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4-10-15    文章来源:大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一个中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着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优化营商环境继续领先,探索推进“扫码出图”和“一站式”加梯审批制度试点入选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点名单;对上争取再创佳绩,争取各类资金3.5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5%;行业管理取得进步,获得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和“八大行动”先进单位、巩固脱贫成果优秀单位以及在墈头老街改造更新工作和对上“三争”工作中表现突出被给予嘉奖。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城市品质稳步提升。2024年,我局实施的城建重点工程项目24个,其中新建工程3个,续建工程21个。其中:已完成桑梓路(金湖大道-湖滨南路)、尹家湖生态公园园林景观工程;续建(新建)湖滨路跨湖大桥、东风路西延、大箕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劲牌体育馆人行天桥建设项目、黄狮蟹人行天桥改造项目以及清和路至叁村小区消防通道建设等畅通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同时,采用片区化、工程化措施将我市城区划分为刘长席-陈大模、胡东生-余家庄、金墩村-畈口周湾等3个片区进行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处理“补空白”,已累计完成敷设污水管道3040米,污水检查井(室)494座。

2.城市更新持续推进。一是委托省级规划机构编制《大冶市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编制《大冶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大冶市完整社区专项规划》《大冶市老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均已通过专家评审会,对每个重点项目的类型、投资金额、实施计划及建设主体进行了具体的指引,以指导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参与。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首批共8个片区,79个小区,已完成建筑物本体改造任务量86%,基础部分改造任务量80%。对已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增添设置停车位600个、汽车充电桩80个。同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进入“加速度”,已累计审批加装96部,其中已建成电梯20部,在建42部,加装电梯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

3.房屋征收步伐加快。一是完成墈头老街二期改造更新工程项目涉及征收房屋共150户,总建筑面积约7200m2。截止目前,有力保障了墈头老街改造更新工程房屋征收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协助市经信局建立房屋“一户一档”,制定出台《原矿山设计研究院地块房屋腾退(收购)补偿规定》。目前已签约27户,签约率77%,腾退27户;三是打通城市断头路,完成沿湖路提档升级道路建设项目征收工作,目前已协同大箕铺镇政府完成沿湖路2户,总建筑面积约254㎡的签约腾退工作。

(二)聚焦“谋”,提振市场供应信心。

1.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围绕“保交房、改危房、换新房、住好房”四个方面发力,不断做好政策支撑、优化服务文章。一是千方百计“保交房”。认真落实属地政府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强化项目监管,建立“一项一策”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处置,防范市场风险。目前,正泰华府二期、誉邦·长乐府、海雅香山湖二期剑桥公、中梁首府、金湖明珠等项目延期交付问题均已化解;涉及海雅香山湖一期B1地块、学府公园、汇金广场等3个项目办证均可以办证;怡馨小区8号楼、金港新城、维尔斯京花园等4个项目正有序推进。二是政策激励“换新房”。制定出台《大冶市商品住房“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对原已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继续有效执行,促进住房健康消费。截止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3.26万㎡,同比增长4%。房地产业工资总额6281.7万元,同比增长2.1%。二手存量房成交1194套,成交面积22.37万㎡,交易金额6.85亿元;通过实施以上政策“组合拳”,我市房地产市场呈恢复性增长态势,累计吸引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员1.8万余人进城安居乐业。三是共同缔造“改旧房”。积极探索城镇危旧房改造,出台《关于支持城镇合作化改造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从土地规划政策、落实税费优惠、专项补贴补助、配套资金支持、优化审批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选定老市委家属区、金湖街道畜牧场、食品公司大道职工住宅楼和公汽公司武备路综合楼4处危旧房改造试点,目前,金湖街道畜牧场小区居民自主更新改造方案已制定,将于近期实施改造。四是提升品质“住好房”。根据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住好房的新期待,积极引导房企业应用新理念、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住宅产品升级换代,出台支持和鼓励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政策措施,从户型建筑设计、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公共配套标准、优化容积率计算等“四个优化”,激励房地企加快高品质住宅建设,实现我市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2.住房保障不断完善。一是制订《大冶市公租房小区管理服务提质行动方案》,加快公租房小区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公租房小区服务配套设施;二是制订《大冶市2024年住房保障工作方案》,确保住房保障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住房困难家庭,完成发放71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租赁补贴,共计83234元。三是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2364套,其中:长租房807套、先租后售1543套,有效满足更多群体住房需求。

