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冶实践,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一、获得的荣誉
金湖公路管理站荣获2023年黄石市公路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公路管理局获得“2023年度巩固脱贫成果”优秀单位;余永强同志荣获2023年黄石市公路系统“先进个人”称号;曹兵、马建国同志荣获2023年黄石市公路系统“除雪保畅突出个人”称号。
二、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党建引领,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制定并印发《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抓好统筹谋划,严格责任落实。局机关和二级单位认真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交通运输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前往黄冈市林家大湾开展“学史修身 明纪律己”党纪学习教育。二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半年共学习7次,局班子成员深入系统基层党组织、包保社区以及驻点村开展首单宣讲5次。三是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局机关党支部与继堂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五月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公路局机关党支部前往南山头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三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前往殷祖富贵竹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农村公路管理局党支部与洪口村共同开展五月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暨“村庄清洁”党员志愿活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四是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4月底在局15楼会议室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歧途》,7月开展局党组书记讲纪律专题党课,切实增强全局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聚焦交通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截至目前,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大冶段)第一阶段全线27.8公里老路品质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实施第二阶段扩宽工程。机场高速二期进行征拆工作中,4个先行开工点已开工建设。106国道一标段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约20%。大冶港湖至鄂州茅圻公路开发区罗家桥街道至金山店镇新楼村6公里扩建路段已半幅通车。S315下曹大道复工复产计划已报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研究。已完成殷祖镇赵石楼至太婆尖旅游公路、东风路西延段对接大广高速暨铜都大道改线及铜都大道路口道路及石泉路改造工程路线设计方案研究工作。完成了S257保安至毛铺段改建工程、铜湖路、胡北线维修改造、金柯公路规划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了S315金湖至灵乡段、大箕铺至金湖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向上争取国省干线建设养护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站场建设资金、物流奖补资金等,解决交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截至目前已争取到位资金9914万元,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83%。
(三)聚焦管养结合,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四个主体”管理机制,健全“市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化养护为主,多种养护形式并存”的养护工作机制。二是全面推进“十件实事”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今年省下达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63.982公里,目前已完成建设32公里,黄石市下达我市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300公里,目前已完成150.817公里,顺利达成“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的目标要求。三是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对2021、2022年评价等级为次差的路段,实施针对性养护整改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农村公路范围内的“白色污染”和垃圾堆进行全面清扫。四是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将殷祖镇章安湾至南山村委会刷黑改造工程和北山村胡北线刷黑工程列入年度建设计划,为殷祖镇创建2024年“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提供硬件支持。
(四)聚焦路域整治,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环境
一是有序推进普通公路养护提质三年攻坚行动。积极向上争取大中修计划里程72.084公里,测算省补资金1.2亿元。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前期设计工作已完成,G316、G106等国道项目已启动招投标工作。危桥改造项目中虬川桥已开工建设,金墩桥正在进行前期设计。二是加强日常养护。已累计完成沥青类填补坑槽6322㎡,清理边沟94300m,整修路肩36700㎡/42250m,割草350km,清扫路面2900km,清运堆积物780m3,边沟挡墙新建修复120m,桥涵疏竣630座/次,桥涵维修80工日,路面封闭裂缝9950m,埋设百米桩120根,示警桩轮廓标完善修复180根,巡路排水除雪895工日。三是开展美丽公路创建行动,重点打造G316“美丽公路”40公里。在S201原有绿化的基础上,按照“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落叶树种相搭配”进行补栽补植;在S315金牛段、S314还保段等国省道绿化缺失路段栽种栾树1.2万棵;在S201殷祖至刘仁八段沿线种植桂花、香樟、红叶石楠等苗木5000余株,铺设草皮、边坡喷撒草籽约20000平方米。
(五)聚焦多措并举,升级运输服务保障水平
圆满完成2024年春运工作,客运量为 4995654人次,其中出租车889653人次、公交3699541人次、客运班线406460人次。铁路客运量50.2万人次(大冶北站发送22.2万人次、到达14.9万人次,黄石火车站发送5.4万人次、到达6.3万人次,新城快线1.4万人次)。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业经济指标任务,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22家交通运输业完成营业收入1.98亿元,其中2家纳入GDP核算的其他交通运输仓储业营收1147.5万,同比增长22.1%。开展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工作,备案在营一、二、三类维修企业20家,正常上传维修数据20家,在营上传率100%。推进驾考计时培训“两网对接”工作,全市9家驾培机构“两网对接”已实现100%。
(六)聚焦安全发展,持续加强平安交通建设
加强路域环境巡察检查,严格查处非法占用、挖掘公路等涉路施工行为,共排查整治公路桥梁安全隐患13个,拆除非路用标志牌39块,拆除违章建筑43处460平方米。开展公路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10次,排查安全隐患15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省级督办点整治,根据省级督办点段清单整改要求,已于4月18日对106国道3处路口进行“五必上”改造。严格落实“六不发航”,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我市4处渡口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渡口渡船8次,未发现安全隐患。与涉渡乡镇政府(金牛、灵乡、保安)签订了2024年度《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状》。
(七)聚焦创新转型,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一是严格落实优商环境工作响应机制,解决完成市优化办交办的“大冶北站出租车违法经营”“先行区创建”等问题。二是落实省支持公路货物运输、多式联运、货运代理业发展奖补政策,培育新进交通运输部规上货运企业1家,指导规上货运企业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综合排名进入全省50名企业1家,分别可获得省级奖补70万元。三是认真完成政务中心窗口审批工作,办理普通货运经营许可32户,新增车辆66台;车辆《道路运输证》年审745台,车辆注销50台,转入31台,转出62台;从业资格证许可380件,诚信考核1947个;机动车维修备案9件,驾校备案2件;大件运输审批1106件,涉路施工许可5件、受理大件运输700多件;新开通公交线路2条。
