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应急防护方法
●地震前兆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细心观察:
(1)地下水的变化: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是地壳深部气体和物质随水溢出,使地下水冒泡、翻油花、发浑、变味等。
(2)物理现象变化:相邻两条电线上出现火花,室内墙壁出现淡蓝色微光,在大地震之前不久荧光灯自动发光。
(3)动物的异常反应: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性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变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生活习惯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
●地震区群众根据经验总结出判别地震的谚语
小的闹,大的到,地震一多要报告。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电气异常,不能不防。
鸡也飞,狗也叫,老鼠机灵先跑掉。
灯影一跑,大事不好。
房倒树不倒,有树不用跑。
地光闪,八成险。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谣言不可信
《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才能发布。其他任何形式的“可靠消息”都不值得相信。居民在发现动物异常或井水变浑浊、冒泡时,可能是地震前兆,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但不能随便喊叫“地震了”。不要听信谣言和迷信。
●地震发生时,居民应的采取应急防护行动
地震发生时,处在不同地方的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室内人员在地震突然发生时,平房或一层人员应立即跑到室外空地。楼上人员应立即在就近墙角、小房间、坚固桌下蹲下,蜷曲身体,抓住桌腿或扶住墙壁,闭眼;如无三角空间可钻,也要用被子保护头部,离开吊灯、衣架等容易震落、倒塌之物后再蹲下;严禁站在窗户旁边,防止玻璃破碎后伤害人体或在地震时被甩出窗外;震后20秒钟左右立即跑出室外,到开阔地避免受余震的伤害。
其次,室外人员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避开危墙、高大广告牌、吊车、高烟囱、过街桥、陡崖、滑坡、高压线、变压器等高大、危险、可能滚落、倒塌的目标,离开建筑物和窄街道。骑车时,立即靠边停车、下车、蹲下;开车时也靠边停下、离车,但不要锁车。
再次,车内人员在地震发生时,应从容采取以下措施:
(1)应立即把车停在附近空地或路边上,远离楼房。
(2)关闭发动机,打开收音机收听关于一震的进一步信息。人员在寻找进一步避难位置时,不要锁车,不要将车钥匙带走。
(3)乘坐公共汽车或火车时要保持冷静,尽量将自己稳定住,等车停稳后再下车,先避震,之后再设法与家人联系。如果在地铁里,要听从指挥。
(4)服从灾区应急交通指挥,不妨碍城市应急救援车队的行动。
地震发生时,一定要遵循避震原则“三要三不要”,即:一要因地制宜,不拘一定之规;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反顾;三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家庭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应当做的准备工作
(1)对住房薄弱部位加固,拆换易倒朽腐构件。
(2)明确室内安全位置,如坚固的家具下、承重墙角、洗漱间等;将高位及悬挂的重物移至地面或加固;腾空桌下、床下及小房间的杂物;转移易燃物品;清理门口、楼道、楼梯的杂物,为出逃提供方便。
(3)策划好震后逃生路线、家庭成员震后联络方法及家庭成员防震工作分工,并进行演练。
(4)准备急救包,包括老人应急的药品和家人常用药,人人都要知道120急救电话。
(5)随身带好身份证、信用卡、保险卡、家庭成员名单、重要文件等。准备救生包、包括:瓶装水、罐头食品、干果、饼干、纸、小刀、手电筒、尼龙保暖衣物、口哨、收音机及安全防护器材等。床边放好能外出穿的衣服和雨鞋,家中不要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6)农村或住平房居民、事先可准备轻质篷房,用作储存应急用品和震后居住。
室内防震布置要求:①床要靠近坚固的侧墙,不要靠窗;②床上不要设吊灯、大镜框等;③室内布置不要满,要有方便通道;④高架物品、书架等要固定;⑤床下、桌下要有净空间。
