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6月16日在陈贵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镇长 梅向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镇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冲击、百年不遇旱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瞄准“八大行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拼抢实”的状态与作风,积极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5亿元,增长10.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1.68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3.75亿元;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0万元;完成外贸出口24088万元,完成102%;完成财政总收入2.6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81亿元;农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24800元;在2021年中部百强镇中排名升至24位。同时全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全市基层政务工作现场会等6场市级现场会先后在我镇举办,全年在大冶市“拼抢实”月度分析会中勇夺11面流动红旗,2022年全市年终目标综合考核第一名,记集体三等功。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一年来,我们笃行不怠、奔跑冲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强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列支200万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奖励资金,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聚焦产业链,千方百计精准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工业项目17个,1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项目1个,总投资额84.2亿元。项目支撑不断增强。众冶矿产品循环产业项目、隆欣五金配件加工等14个项目集中开工,兴杰达装配式建材、金航邦饰品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席丰铸造迎难前行,引进新的合作伙伴,实现1号高炉二次点火;入库项目31个,总投资34.09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22个。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完成工业进规6家,商贸业进限14家,个转企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1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富烽新材料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发农业认定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畜禽加工科技园省级评估以总分第一成绩获评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大冶市(首批)创新型乡镇评审。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争取政府专项债资金3.15亿元,马鞍山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及附属工程加快推进,马鞍山智慧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征地已完成;开展“双千”包保服务,收集企业用工、融资等各类难题65个,解决销号65个。
(二)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保障农产品供给。建立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示范基地5200亩;落实粮食种植面积46600亩,总产21212吨;落实油菜种植面积26260亩,总产3781.4吨,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年出栏生猪7万头;稳定小龙虾生产面积1.68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5万吨以上。夯实现代农业支撑。完成撂荒地复耕面积1581.12亩;建设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5个,农机综合作业水平79%以上;实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完成粪肥还田面积8800亩;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处;引导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院企合作,签订合作协议10余份,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水果、蔬菜、水产、茶叶、中药材五大产业链,建设柑橘种植示范基地5个,面积200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个,面积500亩;白茶示范基地2个,面积230亩;中药材基地1个,面积400亩;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举办大冶市农民丰收节和首届文化旅游节、陈贵镇首届猕猴桃采摘节活动,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推动柑橘、猕猴桃促销10余万斤,打造上罗、南山、小雷山、矿山等4条旅游精品路线,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大冶宝峰米业有限公司获评2022年湖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完成1221户问题厕所整改,新建私厕124户和公厕1处,建设“小三园”620余个,打造绿色生态小庭院1580个,绘制文化墙8000余平方米,扮靓村中心广场12处,安装路灯1000余盏,拆除违建18处2680平方米,建设垃圾分类亭15座,打造10个“清洁村庄”示范典型,7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三)全力以赴保安定、优环境,社会治理持续优化。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12家企业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推动2家高危企业“机械化换人”,6家服装和电商企业建设智慧消防工程,7家企业完成标准化创建,10家碎石企业编制安全评价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严格精准执法,突出非煤矿山、食药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对全镇79家企业、81家小工艺作坊、26家餐饮及“三合一”场所、“十小”场所开展全覆盖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837条,完成整改1837条,整改率100%,其中消除重点隐患5条,全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零发生。筑牢社会稳定基石。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总要求,着力在“消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上下功夫,认真落实“三到位一处理”机制,构建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化解、稳控、打击工作闭环,收集掌控涉稳风险事项76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47件,最大限度消除了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总体实现“五个不发生”;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安保任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反电诈”及滞留境外涉炸人员劝返工作,严打各类违法犯罪,群众“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明显提升。我镇获评2022年大冶市平安稳定工作“三等功”、2022年平安法治黄石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成立镇村政务服务帮帮团,提供“就近办”“顺便办”“电话预约办”“帮代办”等服务,办结政务服务事项18306件,办结率100%;选聘营商环境观察员,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收集反映企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举办政企“午茶会”,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针对企业提出问题,采取“三清单一节点”方式帮助解决。共同缔造美好生活。按照全域是景区、村村是景点的思路,围绕小雷山、大泉沟、天台山三大景区周边沿线选择共同缔造试点,依托各村山水人文资源,结合村庄美化、绿化、亮化、洁化、文化“五化提升”,将南山村三根祠等8个省市共同缔造试点打造成乡村景点,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四)全力以赴兜底线、强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投入148万元,对大冶十中、镇小等学校食堂、综合楼、教师宿舍楼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推进创业就业,创业83人,带动就业232人;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家;为91户困难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设施改造;刷黑乡村公路5.5公里,新安装、维修路灯百余盏,镇村面貌有了全新改观;推进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自来水流进李河、华垅两个村1200余户村民家里。推动柯旭旦、李家湾、堰湾朱3个湾地质灾害移民搬迁。
促进共同富裕。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南山村耕地、林地、水利设施、老办公楼等固定资产打包,通过成立股份公司,资产折股、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集体各种资源要素,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此项改革引起较大反响,嘉鱼县及所辖乡镇主要领导纷纷带队前来考察,学习借鉴我镇改革经验;推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入股、保权退出、置产经营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
加强污染防治。针对九眼桥水库周边5家养殖场粪水外溢情况,责令5家养殖场停业整顿,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安装网络视频监控,对境内5台运粪车加装GPS,杜绝了粪污乱排现象;按照断水、断电、清理原料、产品、生产设备“两断三清”标准,对2家“散乱污”企业予以关停;大广山铁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复绿土地342亩;大广山、中广山等3座尾砂库闭库工程加快推进;镇级河长、村级河长累计完成巡河110余次,现场发现解决问题30余个,整体巡河率100%。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化解村级债务128.9余万元,各村实现债务清零;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7个;袁伏二村产业路、堰畈桥村白茶基地种植项目等4个产业扶贫项目完工;完成危房改造12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86万元;脱贫劳动力返岗复工416人,边缘易致贫户返岗复工9人,脱贫不稳定户返岗复工3人,申报公益性岗位89个。