3.物业管理成效明显。一是常态化开展物业服务质量巡查。检查231个物业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下达整改通知268份,督促整改问题302个,通报25个物业服务小区服务质量问题,扣除信用积分275分;二是推进业委会扩面提效工作。城区四个街道住宅小区数量392个,已确认组建业委会389个,累计受理各类信访投诉879件,办理率100%,参与“三方联动”会议13次,物调委会同调处纠纷37起,调处成功11起;三是联合市城管局、市创建中心,属地街办参与物业小区治理。向属地街办移交违建问题线索24条,向城管局移交问题线索3条。日常抽查自治小区72个,发布小区“十好十差”榜6期;四是推进停车惠民工作。完成全市102个物管小区地下车位数据复核、地下通道闸口统计等工作,协调罗普特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接19个小区,4个商业综合体共计41批次,完成19741个地下停车泊位复核。

(三)注重“抓”,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持续改善住房条件。坚守“危房不住人”底线,印发《大冶市2024年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冶危改办〔2024〕1号),明确了我市2024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思路和要求。定期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情况实行动态监测,结合自建房屋系统信息,组织各乡镇积极开展低收入群体房屋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发现一户,鉴定一户,改造一户。目前,已完成新增动态危房改造对象44户,已下放补助资金145.32万元,第一批41户已全部竣工完成,第二批3户已完成房屋主体建设。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开展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把落实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针对督察反馈指出的3个方面问题,制定12项具体措施推进整改,指导完成还地桥镇、陈贵镇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灵乡镇、金山店等乡镇完成污水管网清淤25公里,混错接整改190处,污水管网修复172处,新增管网30处,10.2公里;截止9月份,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05.15mg/L,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负荷率达到88%,污水处理率达到80%,我市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对各乡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摸底调查,建立农村建筑工匠名录,指导各乡镇(场)完成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和安全生产培训600余人次,有效提升工匠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三是广泛推广农房住宅建筑设计图集,免费提供村民使用。在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环节中实行“带图审批”,已审批1211次,使用率达100%。

(四)着力“优”,提升服务质效水平。

1.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定期开展服务“四上”企业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133.22亿元,同比增长9.7%。引导企业申请纳入建筑业统计专业库,完成入统手续10家,另3家正走入库审核流程。积极鼓励建筑企业资质晋升,帮助湖北汉冶文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北辉亮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升一级和16家建筑企业资质首次申请、增项37个。

2.优化行政审批管理。一是深入推进“扫码出图”,依托“数公基”“数字住建”推行图纸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建筑市场监管、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管、房屋管理等业务提供基础数据平台;二是推行“一站式”加梯审批制度,结合大冶实际,起草了《大冶市加装电梯“一件事”流程再造方案》《大冶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暂行办法》等,目前“扫码出图”数字化共享闭环管理和推行“一站式”加梯审批制度确定为先行区创建工作重点,计划确保11月底前通过省住建厅验收。

3.建筑业市场持续规范。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截至目前,共受理38例案件,已处罚到位476.5万元。同时,制定并印发《深入开展全市建筑市场“三包一挂”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转包3起,挂靠1起、违法分包1起,在全市已办理许可证的31家建筑工地安装实名制系统并进行关键岗位人员考勤。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对我市注册建造师数据存疑的85家企业进行核查,并记入大冶市建筑市场红黑榜,录入湖北省建筑信用一体化平台,共录入不良行为72起,编发通报文件两期,有效净化我市建筑市场。

4.绿色建筑节能低碳广泛推广。截止目前,已完成新增节能建筑面积81.8万㎡,完成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1.2万㎡,完成可再生能源项目应用面积53.1万㎡(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面积7.1万㎡),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面积5.01万㎡,绿色建筑高星级项目数量达100%,持续擦亮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五)强化“管”,筑牢安全稳定底线。

1.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受监在建工程63项(建筑面积400余万㎡),已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注册手续32件。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抽查、安全生产检查、机械设备检查等一系列执法检查共计800余次,完成竣工验收工程91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建筑工地特种设备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市无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2.消防安全全力保障。自《关于组织全省住建系统开展“厂中厂”“园中园”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整治“雷霆行动”的通知》下发以来,共排查走访厂中厂、园中园企业190家,其中4家厂区45个承租企业办理了主体消防验收手续。同时,为把好全市消防安全源头关,累计完成验收、备案项目76个,面积137.92万m2,完成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28个。

