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8日,已收集809条问题,整改完成809条,完成率100%。其中:“两条底线”问题数14条;“三资”监管问题数701条;惠农补贴问题数21条;乡村工程建设领域问题数65条;基层形式主义问题数8条。
一、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
针对防返贫摸排、帮扶政策落实、衔接资金项目谋划论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共发现问题线索14条,涉及保安镇、还地桥镇、金牛镇等10个乡镇街道,已全部整改完成,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了防返贫防线。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线索701条,其中资金管理方面问题220条、资源管理方面问题288条、资产管理方面问题23条,全部整改完成,共追缴资金670.1万元。移交纪检部门线索65条,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数2例,追责问责100人。全市建立并完善制度30项,市级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开展督导24次,并在全市332个村张贴问题线索通告,广泛征集线索。
三、惠农资金补贴方面
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问题线索21条,全部完成整改。其中市种植业服务中心问题线索8条,违规领取补贴涉及3户计2696.25元,补贴资金已全部退回,“一卡通”账户信息有误涉及5户,已在当地财政所完成“一卡通”账户信息更改;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查找问题线索13条,查否家庭农场领取补贴资金1条,其他问题已整改完成,违规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已退回、相关信息已更新,并对相关财政所人员、村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处理。
四、乡村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
乡村工程建设领域一共排查出65条问题线索,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排查出53条问题线索,涉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建后管护、资金拨付等方面,已全部完成整改,建立和完善制度7项。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方面排查出4条问题线索,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建立和完善2项制度。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建设方面排查出8条问题线索,均已完成整改。
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方面
通过自查自纠、巡视巡查等方式排查出8条问题线索,涉及会议记录不规范、财政制度执行不规范、工作群登记管理等方面,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并新建制度2项,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清产核资和平台建设工作
市镇两级已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责任部门、责任分工和具体举措,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工作指导,已落实工作经费328万元。截至12月16日,全市332个村,已全部完成清查核实工作。全市成立了市、镇、村三级工作小组,压实了工作责任。第三方测绘公司和技术公司也已经入场,正全面推进后续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对已排查出的问题“回头看”,加强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到位。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整治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源上遏制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