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大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10日
2023年,大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大冶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局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学习落实大冶市七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全局职工干部发扬拼抢实干的优良作风,聚焦“八大行动”,突出工作重点、把准工作方向,以“当好主力军、建成节点城、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为目标,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监管效能为抓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服务,全面抓好各项涉企工作。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畅通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落实营业执照注销免回收制度,今年共办理营业执照注销免回收415件,全面落实食品、药械许可营业执照、法人或负责人身份证免提交制度,今年在全省首推无欠税证明代替清税证明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个转企”先行区创建试点工作,截止今年9月底已指导完成“个转企”298户。在25个高频行业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截至2023年9月底,共发出239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积极探索开展“证照联办”和“一业一证”叠加合并改革,助力市场主体更好地实现准入又准营。
二是优化许可审批事项,当好贴心服务“店小二”。全面推行名称自主申报、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制、企业开办“1050”标准、歇业备案登记制度、简易注销等多项登记、审批事项。截止今年9月底,共办理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6719件,预包装食品备案811件,食品告知承诺422件,“一事联办”458件,共办理企业营业执照登记3431件,个体营业执照登记8067件,食品、药械许可4152件,特种设备许可504件。落实营业执照免费邮寄、新开办企业印章免费赠送等服务举措,今年截止9月30日,为2693户市场主体免费发放印章。开展上门办证进企业、进社区服务,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点对点上门办证帮扶。
三是强化信用监管,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将年报工作和“双千”工作、日常检查、注册登记有效结合起来,全方位宣传、指导企业年报。截至今年6月30号,全市企业22354家,已年报21825家,年报率97.63%;个体工商户72981家,已年报71150家,年报率97.49%;农民专业合作社1571家,已年报1540,年报率98.03%。开展信用提升工作,规范失信经营主体的信用修复工作流程,今年以来,共修复异常名录373条,涉及经营主体260户。推进监管标准规范化及联合监管常态化,积极应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建立健全适用于专业领域的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落实好“公示即监管”基本理念,全面实行抽查结果公示制度。截至9月底,我市共发起双随机抽查任务171次,其中部门联合抽查139次,占比达81.28%,运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双随机差异化抽查123次,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抽查的结合率达71.93%,抽查检查对象832个,基本实现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二)立足监管职能,全方位筑牢市场安全底线。一是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整体水平。持续加强对中大型餐饮单位监管和隐患排查,做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示。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重点排查工作,共覆盖220所校园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其中根据省市两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对全市承包制食堂进行了详细的摸底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041人次,检查学校食堂(托幼机构)共511户次,排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46个。推进餐饮业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截止今年9月底,共有220所学校幼儿园、7家养老机构安装了智能摄像头。开展网络外卖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清理工作,共约谈网络外卖平台2家,落实外卖“骑手”健康管理制度,要求持有效健康证上岗率达100%。推广应用“智慧监管一张网”模式,加强餐饮服务单位信息化建设,指导经营者利用“湖北智慧监管”微信小程序进行智慧管理,打造食品安全监管服务“一张网”。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面落实,目前已指导568家企业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职责任务。
二是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瓶监管能力。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点专项检查。针对疫苗验收记录、冷链运输记录、疫苗储存条件、疫苗检验合格证明等开展检查,截止今年9月30日,对我市全部23家新冠疫苗接种点实现全覆盖检查,出动检查人员70余人次,切实保障疫苗接种安全。按时按量完成基本药物和高风险药品专项抽样任务和日常监督抽样任务,确保抽检工作顺利推进。截止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药品抽样任务45批次,化妆品7批次,医疗器械5批次均已送检。狠抓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全年应完成药品不良反应700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18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50例。截止日前,已完成药品不良反应上报662例,医疗器械上报181例,化妆品上报41例,分别完成全年占比达95%、100%、82%。督促药品经营企业持续做好四类药物库存销售情况上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流通领域暗访检查,检查药店150余家次,村卫生室200余家次,个体诊所42家次,医疗机构65余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无处方销售处方药、植入性医疗器械、严厉打击医药领域腐败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药品48起,整改12家,立案36起,涉嫌涉及行刑案件案件7起,涉案金额达20多万余元。
三是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走深走实。积极推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隐患整改,完成法定检验,深入开展电梯、起重机械、气瓶等专项整治和“安心乘梯守护”行动。做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开工告知的权利事项下放承接工作。根据市安委办《关于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转段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11月是全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的第三阶段),督促各基层所准确把握转段后的整治工作重点,开展精准执法检查。