3.加强房屋安全整治。我局充分利用自然灾害普查房屋调查、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既有城镇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和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开展隐患排查和专业鉴定,确定房屋安全级别,依照级别提出整改建议,指导问题整改,打通了隐患排查整改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经排查农村自建房18.52万栋,经鉴定为C级危房2260栋、D级危房3708栋,全部录入信息系统。指导各乡镇(场)开展C、D级5968栋农村自建房工程措施整治销号,已完成采取工程措施销号3117栋,完成率52.23%;采取管控措施销号2851栋;新增核查认定历史建筑30处,制作历史建筑标志牌62个,挂牌率100%,全部完成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

(六)注重“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年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局主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12次,召开民主生活会1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1场次。通过各项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全局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强化了政治纪律意识。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日常生活工作始终,与日常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告制度,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通过局党组会集体决策。同时,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谈话提醒,今年以来,党组书记共开展“三谈一函”8次,共计10人次,通过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从思想源头筑牢党员干部防腐防线。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2024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建设需要提速,一些重点工程受内外因素影响,推进力度不够;二是行业管理有待加强,建筑领域、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问题偶有发生;三是服务民生存在短板,物业监管、房屋质量等方面信访矛盾纠纷存在风险;四是房产市场矛盾突出,房地产项目延期交房、降价销售等矛盾纠纷呈多发态势。

三、工作计划

2025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整体谋划,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聚焦行业发展,在构建房地产建筑业平稳发展实现新格局。一是支持建筑业健康发展。加大本土建筑企业培育力度,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晋升等级资质,计划2025年总包或专包升一级资质1-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0亿元以上,实现建筑业产值稳定增长;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推行“以旧换新”,细化我市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方案,畅通旧有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流通环节,盘活我市存量住房。对平台公司收购的旧有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房源,以解决我市“新青年”“新大冶人”及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需求。三是持续抓好保交楼。全力做好在建项目保交付、停建项目促复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积极指导盘活日月星辰、当代阅、欧蓓莎等“烂尾”商品房项目,维护经济发展大局。

(二)聚焦城市更新,在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探索建立以危旧房更新改造、城中村整治、特色街区为重点的城市片区化更新机制。一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年计划4个标段,涉及54个小区,住户5256户,改造面积62.62万㎡,完成加快推进50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解决居民“上下楼”难问题;二是加快补齐城市设施短板。不断增加中心城区交通“硬件”。启动尹家湖西南岸滨水景观、湖滨路拓宽、刘建和西侧、熊家洲大道西延、莲花路北段等新建、改建道路项目,计划投资3.9亿元。启动实施1-2个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项目,达到住建部完整社区验收标准。三是推动金湖街道畜牧场小区危旧房改造先行试点,指导社区引导居民参与,成立危旧房改造合作社,共同推动危旧房换新升值。

(三)聚焦民生保障,在改善人居环境和谐共建实现新路径。一是多渠道筹集(收购)保障性租赁住房,收购在建商品房项目1100套转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增加房源供给,按照“先租后售、长期配租”等运营模式,提供差异化住房供给,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和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不同群体住房需求。二是建立健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行房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住宅产品升级换代,指导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绿色、智慧等高品质住宅小区,促进住房消费提档升级。三是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构建“雨污全分流、管网全覆盖、污水全处理、运维全管控”的乡镇污水处理体系,力争到2025年度,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BOD平均浓度达到85mg/L以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5%以上。

(四)聚焦服务理念,在规范行业管理试点改革实现新突破。一是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的要求,持续深化推进“扫码出图”“加梯一站服务”等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理念。鼓励并引导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力争2025年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比达100%,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提升15%,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50%,新增1-2家“双三星”绿色标识企业。三是加快建设“数字住建”,搭建完成“一个中心、数字住房、数字建造、数字城建、数字村镇”五大驾驶舱和可视化数字监管中心,完成数字住建系统与底座平台的地图对接,并构建统一的住建工作门户,赋能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全面推广“智慧工地平台”应用,力争2025年底在全市完成建筑工地“信息化”管理覆盖率达90%以上。

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