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伍清华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在收到该提案后,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落实,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组建强有力的行业管理机构。为了加强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茶产业在大冶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领导和协调解决全市茶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好茶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中各项工作,成立了以市政协主席纪春明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刘飞、市政协副主席田新红为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及相关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茶叶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换届选举产生了以骆名雄为会长,石锋为秘书长的新一届大冶市白茶协会,加强了茶叶行业联合管理机构建设,出台了相关运行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了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推进茶叶产业有序发展壮大。真正把涉及种茶的合作社和茶农组织凝聚起来,促使茶叶产业规范经营,开展有序竞争,发挥引领示范、互帮互促等作用,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目标。
二、营造良好环境,持续做好技术信息服务工作。我局积极与华农对接联系,参加“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新建茶园管理员、涉茶村书记、茶叶技术指导员等,就茶叶无性系育苗、高效种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与市场营销等各项技术,进行全面的培训,初步制定培训计划为一年两次。同时,协助市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乡镇政府聘请有信誉、有责任、有实力、有经验的茶叶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赋予市茶叶协会行业管理职能,在做好技术指导、行业监管的同时,统筹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和市场信息服务,为茶叶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依靠品牌带动,加快形成产业化品牌效应。2022年1月20日,市茶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省茶叶学会、省茶叶协会、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召开了大冶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审会,确立了白茶品种“殷祖白茶”,红茶品种“楚源小种”,一红一白,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2022年3月28日,市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大冶市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市茶叶协会为依托,加强品牌管理,严禁各茶企私自申报品牌、商标,扰乱品牌、商标管理,提升大冶茶叶品牌整体形象。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共享品牌、共同打造、共有提升”的原则,建立品牌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大冶品牌整体形象,实现品牌价值延伸。
四、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扶持发展体系。市政府从2022年开始至2026年,连续五年每年列支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茶叶产业链建设。奖补资金由市茶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办法据实落实。对已享受国家项目或财政资金建设的,不再叠加奖补。
(一)对按照整体规划布局要求新建的茶园基地分三年进行奖补,其中第一年按1500元/亩标准奖补(包括茶苗),第二、三年各按500元/亩标准奖补。对新建的2个标准化、规范化露天茶叶苗圃场,符合规定的按审计投资总额的20%标准分两批给予奖补,其中第一批奖40%,第二批奖60%。
(二)对具备条件、符合规定建成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工厂(企业)购置的设备,按审计投资总额的20%标准分两批奖补,其中第一批奖40%,第二批奖60%。
(三)鼓励各乡镇政府聘请有信誉、有责任、有实力、有经验的茶叶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对经过考核为满意效果的根据各乡镇栽种面积情况给予乡镇政府1-3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市茶叶协会要充分发挥政府赋予的职能作用,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行业监管、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等,对经过考核为满意效果的给予20万元奖补。
(四)组织开展评先表彰活动,根据茶叶经营主体效益和诚信情况,评选年度茶叶示范镇、示范茶企、示范茶园各2名,每名奖补10万元;评选年度茶叶示范村5名、示范理事会6名、示范户10名,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补。
同时,统筹使用好世行贷款项目资金,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黄石市关于茶叶产业链发展资金和项目,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壮大。认真落实《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冶办发[2021]19号)中有关财政、金融、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
五、做好融合文章,构建多方联动发展大格局。根据《大冶市茶叶产业发展整体规划(2022-2026)》的布局要求,按照产业助力、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依托大广高速,串联金湖、殷祖、刘仁八3个涉茶乡镇(街办),打造生态观光茶旅融合带;依托蕲嘉高速,串联陈贵、茗山、灵乡、金牛4个涉茶乡镇,打造人文漫游茶旅融合带;依托武阳高速(在建),串联保安、金山店2个涉茶乡镇,打造休闲体验茶旅融合带。大力推进茶叶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健康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做好融合文章,切实提升茶叶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下一步,我局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我市优异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按照优质、安全、标准、品牌的要求,建设优质高山良种茶园,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殷祖白茶”公共品牌,结合红色文化,深度开展“茶旅融合”发展。动员所有力量,促进我市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