(三)积极主动作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加强对市场食品(农产品)、工业产品、流通商品三大类日常监督抽检工作。截止今年9月底,已开展食品(农产品)计划抽检2505批次、工业产品345批次、流通商品330批次,针对定期督办抽检任务完成情况,对不按进度执行、不按要求、不予以配合的单位和个人、擅自更改既定检查项目的行为,进行督促整改。在网络交易市场监管领域,继续开展“平台点亮”行动,规范网络经营主体,督促平台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
二是严厉查处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督促平台责任落实。尤其是加大对医疗、保健食品、房地产、金融等行业互联网广告监管力度,坚决打击网上虚假宣传、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以重点领域广告专项整治为抓手,严管严治虚假违法广告。截止目前,检查广告经营主体24家,监测广告876条,责令整改42户,依法拆(删)除违法广告42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2起,罚没2.3万余元。开展合同格式条款整治,推广合同示范文本。积极引导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通过媒体宣传、法制讲座等形式,增强消费者和经营者使用示范文本的自觉性。重点督促全面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GF—2020—2604),《团队境内旅游合同》(GF—2014—2401),《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GF-2023-2610),《黄石市住宅装饰装修施工合同》。
(四)进一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执法效能。一是以“局所联动”为契机,构建“执法大队+基层所+业务股室”的联动执法体系。依托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做好市场行为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增益百姓福祉。截止第三季度,在行政执法领域我局累计立案250件,结案179件,完成全年案件任务数的89.5%;其中食品安全案件立案171件,结案127件;药械化安全案件立案52件,结案35件;办理行刑衔接案件1件,包容审慎监管案件14件;转供电规范清理案件立案1件,结案1件,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量。截止10月10日,罚没金额金额为465.7671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90万元,全年指导目标数为560万元,完成率33.93%。
二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制定行政执法培训计划,将执法业务知识学习融入日常。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以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纠纷、价格监督、商标广告等典型案例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展学习研讨,不断提高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履行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水平。上半年,共开展全系统行政执法培训2期,大队内部执法交流培训6期,以老带新模式,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组织3批6名新进执法人员开展实战培训。
(五)统筹推进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提升工作。一是大力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深入企业指导服务专利申报和运用、商标品牌培育使用等。组织劲牌、大冶刺绣等企业申报参加全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指导10余家优质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生产企业申报入驻“湖北地理标志品牌体验馆”及“京东·湖北地标馆(筹)”,进一步提升企业、区域品牌主体的品牌价值。二是加大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力度。2023年新增持正堂、实美、登峰强螺3件湖北省优势商标,9家企业获批使用“保安莲子”、“谈桥豆豉”、“谈桥千张”、“保安狗血桃”等4件地标专用标志,实现我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零突破”。三是深化知识产权的协作保护与运用。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打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到司法的各个环节,挂牌设立大冶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跨区域协作模式优势,缩减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和文书送达等环节的办理时长,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办理效果,形成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组建服务专班,持续高频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强化“政企银”联动,不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深入产业企业,今年以来收集企业质押融资需求信息10余条,组织正明铝业、登峰高强、祺峰动力等11家民营企业融资贷款9485万元。
(六)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强化计量监管工作。一是推进标准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力争标准化监管实现新成效。组织企业开展2024年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工作,推进对标达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目前我市已有的190家企业中,共涵盖916种产品的811项产品标准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自我声明公开。今年截止至9月底共有35家企业主动在平台上进行了自我声明公开,争创高标准高质量企业意识不断增强。
二是加强计量检定工作,实现计量惠民目标。持续开展强检计量器具在省级平台上的企业申报审批指导工作。目前,已申报涉及医疗卫生、安全防护、贸易结算、环境监测等强检项目的备案器具数共13753台,备案数占黄石地区33.39% ;实检强检计量器具3365台件,实检数占黄石地区23.94% ;总体检定合格率为98.93%,高于黄石地区总体检定合格率96.16%。对辖区内加油站在用燃油加油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今年累计共检查加油站133家次,累计检查燃油加油枪859把。保证加油站计量器具日常能够准确运行。开展集贸市场、眼镜店、医院、治超检测站、电动车充电桩、粮食企业、节水器具销售企业等重点管理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38次,检查各类型在用计量器具 862台件,发现问题计量器具 12台件,督促整改12台件,停用5台件。通过高频次的监管检查,有力督促相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安全经营,维护辖区民生计量准确。