(八)聚焦降本增效,巩固农村寄递物流成果
紧扣 2024年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巩固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成果,进一步健全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市乡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持续巩固我市322 个行政村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络联络员反馈情况,及时了解到群众诉求以及快递进村落实情况。开展快递进村常态巡查,根据快递柜监控内容及快递寄取数据,对各个村进行常态巡查,及时对村级网点进行软件、硬件升级改造,让智能快递柜结合当地网点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九)聚焦依法行政,推进行业治理现代化
一是强化客运路查路检。上路检查执法达 995 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46次,检查出租车1131台次,查扣违规出租车14台次,查扣处罚黑的、网约车101台次,批评教育168人次,停运学习140人次,检查客车263台次,公交车54台次。二是扎实开展超限治理。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制度,检测货运车辆40191余台次,查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192台(包括“百吨王”36台次)、超限卸货5712.95吨,共计超限超载案卷116件,查处非法改装车辆94台次,消除违法改装行为94台。做好源头治超工作,处罚源头货运单位2家,查处非法运输危险品柴油车辆一台、无证经营车辆一台。共检查维修、驾培企业125家次,道路危货运输企业12家次、普货运输企业40家次,下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62份。签订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35份。5月,对辖区内12家危货道路运输企业和15家普货运输企业开展了2023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三是持续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更新“一单两库”,不断加强行业执法事中事后监管,制定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共计11项,抽查对象26家。完成公示314件,同步上传至“两法”衔接平台共计278件。四是稳步推进“智慧交通”。今年,省综合执法局、黄石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先后指导我市交通科技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予以充分肯定。我市规划建设一期不停车检测点8处、二期11处,现有铜都大道、G106京广线大箕铺K1280+400、罗金大道明爱村K38+800三处,今年还将新建东铁公路和G106新线两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事企分离改革推进困难。根据有关要求,公路管理局下属企业安丰、路桥公司即将划转交投,针对划转中面临的换岗工分流安置、资金缺口、经费保障问题尚未落实“一企一策”措施,事企分离改革难以推进。
(二)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交通建设项目资金成本高,争取的上级补助资金只占比总投资的20%左右,加上近年来融资渠道变窄,资金缺口大,筹措难度大,因此影响我市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部分工程不能按计划工期推进,施工进度迟缓。
(三)干部队伍创新活力不够。随着退休职工的增加,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青黄不接、论资排辈、创新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不能实施专业指导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着力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
(一)争创荣誉:争创省、黄石、大冶市文明单位。
(二)持之以恒抓好党建工作。强化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理念,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加大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指导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在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党建引领作用。
(三)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和重点隐患挂牌督办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逐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资金、期限、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开展全面汛前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度汛隐患。
(四)持之以恒抓好项目建设。坚持质量为先,重点解决速度与质量统一问题,一手抓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一手抓新建项目的开工,加强交通建设管理。坚持责任落实,对续建和新建项目,采取倒排工期,目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今年实现茅圻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五)持之以恒抓好农村路网建设。保质保量完成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63.982公里,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300公里的全年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任务,打造通村达户、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路长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加大养护检查和考核力度。
(六)持之以恒抓好道路养护。持续开展三年养护提质攻坚行动,完成大中修、危桥改造、灾毁重建工程项目8个,里程约30公里;全面提升路况整体水平,实现国道路面性PQI值达到92以上,省道路面性PQI值达到90以上;G316美丽公路创建延伸40公里;行业安全生产态势持续稳定;完善公路防汛应急预案,做好人员、机械设备、防汛物资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保障汛期公路安全畅通。
(七)持之以恒抓好依法行政。做好村村通客车运营亏损补贴发放前的准备工作和农村候车亭建设项目的施工、竣工、结算等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治理工作机制,加大治超路警联合执法力度,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的水平。同时,加快推进完善行政执法纠错问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问责力度,纠正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八)持之以恒抓好行业服务。严格执行“2135”时限要求,做好民情通平台诉求办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货运经营许可、车辆道路运输证审核等审批服务事项。持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协调城投策划落实公交线路延伸方案,服务人民群众出行。进一步巩固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成果,紧跟提档升级任务目标,下半年完成155个行政村提档升级目标。
(九)持之以恒抓好中心工作。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交通运输业经济指标任务,全程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保持和森林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的深入创建,按照全市部署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抓好社会治安、内保及稳定工作,锚定目标实干笃行,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主力军、开路先锋的先行作用,围绕大冶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构建大交通格局,为大冶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交通新贡献。
大冶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