化招商。推动盘活招商,精准摸排园区闲置厂房、僵尸企业、低效用地等闲置资源,坚持带“图”作战,精准匹配土地要素与招商需求;开展裂变招商。重点培育孵化壮大已落户企业,聚力引进上下游项目,逐步延长做强产业链,促进项目转型升级,开展二期建设,实现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强化回归招商,大力发动村(社区)收集本籍知名人士信息,建立更新冶籍知名人士信息库,积极拜访冶籍知名人士,增进感情交流,大力开展亲情招商;开展以商招商,发挥灵乡商会作用,与市工商联加强对接,利用黄石楚商大会、冶商大会等活动载体,积极助力我镇招商引资,为政企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开展场景招商,通过“场景入驻”模式吸引企业聚集,发挥产业优势进行二次招商,扩大产业园区磁吸力。2025年新签约工业项目不少于15个、投资额不低于120亿元。〔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属平台公司〕。
6.做实项目落地。全面摸清投资方状况,紧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甄选出高发展潜力项目。原则上每月组织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由镇分管领导牵头主持,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协同参与,对项目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确保招引项目能在灵乡落地生根。对于租赁厂房项目,确保自签约起三个月内顺利开工;针对土地出让项目,保证签约起三个月内完成注册登记,并在注册完成后的三个月内如期开工建设,为我镇工业经济振兴不断注入强劲动力。〔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属平台公司〕
(三)推进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体量
构建工业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全方位加速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高效建成达产,加快壮大工业经济体量。
7.落地开工一批。强化政企协同、专班推进,抢抓政策服务项目。加快已签约项目的手续办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确保项目实质性开工。加快解决中建大冶绿色高新建材生产项目五证同发手续、红峰年产500万吨砂石骨料项目土地招牌手续办理等问题,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2025年,新开工项目不低于17个,总投资52亿元以上,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以上。〔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属平台公司〕
8.建设入库一批。科学制定项目建设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顺利入库,确保数据应统尽统、颗粒归仓。强化项目入库全过程服务,深入项目一线,靠前服务,指导项目顺利入库,重点确保劲牌毛铺酒厂改扩建、旺成新材料技改等项目入库纳统。2025年,新入库项目17个以上,完成投资38.5亿元以上,新入库技改项目5个以上,完成投资3.6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城建办、园区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属平台公司、劲牌毛铺酒厂改扩建项目指挥部、红峰采石场项目指挥部〕
9.投产达效一批。对在建的重大项目纳入督查清单,实行“一企一策”,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过程监测,推进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投产项目早日达效。2025年,确保旺成材料技改、康盛特殊钢制品技改、天石科技铸锻件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翊通、旺成、锐美、永舟、长怡等5个增长点投产达效,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镇属平台公司〕
(四)加强工业企业培育,挖掘工业经济存量
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坚持规上规下企业齐头并进,形成“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挖掘工业企业存量潜能。
10.推动工业企业“进规”。强化服务企业力度,加强工业进规培育企业跟踪服务指导,建立工业企业“进规”培育库,动态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化解难题,确保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按时“进规”。2025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
11.培育优质中小企业。针对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吸引优质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0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净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家。〔牵头单位:经发办;责任单位:园区服务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双千”包保制度,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经发办负责统筹推进日常工作,完善攻坚行动推进工作机制,牵头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重大任务事项,协调解决重要问题。
(二)细化目标任务。经发办将各项重点任务和工作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任务要落实专人负责推进。要树立全镇“一盘棋”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创新工作机制,落实信息报送机制,每月形成经济专报,定期报送项目序时进度情况,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项目实施中好的经验做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严格督办考核。党建办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重点内容,制定科学系统的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落实通报机制,并适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组织表彰奖励,对推进工作进展超前、正常完成过程中表现突出、取得特别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全镇进行通报表扬,并与干部职工年终考核挂钩。
(四)强化宣传引导。党建办要深入宣传科创引领工业振兴攻坚行动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各类具有代表性的专项服务行动,增强科创引领工业振兴攻坚行动的社会认知度,营造工业强镇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