打造文明新高地。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文体设施,推进村级数字农家书屋全覆盖;开展“迎新春、晒年味”等线上文化活动、全民阅读主题活动252场次;完善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软硬件设施,打造袁伏二、小雷山、堰畈桥村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聚焦文明实践“一月一主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获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标杆项目1个;制定婚俗改革方案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印发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陈贵龙狮队队长郭松林成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五)全力以赴拼担当、转作风,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10件人大代表建议已办理9件、6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理回复到位,代表委员满意率均为100%。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帮助群众和市场主体解决问题78个。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推行行政综合执法,深化审计监督和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压减非刚需、非急需项目及一般性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政府机关及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保密、民族宗教、统计、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档案、老龄、防艾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苦拼实干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支持陈贵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方能克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质效有待提升;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缺少龙头型企业带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生态环境仍需持续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能力不足、创新不够、作风不实。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举措予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奋进全国百强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要求,锚定奋进“全国百强镇”,奋力争一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党建引领,持续以“八大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巩固全省“四化同步”示范镇试点成果,奋力谱写美丽富裕幸福陈贵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总产值83.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2亿元,技改投资8亿元;财政总收入3.49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566亿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2716万元;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实际工作中,将竭尽全力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并尽可能争取更好的结果。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巩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构筑奋进全国百强镇坚实底盘。
更大力度招大引强。绘制好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补链图”、目标企业“作战图”,积极举办、参加重点招商活动;抢抓武汉都市群、武汉新城、临空物流等机遇,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转移动向,围绕牛仔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农旅文化五条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投资5亿元的绍兴道阔纺织制造项目、投资5亿元的日美五金制品生产项目、投资2亿元的万硕汽车配件制造项目、投资5亿元的巨帆阀门水暖管件生产项目、投资20亿元的一道新能源光伏电池组件生产项目、投资10亿元的小雷山、大泉沟旅游开发项目等30个重点跟踪项目洽谈,全力引进龙头型、总部型、基地型项目,快速引进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优质项目落户,确保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个,签约金额110亿元以上。
更大力度推进项目攻坚落地。以提升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五率”为导向,进一步落实“周碰头、月开工、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和“红黄”牌管理机制,组建“双千”服务专班进企业、增信心、解难题,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快开工,在建项目再提速、早投产,建成项目早达效、早入库,全年新注册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入库7个,总投资3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2023年,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300亩百亿牛仔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20万方服装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缘瀚服饰加工二期项目、1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抓席丰铸造2号高炉点火投产与航宇鑫宝铸管一体盘活项目(实现产值30亿元、税收2亿元)、启动400亩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成9万方“专精特新”智能化产业孵化器项目;新材料产业重点抓福建兑泰年200万吨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开工投产、推进大瀛复合材料二期项目,推动600亩众冶矿产品循环产业园项目一期6月建成投产,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不少于1亿元的目标,并启动该项目二期建设,力争年底建成投产,2024年产值达200亿元,税收不低于2亿元;农旅文化产业重点抓小雷山风景区提档升级,引进湖北文旅投等投资商,推进大泉沟和天台山旅游开发;食品加工业重点抓雨润一、三期盘活,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创新。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践行服务周到的金牌“店小二”精神,全力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用气、融资等要素供给保障,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2023年,将抢抓全域国土整治、全省宅基地改革试点镇契机,不断优化土地资源,解决项目用地问题;抢抓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建设契机,优化企业用电问题;投入5000余万元,完善马鞍山产业园燃气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企业项目用气、污水处理等问题;依托镇乡村振兴集团平台,加大与市级平台合作和金融研究机构合作,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不断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变资源为资产,资产为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巩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推动资源、平台、服务“三下沉”,提升“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帮代办”服务能力,不断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抢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机遇,谋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确保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22个,总投资50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入库112个,总投资20亿元;积极主动对上“三争”,继续争取专项债资金,加大与央企、国企合作力度,确保更多政策、项目、资金落地;着力吸引和利用外资,全力支持顺富纺织等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培育引进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确保新增外向型市场主体2个,新批外资企业1个,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达29300万元。
更大力度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实施服务业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商贸物流,重点培育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新增商贸业企业5家、新增服务业企业1家。重点支持东神楚天化工与安徽江南化工合作,推动鄂东化工产业总部经济中心落户我镇;以众冶为龙头,引进1家国内知名检测机构和1家智慧物流企业,形成集矿产品贸易、熔铸、检测、物流为一体的大型产业综合体。
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强化高企培育,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力争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2%。鼓励顺富纺织、东神楚天化工等行业领军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培育企校联合创新平台1个、黄石市级创新平台总数达8个,规上工业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100%。
