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大冶市总支: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支持,您提出的工作建议对我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很有帮助。2022年,大冶市纳入全省市(县)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地区名单以来,我市围绕“优布局、强生态、助产业、惠民生”的整治目标,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相结合,推进水、田、林、路、线、产业、人居等“七网”融合,全力推进全域国土整治工作,取得一定积极成效。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获批还地桥镇、高新区、灵乡镇、金山店镇、保安镇5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共规划二级子项目470个,已完成121个,在建98个,待建251个。已完成投资额75.16亿元。其中,还地桥镇项目为部、省双试点,总投资26.66亿元,已完成投资额21.28亿元,完成项目形象进度约80%;高新区项目为省级开发区试点,总投资40.46亿元,已完成投资额31.08亿元,完成形象进度约76.8%;灵乡镇项目总投资18.03亿元,已完成投资额7.47亿元,完成项目形象进度约38%;金山店镇项目总投资18亿元,已完成投资额3.83亿元,已完成项目形象进度约34%;保安镇项目总投资20.69亿元,已完成投资额0.937亿元,完成项目形象进度约6.2%。大箕铺镇、陈贵镇、刘仁八镇、金湖街办4个乡镇(街办)项目实施方案待黄石市批复;殷祖镇项目正在报黄石市评审;金牛镇、茗山乡项目已形成实施方案初稿。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优化管理抓项目,强化督导提质效。市全域指挥部办公室紧抓制度建设,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一是简化审批流程。印发《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管理意见(试行)》《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子项目建设管理意见》,明确“三级三方联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市全域指挥部技术服务组分乡镇全流程包保技术指导工作,定期开展业务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业务专题培训4期。三是强化考核督办。建立“督导+考核+问责”“周例会、周通报、月排名、年考核”制度,要求乡镇每周更新项目建设“五张清单”,通过交办、督办的方式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二)转变理念促建设,优化方法强治理。学习嘉兴市秀洲区、宁波市奉化区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以“流域+全域”理念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一是纲举目张抓“五水共治”。示范化、项目化推进红卫港、保安西港、罗家桥大港、还桥大港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重点对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粮食安全进行全方位治理。二是蓄势赋能抓“七网同建”。以全域项目为载体,按照水、田、路、林、线、产业、人居“七网”共建的创新模式,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大冶实践”,目前已完成水网整治项目12个、田网整治面积2.6万亩、路网整治项目88个、林网整治项目3个、线网整治项目13个、人居网整治项目17个、产业网整治项目28个。三是夯实基底抓“土地整治”。在全省率先编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林耕互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专项方案,拟调整永久基本农田5000亩、城镇开发边界6000亩、林耕互换2000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000亩,为经济建设腾挪发展空间。四是群策共谋抓“共同缔造”。将“五共”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全过程,累计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启动建设美丽乡村子项目31个,人居环境整治子项目17个,还地桥黄岗村入选全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共同缔造试点村,金山店火石村作为全省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现场推进会大冶参观点,将“大冶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多措并举促融资,资金管理强保障。一是强化资金管理。制定《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资金来源、用途、管理等要求,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规范化管理项目资金。二是加大融资力度。督促各投资建设主体成立专班对接银行,做好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等工作。截至目前,我市获批5个乡镇项目,已完成融资授信67.79亿元,到账资金35.11亿元,其中高新投获得多家银行授信共33.59亿元,已到位16.66亿元;临空建投获得农发行授信20亿元,已到位12.75亿元;两山投获得授信14.2亿元,已到位5.7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项目管理,助推项目建设。一是坚持高位推进,通过市级层面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大箕铺镇、陈贵镇、刘仁八镇、金湖街办4个乡镇(街办)全域项目实施方案尽快取得黄石市级批复。二是全面深化实施方案,各乡镇指挥部要监督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施工,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尤其是涉及项目收益的矿山修复等项目。全面深化项目实施方案,对图对标对表完善子项目规划设计,同步启动相关专项方案编制工作。三是全力推进子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工作,各部门单位全力配合子项目规划设计评审,按市指挥部文件规定开展子项目评审,密切跟进相关子项目手续办理情况,确保所有项目合法合规开工建设。
(二)强化资产运营,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加强项目管理经营,项目投资主体要增配专业人员组建专班,专业化管理项目资产运营工作,明确土地流转收益运营管理、标准厂房运营管理、文旅项目运营管理等可产生收益项目的长期运营管理方式,保证实现项目收支动态平衡,避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二是以农用地整治项目为核心,健全土地流转收益运营管理体系,搭建“村民委托流出、村级集体流转、平台公司统一收储、主体流入经营”服务体系,实现村组、乡镇、平台公司增收。同时,将分散耕地、林地集中连片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对周边湖、港、渠等生态工程进行改造,打造农旅融合特色产业。
(三)加快项目融资,落实资金保障。一是市财政局牵头组建全域项目“资金池”,进一步加强资金集约、高效、安全管理,实现资金统一归集。制定整合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将相关部门单位各级财政资金统一归集到全域项目“资金池”,充分发挥集中资金效用,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完善全域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拨付审批流程,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项目资金。三是聘请财评单位对我市全域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工程造价合理,保证项目资金使用规范。
感谢您的提案,希望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为大冶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 6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