(七)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和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工作,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各项工作。全面取缔我市校园周边成人用品店,全面开展活禽市场专项整治,推进禽类白条上市;做好“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测评,积极做好乡村振兴、双千、“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扫黄打非”、招商引资、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防艾、防汛抗旱、工青妇群团等工作,积极维护大局稳定。举办特种设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各类培训34期;利用“5.12”减灾防灾日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燃气充装安全及液氨泄露安全应急救援演练;开展“5·25”全国护肤日及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认真办好“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5.20”世界计量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电子屏幕、展板、横幅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加强“抵制餐饮浪费引领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宣传教育,推进12315“五进”工作,扩大社会消费维权网络的覆盖面,引导和督促经营者履行消费维权的社会责任。
(八)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围绕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市场监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意识形态工作“五纳入”,每两个月研究一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分析研判系统意识形态情况;扎实推进“首单宣讲”“主题学习”等活动,累计组织开展次中心组学习、次支部集中学习,党组书记、局长及全体班子成员为系统党员干部开展“首单宣讲”和讲党课3次,组织党组成员开展“两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7次;推进全市系统“作风建设年”行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系列实践活动,系统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7000余人次,进驻企业1000余人次,为市场主体解决问题90余个。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健全局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46份,加强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累计开展廉政谈话66次,谈话人数400余人次。累计报备重要干部任免75人次,大额资金使用18次。三是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完善机构设置,提升运转效率,对部分股室(单位)职能进行调整,增设一个事业单位大冶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选派3名干部(党建指导员)驻企服务,选派28人助力乡村振兴。累计提拔年轻干部3人,职级晋升8人,推动15名九级职员晋升为八级职员,调整一般干部86人。做实“小个专”党建工作,办好“小个专”经济组织党员培训班,大力推进“三个同步”工作,积极推进非公党建“两个覆盖”。修订政务工作运行制度4项,主动接受纪检嵌入式监督,财务管理规范、后勤保障有序、机关运转顺畅。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3年度工作取得的成效,既离不开省局、黄石市局的正确指导,又得益于大冶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支持。既有的成绩是全局系统职工自上而下奋勉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从班子成员到基层职工的辛勤付出。
但是目前市场监管工作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质量提升工作、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三品一特”安全监察、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方面还存在若干短板弱项。智慧化监管的水平仍然有待提升,“互联网+监管”的治理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领域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监管职责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仍有待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短板和不足,少数干部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作风亟需进一步改进。部分股室和基层所干部队伍老化问题突出,人才梯队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智慧化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冶实践的市场监管新篇章。对于2024年度的工作,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谋篇布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2024年我局将继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主动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继续抓好内部学习和外出培训,确保党员理想信念更牢、政治素质更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市场监管正确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理念,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市场监管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二)坚持风险防范,筑牢市场监管“四大安全”底线。聚焦市场监管的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执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加强对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外卖平台的监测,加大网络餐饮抽检,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优化网络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优化“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机制,推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重点领域监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用+智慧”监管水平。
(三)坚持便企惠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走深走实。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重点支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落户、融资平台建设等,为重点企业做好服务,充分挖掘乡镇、街道内在潜力,为我市市场主体发展蓄势赋能。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一事联办”、“证照联办”、“跨域通办”、“智慧审批”等改革落地。构建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提高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质量。
(四)坚持提高站位,深入推进各项战略行稳致远。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行业质量提升,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竞争力,增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引导市场主体加强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工作,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