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扩大内需,深挖潜力促消费。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围绕《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聚集人口促进消费的实施意见》中的12条聚集人口促进消费的措施,细化了汽车消费、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落实举措,正在逐步实施。
二是挖掘消费潜力。先后组织举办“荆楚购·年货节”、劲牌小满封藏节、殷祖白茶节、保安桃花节、茗山荷花节、农民丰收节等11场大型专题促消费活动。组织开展中秋、国庆系列促销活动,其中“铜都星光音乐节”有4万余人参加观看,拉动住宿、餐饮消费增长30%以上。同时,发放1137万元“2023惠购湖北”消费券,直接带动消费6000万元以上,其中全市限上家电企业6月销量较去年提升37.9%。
三是优化消费载体。加快消费场景和平台建设,做优雨润中央商场、阳光新都等现代商圈,大力推进磡头老街区改造,全力推进吾悦广场工程收尾、品牌商户招商等工作,确保12月15日开业,已与瑞幸咖啡、星巴克咖啡、上海盛百客等10家“首店首品”达成入驻意向,高标准打造吾悦商潮商业步行街。积极培育夜间经济,恒达欢乐大世界夜市、湖滨路美食街人气旺盛。
(二)聚焦纾困解难,服务企业增信心。
一是为企业解难题暖服务。全体干部职工走出机关、走向企业,持续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重点企业做好调查研究,排查化解问题累计21个,化解率90%;帮助企业争取中央、省市各类专项资金1217万元,其中帮助融通高科争取到552万元专项资金;共计145家商贸企业获得“无申请兑现”商贸业发展专项资金519万元;为独特服饰、九歌乐器等企业提供英语、俄语翻译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外资培训,多次上门服务企业协调税务、海关解决企业退税、植物出口备案等问题;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开展信保政策解读活动,为我市24家企业争取到省厅全额出口信保扶持政策。
二是助企业稳订单开市场。为裕元服饰、金誉制衣4家等争取到广交会摊位10个,获得2000万美元意向订单,协助企业争取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行业展会,单次展会给予最高3万元补贴。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指导融通高科、华坤包装、冯家山硅纤、百世吉等企业通过加大中亚、东盟、RECP、“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国家市场开拓力度、技术改造等方式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三是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商务窗口办理的事项由原来的三项增加到九项,在扩权赋能强县改革中,确保了下放权限真正“放得下、放到位”“接得住、用得好”。截至目前已办理扩权赋能事项:《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3件,《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48件,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3件。
四是牵头做好蔬菜产业链工作。出台《大冶市2023年蔬菜产业链建设奖补方案》,落实2022年度蔬菜产业奖补资金558.92万元。2023年新增蔬菜产业链重点项目17个,计划投资金额近2亿元,新建冷链物流仓储中心1个,新建或改建设施蔬菜基地5个,培育100亩以上露地蔬菜种植基地3个。预计全年新增露天蔬菜1300亩,设施蔬菜1200亩。
(三)聚焦示范项目,电商赋能增流量。
一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1个市级电商产业园、170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平均每月可为站点负责人增收近2000余元,每月可为周边村民提供百余人次服务;强化电商人才培训,助力电商创业就业,已培训学员10191人次,带动学员网上开店、网络直播有200余人,带动就业500余人。
二是开展直播带货销售。今年累计开展了保安狗血桃、金山店香李、三山湖翠冠梨、天天红产品、金柯辣椒等现场直播助农活动8场,通过现场直播引流获客推广,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缓解了滞销难题,累计带动网销额近百万元。
三是短视频流量植入,带动实体店铺销售。引导商家逐步与各本地生活平台合作,形成了“本地电商+本地生活”的生态圈,如“吃喝玩乐在大冶”本地生活平台目前平台用户15万,每年可产生30余万笔订单,本地合作餐饮商家达90%以上,每年在线上平台举办各类吃货节等活动百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带动消费达亿元。
(四)聚焦安全生产,守牢底线强监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起草并印发了《2023年商贸(成品油)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要点》和《大冶市2023年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组织召开商贸(成品油)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部分商贸企业召开2023年商贸(成品油)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大型商场(超市)、专业性市场、加油站(点)安全管理,督促企业9家商贸业企业和50家成品油经营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持续督促相关企业累计投入资金60万元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组织城区各大型商场(超市)、成品油零售企业、重点专业型市场、报废汽车拆解等领域15家企业开展了一场消防应急演练,做好警示教育,进而提高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置水平。
三是开展隐患排查整改。联合开展检查行动8次,针对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燃气安全、电气安全及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商场(超市)、加油站(点)、宾馆(酒店)410家次,出动人员1200人次,排查一般隐患210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80份,已完成整改190条,整改率90%;对武商挂牌重大隐患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已督促整改到位。
四是持续规范成品油市场。开展“打非治违”联合行动,累计完成成品油违规经营问题3条,联合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扣押取缔非法加油车辆3处,拆除加油机3台,拆除车载加油设施3台套,扣押柴油2.33吨,行政拘留3人;推进“点改站”升级改造,已完成点升站2家,竣工6家,已竣工待验收6,正在办理手续3家,拟注销13家;加大税控设备安装进度,完成大冶市全部20家民营站、44家中石油中石化的税控设备安装及数据上传,接通率100%;在营民营加油点7家因市级资金问题暂未启动。
四、2024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动商贸业项目建设。以开展武汉都市圈融合发展行动为战略指导,持续推进鄂东消费中心重要增长极工作,补短板优供给,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吾悦广场特色商业街、蔬菜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服务,指导吾悦商业街争创“湖北省级特色商业街”“消费集聚区”等荣誉,推动商贸流通形成新发展格局,紧盯雨润中央商场扩容升级等项目招商,助力县域商贸经济繁荣。
(二)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依托我市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向乡镇和乡村延伸商品和服务,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到2025年底前,各乡镇对标新建(改造)1处商贸中心(其中基本型3个、增强型5个、提升型2个),实现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指导乡镇围绕“擦亮小城镇”行动,推进提升村级便民店建设,提高村级网点覆盖率,健全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提升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三)持续推动电商发展。在电商示范项目顺利验收的基础上,抓好项目规范提升和电商产业园运营,重点解决我市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线上推广销售难点,推动我市电商直播、短视频推广等新兴模式成熟发展,培育2-3名头部主播,将电商产业园打造成“省级众创空间”,争取“国家级众创空间”;支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培育2-3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力争劲牌、颜餐电商申报为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
(四)持续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引导帮助劲牌公司、长城汽车、吾悦广场、中央商场等主体举办主题展销活动,促进本地产品销售。进一步发挥消费券杠杆效应,继续举办消费券为主题的促销活动,持续刺激消费,实现消费回补。
(五)持续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强化对已落地招商项目以及本土企业的帮扶,通过政策杠杆引导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协助融通高科、中立轮毂等外贸企业开展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进出口“破零倍增”。
(六)抓细抓牢安全生产不放松。牵头商贸(成品油)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最大化消除商贸领域安全隐患。继续贯彻落实“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工作部署,重点打击“黑加油点”和“流动加油车”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成品油流通市场安全规范运行。
(七)做好行业监管、规划和审批工作。借助扩权赋能改革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契机,以厘清行业监管具体工作内容和监管边界为重点,积极营造省内优秀的商贸流通营商环境,以规范管理促进鄂东消费中心城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