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芜湖高新区来大冶湖高新区进行交流考察,并举行“结对共建”活动,双方就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订3项重要合作协议,为两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活动中,大冶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与弋江区人社局签订了“区域产业用工合作协议”。主要围绕两地重点产业用工需求,建立区域性产业用工信息化平台,定期开展人才交流洽谈,协调两地大中专院校科技人才交流共享。该协议的签订旨在促进两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为区域内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大冶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与弋江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签订了“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打破地域限制,优化办事流程,实现数据共享,为两地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校(院)区科技合作也取得重要进展。大冶湖高新区与西电芜湖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分别签订了“校(院)区科技合作框架协议”。这一系列协议将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大冶湖高新区产业创新升级。
近年来,芜湖高新区和大冶湖高新区交流密切。去年3月份,大冶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带队前往芜湖高新区交流学习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年7月,大冶湖高新区与芜湖高新区在安徽省芜湖科技产业园举行结对共建座谈会。
多次的互访交流活动,让两区在推进两地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赢发展等多方面达成共识。
“两地高新区共处长江之滨,同饮一江之水,地理相近,水脉相通,具有结对发展的天然优势。另外,两地在转型升级、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各方面都有共同话题。”座谈会上,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弋江区委书记陈海俊用再续芜冶一家亲、渐入佳境来形容两地的关系。
此次“结对共建”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大冶湖高新区与芜湖高新区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双方将在产业用工、政务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 李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