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市直部门 > 大冶市教育局 > 政策 > 政策解读

市教育局2025年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5-01-15    文章来源:大冶市教育局

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内涵式提升,深化融合型教联体、体教融合、科学教育、思政一体化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涵养教师队伍教育家精神,促进青少年身心及体质健康全面提升,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选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积极拓宽各校领导班子渠道,加强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完善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队伍培养机制,开展书记校长专题培训,举办书记校长论坛,着力提升书记校长的政治能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完善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校务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大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情况的督查力度,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提升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水平。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警示教育,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实施全面监督,紧盯教育领域群众身边微腐败,深入开展乱收费和食堂膳食经费治理。严格执纪问责,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构建学校党组织统一领导、各部门互相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档升级深化融合性教联体改革聚焦扩优提质,持续扩大融合型教联体占比,加强资金、设备、人员等保障,健全教联体统一组织管理、教师调配、教学教研、资源配置、财务制度、捆绑评价等工作机制,争创12个省级示范教联体深化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三大平台(巡课平台、集体备课平台、录播平台),师生数字终端配备全面达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湖北省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校(还地桥镇初级中学)建设,以“一校一经验”目标,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运用的改革成果。

三、合理实施教育布局调整

在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稳妥撤并“小、散、弱”学校,撤并金湖街办角田小学19乡镇小学。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以东风路学校、尹家湖中学等学校为核心学校,推进融合型教联体提质扩优,推动超规模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有序分流,探索尹家湖片区中小学资源布局新格局,有效缓解“大校额”“大班额”“择校热”。支持托幼一体化建设,改扩建乡镇(场)中心幼儿园,逐步增加托幼资源配置,推进幼儿园转型发展,满足群众托育需求。

四、推进各类教育扩优提质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持续提升学前教育两个占比。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统筹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冶湖小学部、大冶二中二期、大冶中专三期、新街小学改建等工程实施,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推进县中振兴,建立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机制,支持大冶一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支持大冶湖学校自主办学、特色发展,支持大冶一中与还地桥学校、实验高中与大冶二中办融合发展,支持大冶六中办特色艺术高中规范民办高中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水平。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我市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卫生健康三大核心产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大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建立完善教师标准体系,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教育教学实践各环节,纳入教师管理评价全过程健全优秀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大力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和紧缺学科教师,常态开展赛解题等活动,完善名师队伍培育机制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快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突出短板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融入支部建设,加强师德培训。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师德问题核查、报告、惩处、通报责任,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推动教师队伍整体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打造一支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六、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健全教育执法和监督机制,加强教育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推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落实《湖北省学校周边安全区域管理办法》,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安全防范四个100%”建设,营造和谐安全育人环境。完善“11530”安全教育机制,提高生命安全知识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变能力。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干预等机制,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大冶市“多位一体”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实施方案》,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坚持去存量、遏增量、提质量,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推进骨头案”“钉子案等信访积案动态清零,进一步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