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罗家桥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举旗帜、抓基层、提能力、汇众智、敢担当,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见效。
现将罗家桥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基础全面过硬。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23次,交流研讨12次;开展“国旗下微宣讲”7场、比赛式宣讲5场;打造学习驿站示范点2个,开展学习强国知识竞赛4场,成功举办“学习驿站”现场观摩会,省委讲师团一行莅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2期、“两委”干部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600余人次;调整村党组织书记4人、其他“两委”干部3人,清退超龄村干部7人;评选“党员示范岗”12名;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4个;建设“暖心驿站”2个,组建大冶市首家物流快递行业联合党支部。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开展监督检查6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4个;受理信访举报35件,已了结32件,共处置问题线索45件,了结40件,运用“第一种形态”给予组织处理26人;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立案审查调查违纪违法案件26件,已结案2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人。
(二)坚持服务保障,经济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全力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完成征地2580亩,拆除房屋91栋,迁坟1583棺。人民医院绿化带及停车场、团垴还建点、东风路西延、金墩村产城融合、长城汽车停车场、佰鲜都、中储粮等重点项目征地工作已顺利完成。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新增项目备案证32个,完成入库资金2.35亿元,其中六湖连通工程已开工,官塘村办公楼已封顶,春光村办公楼即将开始土方平整,吴天铺、民爱、团垴等村办公楼正在进行用地报批。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底册已全部完成核查;“产转法”任务完成率133.3%,“个转企”任务完成率102.1%。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帮代办活动20余次,服务群众2800余人次;成立4个园区政务小站和宏维人家小区政务小屋服务点,累计开展活动17次,服务群众780余人次,受理事项700余件,现场为企业员工办理148件,帮代办服务44件。
(三)坚持多措并举,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一是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开展城镇燃气、农村危房、道路交通等排查整治3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464人次,检复查生产经营场所1437家(次),下达指令书132份,排查并整改隐患319条;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大排查行动,录入系统340家,其中324家无隐患,完成整改15家,正在整改1家。大林山村4·3滑坡险情避险成功案例受到国家应急部通报表扬,中堰村成功创建“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村”。二是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开展普法“五进”活动24场次,受众4000余人,发送宣传资料3万余份,滚动播放宣传标语2000余条次;接待来访群众549批/1010人,交办信访件133件,其中初信初访已化解71件,召开专题研判会议26次,解决问题50个;组建35支共计420余人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队伍;及时搜集、分析、研判情报信息,共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120起,全部成功化解到位。
(四)坚持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开展专题研讨会2次;督导各党支部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开展学习交流;组织党员观看红色电影《边疆军魂》、参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提高“三会一课”质量。二是实化调查研究。结合“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建立2批“三张清单”,领办问题30个;确定还建小区管理、村级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学校安全保障机制等调研课题12个,形成调研报告12篇。三是深化共同缔造。强力推进4个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港湖村新城小区建立四方联动机制,解决爱心食堂、儿童乐园等26个实际问题;中堰村曹永泰湾探索汽车小镇村校企共商模式,开办产城融合实训基地培训班,完成湾组道路修整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新进村畈口周湾在“文体小镇”基础上,完成公厕建设、港渠治理、环境美化、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等;十里铺村刘家湾发挥理事会“三合一”作用,解决湾组文化礼堂管理、基础设施完善等问题20个。
(五)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出台《罗家桥街道2023年度绩效管理综合考评办法》《罗家桥街道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罗家桥街道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请销假管理办法》《罗家桥街道财务管理制度》等,严肃人事、财经纪律。二是落实落细考核评比。实行“月排名年考评”,每月召开“拼抢实”工作推进会,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更旺、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三是规范二级单位管理。指导完成“一正三副”领导职数配置,出台《罗家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职工管理办法》,督察通报纪律作风54次,通报人数49人,通报批评3人,打造出“钢班子、铁队伍”,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六)坚持兜底提标,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防返贫集中摸排18952户64984人,其中脱贫户512户1043人,监测户8户23人;排查防返贫预警1032条、外出务工383人,落实“三业奖补”241户24.1万元、小额信贷17户81万元、“雨露计划”35人5.25万元;完成国考反馈9处、省考反馈11处、市级反馈13处等问题全部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二是有力保障民生服务。发放低保对象477户621人月保障金65.1万元、分散特困145人保障金19万元、重点救助低收入家庭42人次23.64万元、临时救助161人38.22万元、重度残疾人945人月保障金9万余元、困难残疾人556人月保障金3.89万元、高中残疾学生28名教育资金3.7万元。三是精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5万余人。5月20日-21日,2023年大冶市首届乡村乒乓球赛在中堰村成功举行,12月8日-13日在大冶市第三届乡村篮球赛中,罗家桥街道代表队荣获冠军。
(七)坚持高效统筹,强县工程加快推进。一是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早稻500亩、中稻11591亩、晚稻500亩等生产任务;完成撂荒耕地整治970亩和541宗“未耕种耕地”图斑整改5309.18亩。8月2日,全市“撂荒地”整治成果现场会在我街道召开。二是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稻虾养殖、莲藕种植、榨桥高标农田油菜种植等基地。其中王家庄村葡萄种植产业入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三是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流域集中整治7次,清理固废37吨,关停养殖场5家,整改乱排22处,拆除违建6处,铲除围垦130余亩;完成大冶湖泵站进口段堤防除险加固和路面硬化工程,完成村湾塘堰“小微水体”整治7处、港渠清淤护砌7处、防洪抗旱泵站修复5处。3月7日,全市流域治理现场会在我街道召开。
(八)坚持精准发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一是着力改善小区人居环境。整改违规占道经营545处、零散流动商贩759处,劝导出店经营门户765起,制止乱堆乱放687次,拆除“一店多招”广告牌176块;开展“门前三包”整治行动51次,督促规范门店271家;定期开展小区楼道基础设施排查以及大清扫活动,紧盯卫生死角,强化清洁力度。二是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每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比,清理各类垃圾1230吨、村内塘堰65口、沟渠23.4公里、祭祀品3400余件,拆除村庄乱搭乱建53处,清除“牛皮癣”2670余处。三是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立禁烧巡查组,对重点区域机动巡查,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解决金港路以西局部污水井污水反复外溢问题,督促慈安医院、山东高速、恒泰三期、加泰金海岸等改造管网实现雨污分流,解决污水进入雨水管网直排尹家湖问题;整改清运华力科技周边固废建筑垃圾200余吨,并恢复土地原状。