(二)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增强农业发展质效。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重点打造3000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5000亩优质水产生产示范区、实施粪污还田万亩以上,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0558吨、油料产量6004吨以上;围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水产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每条产业链培育一家领军企业,培育新增黄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坚持“一村一品”,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引导花卉苗木、草莓、猕猴桃、甘蔗、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2个;深化农旅融合,壮大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武汉都市圈节假日休闲基地。支持南山村创建湖北旅游名村。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红旗灌区节水配套设施更新改造,实施下朱闸闸门安装、下袁民垸堤防加固工程,加强红旗泵站维修管护和杨华垅水库标准化建设,加快王祠村袁家山塘、马鞍山村大冲坳上首塘等除险加固,确保河库安澜。
提升镇村宜居水平。持续巩固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成果,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个,新增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村1个,打造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常态化推进以“五清一改”为重点、“扫干净、码整齐、清通畅、保常态”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美化、绿化、亮化、洁化“四化提升”,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整治农村户外广告,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打造清洁村庄10个;推进乡村公路、董家湾产业路等工程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更高标准推动省市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把南山村三根祠湾、袁伏二村老庄湾打造成省市共同缔造示范点,以点带面,实现共同缔造整镇推进;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盘活兴成小区,新建龙狮训练馆,精心擦亮“小城镇”;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入实施思想道德铸魂工程、居民素质提升工程、文明创建补短板工程等“十大工程”,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试点改革,全面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农民建房审批管理,推动宅基地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培育2个新型集体经济强村。整镇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林地等闲置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加强乡村振兴集团绩效考核,加强资金政策争取力度,为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应兜尽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6类重点对象危房“应改尽改”,保持教育、医疗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编制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加强大冶湖大港陈贵段、欧家港综合治理,实施11座中小水库、33座万方以上山塘水生态修复工程,力争河流、水库、山塘水质有较大提升;加大违法捕捞、违规垂钓、非法采砂整治力度;开展水美乡村建设,打造小雷山移民美丽家园新村。
(三)坚定不移筑牢底线,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重点抓好老年人群体的免疫接种、预防救治,强化治疗药物准备和医疗资源建设,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健康。坚守粮食安全底线。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推进撂荒地地力修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健全安全生产定期排查整治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差异化管理,突出抓好矿山、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农民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责任,精准抓好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物资储备、疫苗接种等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管理,强化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推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建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室,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每个村培养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加快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和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陈贵;推动共同缔造主要任务向基层社会治理转变,形成具有陈贵特色的治理经验。争创“七无三零”乡村2个以上。
(四)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兜牢就业底线,加强高校毕业生、脱贫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援企稳岗就业行动,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加强农村养老关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村级老年人日间互助照料中心,农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0%。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加强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工作,关心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强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动大冶十中、镇小、南山中学学生公寓、教师公寓、运动场等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动员广大企业及爱心人士踊跃捐资,持续做大陈贵雷山英才教育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健康陈贵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盘活老卫生院闲置资产,引进发展康养项目,促进健康养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陈贵中心卫生院康养综合楼建设。全力以赴确保国家卫生镇复核通过。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弘扬国学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爱国主义文化精神,推介好柯瑾故居、血水塘纪念馆、知青馆、村史馆、民俗馆等一批文化项目资源,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惠民工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抓好新一轮中央、省、市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坚持治山、治土、治气、治废“四治并举”,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进造林绿化、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治理和修复、扬尘和秸秆焚烧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四大工程”,营造林3539.97亩,复垦工矿废弃地300亩,推动辖区5家矿山企业创建绿色矿山,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以上,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政治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丝不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镇党委工作要求,确保件件落实、事事见效,对重大事项、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系统谋划、谋定快动、狠抓落地。坚持对标一流创一流,敢于跟好的比、与强者争、同快的赛、向高处攀,推动各项工作全面争一流、争第一。
(二)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政绩,紧扣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盼,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自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多让群众“咧嘴笑”、不让群众“撇嘴怨”,践行“五共”理念,与人民群众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
(三)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实施“八五”普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践行合同契约精神,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和统计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优化政府服务。
(四)坚持提能善政。坚持真抓实干,保持“拼抢实”的状态与作风,修订镇村干部考核激励办法,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提高能力本领,发扬斗争精神,聚焦发展之要、企业之盼、民生之艰、安全之难,关键时刻豁得出去、顶得上来。
(五)坚持清正廉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机关及各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干部队伍廉政教育,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锲而不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带头抵制违规吃喝,持续纠治“四风”。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节用裕民,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勇当经济发展排头兵,冲刺中部百强镇前十,奋进全国百强镇,为大冶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贡献陈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