●震后被困埋在废墟中时应采取的求生活动
居民被困埋时,恢复意识后应努力做到:
(1)保持镇静,感知自己被伤害情况,想好求生办法。
(2)轻轻转动手和头部,移动碎渣、清理扩大头部及全身周围活动的空间,并尽量支撑加固。对于脊柱疼痛的伤员,要保持原来姿势不动,尤其不可做扭曲、侧弯和弯腰动作,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3)用干净手帕、衣服捂住口鼻,设法包扎自身受伤部位。
(4)搜集饮水、食品,不乱喊叫,保存体力。
(5)回忆判断被埋位置,寻找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的办法,如:吹口哨、敲击伸出外界的铁管或临空墙壁等。
●震后救助被困埋人员的方法
(1)注意贴耳侦听,判断被埋人员们位置,特别是人员头部的位置。
(2)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设法送风、以防缺氧窒息。再用饮水管传送低塘盐水。要利用各种器械救人,但不宜多人践踏,以防误伤。要边扒救边支撑,防止其进一步受伤。
(3)先扒露出伤员头部,清理口鼻灰土,再扒开胸部挤压物,协助恢复自主呼吸。对于呼吸停止者,要尽过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4)协助被埋者自己爬行,对不能爬出的人员,要逐渐移开挤压建筑构件,慢慢托出,切勿拖拉半截身体。搬运中注意保持脊柱水平轴线及稳定性,以免损伤脊髓。
(5)对于长时间处在黑暗中的被救护者,要注意保护其眼睛,可蒙住双眼,避免突然强光刺激。
(6)发现被埋较深的难救人员时,要立即报知人防搜救专业队。社区人员要协助专业队判断被埋人员的大致方位。
●对压伤、摔伤人员应当进行现场急救的措施
(1)包扎止血:突发事件中,出血是最常见的致死因素,迅速止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止血方法: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或用食指找到出血点靠近心脏方向的动脉血管,并把它压在邻近的骨头上,阻断血流。然后用创可贴或干净毛巾、纱布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的力度是:能有效止血又不影响远端的血液循环,包扎完毕后,远端动脉还可触到搏动,肤色无明显变化。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涂敷伤口,造成伤口污染,给下一步清创带来困难。包扎止血要做到包扎准确、止血彻底。
(2)骨折固定:伤员肢体出现疼痛,局部肿胀,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功能障碍,无法站立或挟持物体时,说明可能发生骨折。发现骨折的伤员,要就地取材进行固定。可用树枝等物作为夹板,在骨析肢体的外侧进行固定。没有夹板的时候,可与伤员健康肢体或躯干绑在一起固定。夹板的长度要超过骨折肢体的上下两个关节(大腿骨析夹板的长度要从腑下到足跟),否则无效。用绳索或布条固定夹板时,首先捆绑骨折近心端,然后捆绑骨折远心端。对骨头突出的部位和有凹陷的部位,要加衬垫,保护皮肤和骨骼。
●骨折时的救护原则
(1)1厘米为适度。如果上下移动大于1厘米表示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而上下移动小于1厘米,表示太紧,会影响远端的血液循环,严重的会因此截肢。所以,夹板固定这后,一定要露出伤肢的指(趾)尖,随时观察远端皮肤颜色和温度,如果皮肤变苍白或变凉,说明太紧,要及时调整松紧度。
(2)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绑好后用带子悬吊于颈部。下肢骨析要取伸直位固定。
(3)严禁在现场盲目矫正骨折后的肢体畸形状况,更不能将已经露出皮肤之外的断骨还位或清洗后还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再损伤和感染。
●地铁或地下建筑中突然停电时居民应采取的措施
地铁中都有应急供电系统或装置,同时工作人员有应急提灯,无论什么原因成停电时,都仍然可以保证1小时左右的照明;其他地下公共场所均有应急提示灯标。另外救援人员在救援时可铺设临时的反光标志带完全可以引导人员逃离危险。因此,当遇到地铁或地下建筑中突然停电时,居民不必惊慌。但要注意:作为乘客,一定要保持镇静,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顺序离开,拥挤喊叫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在车厢内,不能乱开车门,不要随便拉报警器,不要在隧道里乱跑;万一误入隧道,在车辆到头时,人要贴靠向站台对面的侧墙,以防触电。