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24年涉及市农业农村局的政协提案共16件,其中牵头主办8件,协办8件,主要反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土地撂荒等问题,涉及市农业农村局的人大代表建议共11件,其中我局牵头主办6件,协办5件,主要反映防止耕地流失、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问题,充分反映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的要求、关心和支持。截至目前,我局主办的14件建议、提案已全部完成办理,面商率、答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建议、提案交办后,我局于3月18日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4月9日召开党组会认真研究,按各二级单位和股室职责对提案进行分类,讨论提出办理意见,精准高效交办。3月28日印发了《市农业农村局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和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直各有关二级单位和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节点,逐级落实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及责任人,确保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事事有着落。
(二)紧盯时间节点,规范办理程序。我局各承办单位、股室坚持“依照程序,及时办理”的原则,遵循“先面商,后回复”的程序,积极开展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沟通交流,虚心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及时改进办理工作举措。如在办理《关于防止耕地流失整改图斑继续抛荒的建议》时,我局于5月10日赴殷祖镇五庄村与黄代表进行面商,向代表介绍了全市流失耕地图斑数量,复耕复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等方面,促进办理工作有效推进。在办理“关于大力推广特色养殖,推进大冶水产产业链发展的提案”(25号)时,我局于3月8号赴东风农场于朱学斌委员进行见面沟通,征求意见。6月25日拟定办理情况的答复,有针对性地推广我市名优特色养殖,推进水产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7月2日向朱学斌委员当面答复。
(三)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办理质量。我局针对建议、提案反馈的问题,深刻反思,多措并举抓落实。如在办理“关于治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提案”(88号)时,市种植业服务中心按照2023年省厅下达航拍大冶耕地流出涉及撂荒地图斑,具备耕地属性且适宜复耕复种的6641.1亩撂荒地已全部完成复耕复种,对于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撂荒耕地4443.06亩,我市自主督促各乡镇开展复耕复种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复耕复种,种植油菜、小麦、蔬菜及其他适宜农作物。同时,增加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种类,加大种粮农民补贴力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和种植大户生产现场科学指导农民利用撂荒地种植适宜的作物,防止因客观原因导致耕地抛荒,确保种满种足。
(四)强化部门联动,确保办理实效。对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我局积极与相关单位对接,通过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协调和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如在办理《关于支持刘仁八镇栀子黄产业发展的建议》时,作为主办单位,5月28日,我局邀请市卫健局中药材产业链分管领导赴刘仁八镇政府就人大关于栀子黄基地发展进行面商。在办理重点提案“关于促进大冶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提案”(16号)时,作为主办单位,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相关协办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为促进大冶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稳步实施村干部发展业绩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挂钩机制,出台《大冶市村干部发展业绩报酬与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挂钩的实施办法(试行)》《大冶市“组财村管”试点管理办法》,助推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持续增收。在办理“关于加强农村废弃学校用房管理的提案”(45号提案)时,积极与教育、住建、公安、资规等部门对接,摸排农村废弃学校用房的相关基础情况,根据废弃学校用房的使用状况,将其进行分类处置。
三、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局在建议、提案的办理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建议、提案后续工作。一是增强办理的深入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拓宽思路,对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办理的规范性。认真组织学习办理工作的规定和程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加办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积极推进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三是保持办理的连续性。对因政策、机制和资金等原因暂时推动缓慢的建议、提案,将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对一些办理难度大的建议、提案,继续做好“回头看”,提高办结质量。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