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中心 > 企业动态

【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 工业振兴】厂房“拔节生长” 加码“汽配智造” 东贝铸造重头项目冲刺年底试生产

发表日期:2025-09-16    文章来源:云上大冶

塔吊林立、焊花飞溅。9月10日,位于大冶湖高新区的东贝铸造有限公司25万吨精密材料制造项目一期二阶段项目(以下简称“东贝攀宇工业园1.2期项目”)建设现场,170余名施工人员正忙着绑扎钢筋、吊装钢构、铺设道路,灰白色的厂房框架在秋风中舒展,勾勒出东贝汽车零配件智能工厂的清晰轮廓。

“自1月动工以来,我们争分夺秒抢工期,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85%,围护结构已完成60%,预计12月底可进入试生产阶段。”站在铸造车间外的施工平台上,东贝铸造总经理助理罗国栋指着眼前成规模的厂房,语气里难掩兴奋。这个占地234亩的“大块头”项目,正以超预期的速度拔节生长,为我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时间回到两年前,彼时东贝铸造还是以生产制冷压缩机铸件为主、汽配铸件为辅的传统铸造企业,产品大多“按吨计价”,利润空间有限。如今,在该公司产品展示厅,刹车盘、乘用车卡钳、转向节、差速器等汽配铸件样品整齐陈列,“按片论价”,附加值实现跃升。

“转型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瞄准了市场需求。”罗国栋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轻量化、定制化的汽配铸件成为“香饽饽”。东贝铸造依托多年积累的铸造技术,果断向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延伸,而东贝攀宇工业园1.2期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载体——通过新建20条智能化机加工线,配套先进铸造车间等,企业将实现从“粗放铸件”到“精密汽配”的跨越。

走进正在施工的铸造车间,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所有钢构件吊装完成后,工人并未急于“收尾”,而是反复校准误差。“这些厂房不仅要建得快,更要建得精。”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明年投产即达效,项目团队采取了“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增派人力,在天气晴好时保持近200人驻场施工全方位推进;另一方面创新采用“工序紧密衔接”模式,在不影响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对基建、厂房、设备安装等工序同步施工,预计可缩短接近4个月的工期。

更值得关注的是“未雨绸缪”的设备布局。早在项目动工前,东贝铸造便从丹麦引进两台迪砂造型机,同步订购了先进中频炉、砂处理系统等核心设备。“这些设备生产效率比传统机型高10%,且能稳定生产高精度铸件,投产后可直接对接客户订单。”罗国栋指着一处用防尘布覆盖的“神秘木箱”介绍,“现在车间角落堆放的就是迪砂造型机的组件,验收后将立即安装调试,确保试生产无缝衔接。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大冶湖高新区的精准服务。“从土地审批到水电接入,从协调工农关系到政策申报,余专员几乎每周都要来工地两三次。”罗国栋口中的“余专员”,是大冶湖高新区项目服务专班的余金波。他告诉记者,针对东贝攀宇工业园1.2期项目这类“链主型”项目,大冶湖高新区专门组建了服务小组,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办结清单”闭环机制,倾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现在的目标就是抢进度,会继续倒排工期,对各施工环节进行监管,保质保量,按时间节点完工投产。”罗国栋表示,通过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建设,企业将实现大批量定制化生产,全面满足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需求,真正让“大冶制造”的汽配产品走向全国。(记者 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