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湖街道黄石建福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福环保)生产车间里,一场颠覆认知的“物质重构”正在上演——粉煤灰与河道泥沙共舞、大理石锯末与工业石膏共鸣,这些曾被贴上“污染源”标签的工业固废,经过精密配伍与科技淬炼,蜕变为轻如云、坚如岩的绿色建材。
4月10日,记者走进建福环保配料车间,看到堆积如山的工业固废正在等待重生。来自电厂烟气脱硫的副产品与冶炼矿渣——脱硫石膏、磷石膏,这对“工业孪生兄弟”正在上演精彩的“变形记”,经过特殊处理,成为砌块中的关键胶凝材料。
“来自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曾经是让人头疼的环境污染源,但是在我们眼里就是‘香饽饽’,这些富含硅酸盐的细粉,经过精确配比与高温蒸压,可变为建筑墙体中的‘骨架’,让每一块砌块都自带环保基因。”建福环保总经理秦莲华笑着介绍道。
同时特有的地理位置,也为建福环保“就地取材”提供了先机。在长江河道中阻塞河道的淤泥沙,在该公司的工艺体系中找到了新价值,成为改善砌块性能的天然改性剂;大别山脉的大理石,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锯末,经过科学处理,变成改善砌块轻质性能的天然骨料……这些曾被视作“城市包袱”的原料,如今在建福环保的流水线上焕发出新生。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建福环保的主营产品。顾名思义,蒸压加气是生产环节中重要一环。在该公司蒸压釜区,11个巨大的蒸压釜一字排开,200摄氏度的蒸汽与每平方厘米13公斤的大气压完美配合,让各种固废原料发生化学反应。
秦莲华用做面包进行了类比,“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经常会吃到馒头、面包或发糕之类的食物。这类食品都是把发酵粉加入面粉中经蒸或烤制成的,我们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就是像发糕那样,将精确配比的混合料浆发气膨胀,再通过高温高压,制出多孔体轻的建筑材料。”
由于轻质多孔的结构,让建福环保产品具有隔音隔热、节能、便于施工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秦莲华告诉记者,“一块普通红砖的重量大概在五六斤左右,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单位体积重量仅是红砖的三分之一。同时砌块可以像木材一样进行锯、刨、钻、钉,并且由于它的体积比较大,所以施工速度也非常快,可作为各种建筑墙体的填充材料。”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建福环保正用创新与责任,演绎着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绿色转身。如今,该公司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绿色建筑项目,从住宅小区到商业综合体,从品牌酒店到工业园区,每一块砌块都在诉说着“变废为宝”的故事。这些用工业固废打造的墙体,承载着循环经济的理念,为我市绿色建材行业注入了发展新动能。(记者 乔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