(九)坚持立新除弊,精神文明向好发展。一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力度。组织召开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4次、工作会议1次;发现并上报涉及我市舆情81条,筛选发现有不利于工作和有损大冶市形象的重大虚假舆情并向上反馈45条,处理删除涉及辖区舆情36条。二是不断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开展创文活动 3200余场次,填写调查问卷3万余份;精心策划志愿服务项目进村、进小区活动;评选街道“好婆婆好媳妇”34人,市级十星级文明户2户,大冶“楷模好人”5件6人。三是持续优化志愿服务活动。在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基础上,指导各村(社区)成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港湖特色项目“志愿者年会”服务丰富多彩,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参与活动800余人。港湖村被评选为最美志愿服务村。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党的建设,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方位推动村(社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非公企业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纵深推进港湖村等4个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动,提升品牌效应;摸清规下企业党组织数量,打造民营企业党组织之家;实施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治理能手”培养,系统提升干部能力水平。二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主要内容,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切实推动以学铸魂、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持理论宣讲全覆盖、多形式、新颖性,采用文艺宣讲、趣味比拼、知识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工作,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将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全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不少于2次,开展党纪党规以及反腐败典型案例教育为重点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不少于8次,组织专题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知识不少于8次;咬住“四风”问题不放松、不歇气,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抓手,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
(二)聚焦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全面梳理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针对每个遗留问题,制定攻坚措施,加大攻坚力度、化解信访纠纷,特别是妥善处理好还建楼分配、过渡费发放等工作。2024年计划完成净地交付不低于2000亩。二是加强征迁队伍建设。推行征地拆迁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征迁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学习、培训工作计划,定期组织拆迁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主要学习涉及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征地拆迁的相关工作流程、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注意事项、信访接待过程中的处理技巧等,全面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以及与拆迁群众交流的专业性。
(三)聚焦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排查各类安全和治安隐患,及时掌握群众信访中发现倾向性热点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矛盾纠纷的发生;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党工委班子成员值班接访、带案下访、包案约访制度,对重点信访人、信访事项、信访积案开展“清零”行动;对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五包一”工作责任,日常通过包保干部与重点人员见面等方式,及时掌握重点人员、群体思想动态。二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五进”活动,全年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不少于三次,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知自救互救能力;加大对街道各行业领域特别是森林防火、征地拆迁、道路交通、农村自建房、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聚焦基层治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统筹推进居民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居民小区管理力度,提高居民小区自治能力,小区治理引入法治力量,推动法治进小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素质;开展系列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动员小区居民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二是用好用活共同缔造。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高质量办好“三张清单”,推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四个共同缔造试点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大冶市深化共同缔造 实施“千百工程”行动方案》文件要求,稳步扩面推广,推动共同缔造全面铺开;用好积分制、幸福食堂、星空夜话等小钥匙,扎实做好农村寄递物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确保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更加深入人心。
(五)聚焦民生福祉,保障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精神和重要政策,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大数据核查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工作;主动对接辖区园区企业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同时做好“雨露计划”“小额贷”和“三业”奖补政策申报工作,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完善城乡低保、五保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规范低保、特困保申请、公示、审批、监管程序,全面推进“一纸承诺型社会救助”,确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存在的治病、临时生活困难,按照救助程序,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户及时给予帮扶救助。
(六)聚焦农业农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撂荒地”和耕地流失问题整治成果,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按照市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全力以赴抓好惠农政策宣传、种植面积落实,最大限度发挥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主体作用,落实好各类惠农奖补资金,全力完成各项种植生产任务,确保2024年我街道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220亩、总产8499吨的总目标。二是打造特色亮点。结合“强县工程”“千百工程”等重点工作,重点打造河湖生态示范村(新进村、桃花村、四顾山村)、特色农业产业示范村(王家庄村葡萄种植产业、松山村油茶基地、桃花村稻虾养殖基地、榨桥村高标油菜基地、团结村优质稻基地)、人居环境和美示范村(中堰村、十里铺村、大林山村),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和辐射到其他村湾,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七)聚焦人居环境,努力提高生活品质。一是统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主动对接市级和高新区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推进铁金港清淤及岸坡整治项目、罗家桥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三里七湖清淤及水生态修复项目、长海垅水库三类坝综合整治项目等重点工程实施;按计划完成3处(松山村下黄湾门口塘、两塘村梅柳塘湾门口塘、红峰村骆世官湾门口塘)“小微”水体整治项目、4处抗旱类建设项目和4处港渠清淤整治类项目。二是扎实做好常态化卫生保洁。依据大冶市有关要求,结合罗家桥街道农村环境卫生实际情况,督促第三方保洁公司做好清扫保洁、垃圾收运、路面清洗、容器清掏等工作,维护整洁优美环境,擦亮辖区颜值。三是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巡查和监测预警工作,扎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抓好河湖长日常巡查,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污水设施建设,指导、督促村组和小区改造完善排污设备设施和设施运行维护,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达标。
责任编辑人:罗家桥街道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