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公共自习室建设,推进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落实。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建设完成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的公共文化总分馆体系,图书馆与分馆之间图书实现互联互通、通借通还。目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内设有自习室(30座)、报刊室(60座);乡镇图书分馆14个,均设有图书阅览室;38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有农家书屋(图书室),近千个文化礼堂设有图书角,城区书香大冶•阅读驿站50余家,在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村湾等设置图书流动点120个,全部开放并接待群众。为推进文旅融合,在龙凤山、小雷山、鄂王城生态园、楚天香谷、沼山桃李农场等景区景点均设有阅读空间,全市实体书店规模逐年壮大、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城乡阅读空间的设置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提供了有益补充。
二、工作举措
(一)针对读者情况,深入调研公共自习室需求。为精准把握读者对公共自习室的实际需求,我局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工作。一方面,通过线上征集的方式,收集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自习时间、空间需求、设施配备等方面的期望。另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各楼层及周边区域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目前,已收集有效问卷50余份,访谈读者60人次,初步掌握了读者对公共自习室的需求特点,为后续新馆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优化馆内资源,满足部分读者个性化需求。大冶市图书馆于2000年对外开放,目前馆舍及设施设备老旧,新馆正在建设中。为缓解图书馆内自习座位紧张的问题,对特藏室进行了改造升级,增加了座席数量10余个。这些新增座席不仅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读者提供了更舒适的空间,还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内的自习资源。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特藏室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环境整洁、设施完好,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科学规划空间,拓展自习场所。大冶市图书馆新馆正在建设中,部分空间规划可用于自习,为读者提供更多学习场所。新馆位于大冶湖文化综合体西北方位,总规划面积1.16万㎡。其中计划将在负一楼建设阅读大厅(城市书房),面积达1000㎡,在二楼建设开放阅读区305㎡、成人阅览区655㎡(自由阅览),在三楼设置开放阅览区290㎡,将为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空间;另有290㎡的沉浸式自习室,为收费区域,旨在为有更高品质自习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
三、下步计划
(一)科学规划公共自习室建设。结合前期调研结果以及新馆空间规划,制定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自习空间建设计划。同时指导城区和乡镇图书分馆,做好图书阅览室的免费开放工作。加强实体书店合作,鼓励具备条件的阅读区域开放,扩大群众自习空间。
(二)推进科技化建设。新图书馆建成后,计划利用微信公众号、智慧图书馆等资源,探索引进预约系统,实现场所和服务选择、时间和座次预约的便捷化。同时,探索建设24小时公共自习室可能性。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